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5)
2023(15070)
2022(12667)
2021(12033)
2020(9962)
2019(23271)
2018(23135)
2017(44421)
2016(24307)
2015(27402)
2014(27444)
2013(26717)
2012(24273)
2011(21540)
2010(21849)
2009(19824)
2008(19815)
2007(17483)
2006(15198)
2005(13457)
作者
(68512)
(56662)
(56636)
(53828)
(36229)
(27138)
(25753)
(22412)
(21499)
(20418)
(19483)
(18966)
(18097)
(17965)
(17358)
(17295)
(17109)
(16998)
(16377)
(16122)
(14172)
(13987)
(13777)
(13004)
(12853)
(12702)
(12677)
(12551)
(11394)
(11167)
学科
(97421)
经济(97296)
(88323)
(86078)
企业(86078)
管理(84247)
方法(47335)
数学(37952)
数学方法(37241)
(29830)
业经(28494)
中国(23020)
(22657)
(22643)
财务(22582)
财务管理(22556)
理论(22391)
企业财务(21381)
技术(19639)
(18869)
(18225)
(18183)
(16733)
地方(16467)
(15871)
贸易(15858)
(15412)
农业(15122)
(14965)
(14287)
机构
学院(340034)
大学(336974)
管理(140090)
(129203)
经济(126236)
理学(121098)
理学院(119833)
管理学(117593)
管理学院(116971)
研究(104237)
中国(78181)
(71485)
科学(64778)
(60476)
(51109)
(50724)
业大(49067)
(48774)
财经(48504)
中心(47837)
研究所(46458)
北京(45125)
(43942)
(43927)
师范(43552)
(41525)
技术(38814)
(38540)
农业(37817)
经济学(37189)
基金
项目(230804)
科学(181784)
研究(171702)
基金(165436)
(142594)
国家(141279)
科学基金(123285)
社会(105543)
社会科(99909)
社会科学(99879)
(92191)
基金项目(87447)
教育(81404)
自然(80972)
自然科(79164)
自然科学(79148)
自然科学基金(77722)
(76560)
编号(72108)
资助(68858)
成果(58097)
重点(51135)
(50122)
课题(49637)
(49540)
(47578)
创新(45881)
项目编号(45322)
科研(43648)
教育部(43552)
期刊
(142509)
经济(142509)
研究(95612)
中国(65647)
管理(56672)
学报(49783)
(49643)
科学(46657)
教育(46134)
(43520)
大学(38447)
学学(35932)
技术(35286)
农业(30381)
(25507)
金融(25507)
业经(24517)
财经(23387)
经济研究(21576)
(19964)
图书(18370)
技术经济(18131)
(17606)
问题(17535)
科技(16601)
理论(16050)
财会(15978)
现代(15753)
统计(15298)
(15070)
共检索到49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于为雄  霍炬  姜华  赵志衡  
构建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合力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以和伊顿公司合作为例,建设了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共建了校内联合实验中心、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归纳总结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介绍了以"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全根  
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背景和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为目标,以实行"校企共育"为主线的校企合作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较有特色的行业订单、嵌入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阐述了学院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明显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放鸣  
本文从校企合作、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习与就业一体、活动与创业一体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码快印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形式,并阐述了实践探索的基本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桂霞  康思琦  黄保德  
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强调校企共同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初期探索、理论构筑、实践应用的实施过程和实践效果,阐述了该模式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个零距离,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实践教学的三个突破,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最终实现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琨智  姜洪文  陈立波  王桂芝  聂英斌  
本文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获奖项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该专业依托吉林化工职教集团,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企业通过"十双"开展校企联手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的三阶递进,形成了共同培养、共同研究、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基于"产品检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了岗课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组建了"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引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了校内外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清东  苏兆河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运行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海艳  杨涛  栗庆吉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尤其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就业难的主要途径。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技能、改革实验课程考试制度、借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实现高等学校和用人企业无缝对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福生  郑艳秋  李黎华  丁云鹏  张养忠  朱厚峰  谭红霞  朱翠艳  宿军迪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合作机制不顺、行业能工巧匠引进不畅,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实际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一体、教产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含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等丰富内容,实施后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行业特点、可持续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铁  李荣香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探索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圈"模式。本文在阐述"生态圈"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说明如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模式,以及基于"校企合作"环境,如何实施创新创业"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挖掘校企合作中积累的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发挥学校、学生、社会的积极作用,使创业主体能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业教育,并享受可持续的教育,形成生态发展与成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智辉  韩志孝  
河南省以建设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为契机,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行业—企业"相融合、"岗位—能力—课程"相融合、"基地—师资—制度"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形成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姚和芳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建设重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取得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艳  荆静  高丙云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产学合作实践的研究,总结成功实施这一模式的保障条件,并从组建校外专家委员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办学等方面论述实施产学合作的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