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1)
2023(16264)
2022(13926)
2021(13045)
2020(11020)
2019(25253)
2018(24892)
2017(47712)
2016(26393)
2015(29738)
2014(29620)
2013(28662)
2012(25874)
2011(23064)
2010(23381)
2009(21407)
2008(20881)
2007(18372)
2006(15880)
2005(14095)
作者
(73521)
(60696)
(60687)
(57715)
(38869)
(29187)
(27578)
(23933)
(23142)
(21936)
(20794)
(20392)
(19374)
(19254)
(18623)
(18571)
(18386)
(18258)
(17586)
(17290)
(15220)
(15075)
(14757)
(13901)
(13838)
(13676)
(13657)
(13410)
(12196)
(11984)
学科
(101814)
经济(101685)
(91860)
(88585)
企业(88585)
管理(88077)
方法(49288)
数学(39740)
数学方法(38986)
(31512)
业经(29359)
中国(26872)
(24444)
(23667)
财务(23583)
财务管理(23558)
理论(23436)
企业财务(22337)
技术(21104)
(20688)
(19224)
(19179)
(17570)
贸易(17559)
(17272)
地方(17194)
(17068)
农业(16227)
(15649)
教育(15114)
机构
学院(365268)
大学(360564)
管理(147371)
(137781)
经济(134423)
理学(127388)
理学院(126050)
管理学(123551)
管理学院(122898)
研究(113175)
中国(83655)
(76268)
科学(70217)
(64784)
(56217)
(55031)
(53077)
业大(52511)
财经(51846)
中心(51649)
研究所(50986)
(49016)
师范(48575)
北京(48044)
(46956)
(44412)
技术(43462)
(41607)
农业(41187)
经济学(39881)
基金
项目(246806)
科学(195057)
研究(184152)
基金(176754)
(152514)
国家(151101)
科学基金(131466)
社会(113166)
社会科(107135)
社会科学(107107)
(99084)
基金项目(93130)
教育(88883)
自然(86358)
自然科(84442)
自然科学(84422)
自然科学基金(82893)
(82811)
编号(77926)
资助(73564)
成果(62233)
重点(55243)
课题(54269)
(54096)
(52864)
(51575)
创新(48986)
项目编号(48590)
教育部(47108)
科研(46860)
期刊
(153620)
经济(153620)
研究(102402)
中国(73249)
管理(58536)
教育(53617)
学报(53608)
(52917)
科学(50185)
(47078)
大学(41230)
技术(39601)
学学(38575)
农业(32835)
(27709)
金融(27709)
业经(26617)
财经(25040)
经济研究(23587)
(21412)
职业(19103)
技术经济(18893)
(18694)
图书(18638)
问题(18395)
科技(17546)
财会(16881)
现代(16567)
理论(16501)
(16303)
共检索到533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洪岩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创办非师范专业。其发展态势如火如荼,成为国内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由于新专业的规划有欠稳妥、开设时间较短、专业师资不足、办学经验较少、课程设置与市场化对接不足,加之全国高校急剧扩招所致的就业压力,使得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压力。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如何借助校企合作模式的有益经验,切实提高非师范生的职业能力,进而探索非师范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已经成为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急需破解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索磊  
教师驻校培养模式被视为美国教师教育的第三条道路。该模式产生的背景和目的与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存在相同之处,因而能够为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通过分析美国的驻校培养模式,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形成政府、大学和中小学(GUS)教师教育共同体,作为免费师范生培养的主体,应协同发挥各方力量,由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共同组成驻校指导师资队伍,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采取实践取向,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最终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优质师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尹小敏  
"问题情境"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开发一系列有代表性的"问题情境",创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问题情境"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强调合作、反思与自我评价。该模式的出发点是为师范生应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做好准备,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符君  
文章阐述了高校英语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高校英语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弱、教学设计与实践流程化、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不足问题,认为应从教学环境配置、教学模态构建、教学质量评价几方面,探索多模态视域下高校英语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提升高校英语师范生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华  
教师的专业化决定了高师生职业技能的专业化水平,没有规范的专业教育就没有合格的职业从业人员。本文分析了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抛锚式教学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中的程序与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华  李西君  
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未来的教育教学水平。师范教育重要的核心内容是职前教育中职业技能的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水平会直接决定师范生的职业发展与就职能力,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尝试从职业技能培养的视角作出改革与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兰岚  
由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向前推进,全覆盖式的信息化环境正在建成。信息环境不仅给政治、经济等多个社会层面带来了影响,也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不仅包括教学工具,还涵盖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由王鶄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环境下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一书,立足信息环境高速发展的当下,从音乐教育着眼,探讨信息环境给音乐教育模式带来了哪些变化,并给未来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变革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兴琴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教学模式和方法。践行"实践中反思,反思中研究,研究中学习成长"的终身学习理念。打破以考试和分数为侧重点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处于攻坚阶段,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高校要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基础教育紧密联系的协同培养新机制。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洋  
英语教师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新课标进行透视,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新课标对英语师范生的要求。同时,结合目前英语师范生的素质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构建出一条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冰  于海英  王慧  
地方高师院校为地方基础教育承担着培养师资的任务,在地方高师院校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探讨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牟金江  罗晓杰  
利用师范教育的教学资源优势,在行动研究的框架下构建了干预培养师范生教学监控能力的模式:外部干预培养,包括认知干预,说课干预和微格训练干预;外部干预下的自主培养,包括外部技术训练干预和行为自主干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丞  严文清  夏力  
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三S"模式是在"教学做合一"理论和主体教育论基础上提出的,对革除传统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弊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的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实训平台和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入手,遵循知行合一、个性化、全面性、分级递进等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项国雄  何小忠  周其国  
为了适应教师教育开放化、一体化、专业化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师范院校教师培养封闭、培养主体单一、教育实践资源不足、"教书匠"式技能模仿,以及实践教学各环节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探索大学、地方政府、中学共同培养教师模式和机制,江西师范大学在总结2004年"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的基础上,自2009年开始探索构建"实习、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践基地,为有效实施师范生"三层五段七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平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郗海娇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当前,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缺少内在统合性,不能很好地实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遵循课程整合的理念,设计主题化的课程模块。情景化的课程模块和实践化的课程模块的课程整合形式,能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内在合理性,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田健  王妍莉  王卫军  杨改学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是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适应信息社会下未来教师角色的必经之路,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由于教学策略不当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困境。本文从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课堂互动质量五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教学策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尝试性地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较为合理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