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
- 2023(1186)
- 2022(702)
- 2021(705)
- 2020(566)
- 2019(1362)
- 2018(1351)
- 2017(2670)
- 2016(1472)
- 2015(1846)
- 2014(1746)
- 2013(1676)
- 2012(1465)
- 2011(1310)
- 2010(1345)
- 2009(1129)
- 2008(1076)
- 2007(852)
- 2006(749)
- 2005(698)
- 学科
- 济(6480)
- 经济(6475)
- 企(4956)
- 企业(4956)
- 业(4847)
- 管理(4476)
- 方法(3196)
- 数学(2738)
- 数学方法(2720)
- 教学(2181)
- 理论(2127)
- 中国(1767)
- 学法(1662)
- 教学法(1662)
- 贸(1649)
- 贸易(1648)
- 易(1640)
- 业经(1593)
- 关系(1542)
- 学理(1471)
- 学理论(1471)
- 技术(1449)
- 财(1396)
- 经济关系(1198)
- 对外(1168)
- 出(1113)
- 外经(1112)
- 对外经济(1105)
- 农(1078)
- 和(1034)
- 机构
- 学院(20097)
- 大学(19495)
- 济(9642)
- 经济(9517)
- 管理(7192)
- 研究(6664)
- 理学(6160)
- 理学院(6090)
- 管理学(6014)
- 管理学院(5983)
- 中国(4870)
- 财(4060)
- 京(4031)
- 经济学(3488)
- 财经(3442)
- 经(3210)
- 经济学院(3156)
- 科学(3139)
- 所(2982)
- 中心(2881)
- 研究所(2743)
- 技术(2678)
- 江(2667)
- 北京(2598)
- 职业(2591)
- 财经大学(2582)
- 院(2578)
- 范(2442)
- 商学(2420)
- 师范(2418)
共检索到28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校企合作是目前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一致认可。这种模式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采取各种鼓励措施,推动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开展。那么,校企合作目前到底进展到何种程度,还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围绕这些问题,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和国际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睿祺 黎璞琛
培养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需要完善的培训模式作支撑。本文基于对国内外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分析和梳理,就如何优化和创新我国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进行了建设性思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高技能人才 培训模式 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海军 王通杰 叶龙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铁路将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这也将对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铁路行业现有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新的铁路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设计思想、所需解决的问题及思考方法,并从层级因素、人员因素和时间因素三个维度对铁路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新模式进行了框架设计。
关键词:
铁路行业 职业技能人才 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路秀广
在归纳油田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培训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的重要性,提出了油田企业高技能岗位人才的概念,确定了建设高技能课程体系的原则、方法,构建了建设油田企业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的架构,按照ASK和TIP培训课程设计模式分别建立了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课程体系和高技能岗位人才课程体系,规划了技能人才经过五次转化成长为高层高技能岗位人才的学习地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修炎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的构建,必须坚持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四项基本原则,采取争取政府政策与法规的支持,搭建校企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主动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建立校企间有效的保障机制等基本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慧 韩忠培 陈瑶
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的"利器"。文章基于校企合作视角,因地制宜地从构建产学研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以及共享机制四方面入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伟杰
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利益双赢性、信息及时性、内容针对性、互补性、评价客观性等对接原则,并探讨了在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改革、供求人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对接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伟宏
2004年6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率领参加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代表参观了张家港职教中心校,并作了一场关于中职发展的专题报告,他说:“职业教育就是为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他还盛赞该校校企合作练技能的办学模式代表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不容否认,今天的江苏职教尤其是苏锡常地区的职教发展已走在了全国职校的前列。张家港职教中心校处于长三角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几年来,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其以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实现以出口拉动进口,将职教“由弱势变为强势”的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小建
(2007年3月9日)一、认真总结校企合作经验,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2003年,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高技能人才的战略地位,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启动并实施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200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范卫华
对制造型企业来说,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员工队伍,必须活用精益管理理念,进一步优化员工培训管理流程,确保员工技能动态保持适应岗位需要。笔者就多年管理实践,提出三步创新焊接技能人才JIT培育新模式。第一步:变革现场培训模式1.将技能培训室搬到现场—找准定位为了保证员工能够便捷参加培训,将技能培训室设在生产流水线前端。以往的培训会占用生产时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广东省技师学院是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副厅级建制的院校,是广东省职教行业中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院校。学院占地面积340亩,在校生1.3万人,教职工600多人。设有数控、工业设计、电气、汽车、信息技术、商务文秘等6大方向的50多个专业,其中的机电一体化、数控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4个专业为学院重点品牌专业。学院现有教师483人,其中高级职称、技师、高级技师173人,一体化教师为18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教师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可安
本文通过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的改革实践,阐释了"校企合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色,介绍了在"校企合一"的运作载体建设方面的经验,力图为职业院校尤其是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一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奎伟 高峰 陈欣 杨述
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评选组委会与山东省经贸委职工教育办公室、辽宁省经济委员会培训处、四川省经济委员会教育培训处、吉林省经济委员会教育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曹晔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八种模式,并对八种模式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能够指导培养机构有效选择培养模式,在宏观层面推动我国建立起适合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陵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所必需的,也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办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所新建的高职院校,构建适应新建高职院校实际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