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1)
- 2023(15054)
- 2022(12412)
- 2021(11266)
- 2020(8935)
- 2019(20454)
- 2018(20016)
- 2017(38266)
- 2016(20724)
- 2015(23127)
- 2014(23379)
- 2013(23041)
- 2012(21516)
- 2011(19290)
- 2010(20054)
- 2009(18369)
- 2008(18678)
- 2007(17194)
- 2006(15402)
- 2005(14376)
- 学科
- 济(94022)
- 经济(93908)
- 业(84835)
- 企(80777)
- 企业(80777)
- 管理(75033)
- 方法(31914)
- 业经(31662)
- 财(27916)
- 中国(26544)
- 地方(24084)
- 农(23101)
- 数学(22523)
- 数学方法(22279)
- 制(21169)
- 务(20992)
- 财务(20954)
- 财务管理(20920)
- 技术(19911)
- 企业财务(19873)
- 理论(18851)
- 和(17524)
- 贸(16559)
- 贸易(16537)
- 易(16000)
- 农业(15887)
- 银(15818)
- 银行(15800)
- 策(15643)
- 体(15312)
- 机构
- 学院(298901)
- 大学(291254)
- 济(122206)
- 经济(119282)
- 管理(115864)
- 研究(99194)
- 理学(96787)
- 理学院(95746)
- 管理学(94446)
- 管理学院(93842)
- 中国(78286)
- 京(62570)
- 财(59363)
- 科学(57590)
- 江(50160)
- 所(49965)
- 中心(45663)
- 财经(45536)
- 研究所(44270)
- 农(43719)
- 经(40902)
- 州(40825)
- 北京(40188)
- 范(39499)
- 师范(39099)
- 业大(38171)
- 院(36267)
- 经济学(35807)
- 技术(34035)
- 农业(33301)
- 基金
- 项目(184873)
- 科学(145973)
- 研究(141946)
- 基金(130393)
- 家(111603)
- 国家(110450)
- 科学基金(95978)
- 社会(89484)
- 社会科(84826)
- 社会科学(84807)
- 省(75604)
- 基金项目(67902)
- 教育(64926)
- 划(61159)
- 编号(59826)
- 自然(59109)
- 自然科(57761)
- 自然科学(57748)
- 自然科学基金(56796)
- 资助(52507)
- 成果(49449)
- 发(44753)
- 课题(42091)
- 重点(41471)
- 创(40875)
- 部(39408)
- 创新(37872)
- 项目编号(37476)
- 性(37332)
- 发展(36622)
- 期刊
- 济(152429)
- 经济(152429)
- 研究(91167)
- 中国(69229)
- 管理(51324)
- 财(50467)
- 农(40902)
- 学报(39655)
- 教育(39523)
- 科学(38723)
- 融(32034)
- 金融(32034)
- 大学(30743)
- 技术(30663)
- 学学(28220)
- 业经(27380)
- 农业(27321)
- 财经(23080)
- 经济研究(23036)
- 经(20168)
- 图书(19407)
- 问题(19049)
- 业(16302)
- 技术经济(16252)
- 贸(16099)
- 商业(15502)
- 坛(15392)
- 论坛(15392)
- 现代(15244)
- 财会(14562)
共检索到481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勇
面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已有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为重点,改造老专业,建设新专业,构建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多方联动推动专业建设,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
物联网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建春 杨志
开辟新兴产业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行业特色人才,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职责与使命。如何处理好专业扩张与高水平特色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的关系,是每一所大学都面临的难题。新兴产业专业之"新","需求端"表现在满足国家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供给端"表现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的创新。本文以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探讨高校设置新专业应遵循的原则,并从"新工科"视角,对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军
日益发展的工业化经济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种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对各国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针对这一形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技术、加大新资源开发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措施。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尤其是依赖虚拟资金及资源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力量失衡、国际分工体系面临重新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必须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宪冬
本文以湖南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与传统银行信贷管理不相适应、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金融服务配套政策和环境仍需改进等方面探讨了制约金融投入的"瓶颈"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芦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本文基于对先进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并结合四川省的产业现状,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快速集聚资源、有选择地发展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以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借鉴"硅谷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柏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进一步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体系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有关税收经验,阐述了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扩大优惠覆盖面、完善配套措施等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税收激励 税收优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清流
发展思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和成败影响深远,它应当是充分论证和统筹兼顾基础上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同时又是针对现实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策略应坚持研发优先、创新驱动而非投资驱动。政府工作应当正确定位于机制设计以激活创新动力,并以政策调控改善发展环境,而让市场主导微观项目的具体实现。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思路 探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蕊 赵鸭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并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的新型产业。文章从云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云南实际,认为加快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实施培育计划;争取国家支持,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建立投资体系,努力突破资金瓶颈;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关键词:
云南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剑波 古世奎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涂文明
该文在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层、区域集聚层和技术-产业层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三种实践模式,即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铁 余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支撑体系。迄今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举措,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不匹配性,导致当前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改造传统融资模式并创造新的融资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王世文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相融合;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营造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作为产业重要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认为,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应尽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共识,破除产业融合发展障碍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探索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来实现两者的高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