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1)
2023(9060)
2022(7718)
2021(7018)
2020(6112)
2019(14303)
2018(14109)
2017(27372)
2016(15126)
2015(17294)
2014(17875)
2013(17859)
2012(16591)
2011(14878)
2010(15413)
2009(14502)
2008(15074)
2007(14156)
2006(12181)
2005(11195)
作者
(45417)
(38248)
(37828)
(36203)
(24291)
(18358)
(17576)
(14918)
(14158)
(13866)
(12802)
(12761)
(12322)
(12123)
(11981)
(11771)
(11677)
(11365)
(11341)
(10908)
(9531)
(9367)
(9240)
(8827)
(8635)
(8627)
(8521)
(8493)
(7755)
(7681)
学科
(73422)
企业(73422)
(72360)
(70350)
经济(70255)
管理(63015)
方法(33767)
(26288)
数学(25468)
数学方法(25257)
业经(22328)
(20747)
财务(20725)
财务管理(20688)
企业财务(19606)
(15532)
技术(15479)
(15286)
(14710)
理论(14455)
中国(14080)
(12865)
贸易(12857)
(12765)
(12490)
企业经济(12256)
(11991)
(11888)
经营(11155)
(11031)
机构
学院(230364)
大学(226380)
(95306)
经济(93229)
管理(92795)
理学(78799)
理学院(78021)
管理学(76935)
管理学院(76489)
研究(69624)
中国(55360)
(47162)
(46670)
科学(41465)
(37824)
财经(36745)
(35809)
(35673)
中心(33167)
(32946)
业大(32111)
研究所(31863)
(29782)
北京(29667)
经济学(28491)
农业(27906)
(26867)
财经大学(26798)
师范(26599)
商学(26113)
基金
项目(140865)
科学(110717)
研究(104876)
基金(101166)
(86503)
国家(85643)
科学基金(74458)
社会(65352)
社会科(61817)
社会科学(61795)
(56847)
基金项目(53726)
教育(48859)
自然(48264)
自然科(47145)
自然科学(47129)
自然科学基金(46351)
(46324)
编号(44212)
资助(41729)
成果(35717)
(31353)
重点(31185)
(31033)
课题(29701)
(29604)
(29466)
创新(28816)
项目编号(27585)
(27240)
期刊
(111291)
经济(111291)
研究(64654)
中国(44098)
(42985)
管理(37936)
学报(31861)
(31088)
科学(30091)
大学(24014)
技术(23433)
教育(22828)
学学(22570)
(20203)
金融(20203)
农业(19994)
业经(19164)
财经(19052)
经济研究(16501)
(16425)
财会(14646)
技术经济(14390)
问题(14352)
(12841)
(12338)
商业(11984)
会计(11581)
现代(11186)
统计(10810)
理论(10804)
共检索到34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定明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但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联系不够紧密、合作过于肤浅、目的不够明确等问题。要解决校企合作中的这些问题,将产学结合形式不断深化,就必须对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安  毕娟  李勋华  
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机制本质上是为实现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在政校企合作机制下,政府应发挥纽带、激励、保障和评价作用,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创造校企合作环境,规范校企合作内涵,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层次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岩  
应用型院校是我国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为国家技术创新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文章分析了合作教育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困境:运行质量低下、形式主义严重、政府管理缺位、企业动力不足。为突破困境应做到以下几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确保运行质量;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促进校企双方务实合作;健全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发展;建立校企合作激励制度,调动企业合作热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形式。技术本科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同工同酬的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技术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邦曜  
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如何才能保证持续、稳定、有效发展,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但从高职院校内部来说,关键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机制建设是内在的,也是自身的问题,先从自身做起,是推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是源泉和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  王京菊  
本文通过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分析,提出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力求使校企合作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真正发挥作用,为学生搭建起从学校到企业、从书本知识到生产第一线的桥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绍良  周睿棋  贺召平  
职业培训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实现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是职业培训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从职业培训工作的操作层面,探析了运行、管理、保障三大方面的十项机制,以期促进职业培训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也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正在破解的难题。经济学视阈下,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的过程。文章分析认为,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经济预期差异、"市场失灵"、政府角色缺位或"失灵"等因素导致校企合作难。只有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校企合作才能稳固,只有政府主导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正外部性内化,只有借助市场的力量才能使校企合作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林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茂盛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成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归纳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提出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规范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标准化运行管理等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向平  
职场学习加工开发职业知识技能既可以增强学员的职场竞争力,也能够有效聚焦和链接"校企合作"的实践加工机制,成为"校企合作"研究关注的焦点。职场学习加工具有资源驱动型、信息技术驱动型以及自我导向驱动型等三种实践加工路径,而职场学习加工的有效性取决于良好的职场环境。为此,需要营造职场学习加工的良好环境,运用"柔性教学模式"增强职场学习加工的传授效力,进而实现职场学习加工的既定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平利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性,是指共在的时效性和以信任为前提的实效性。从校企关系看,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可分"依附型""名利型"和"共生共长型"三类,其中"共生共长"是建构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方式。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效性,应重视在研究我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律法与良知的统一;从需求和信任的逻辑前提出发,建立职业院校和大中小微企业的大数据平台;回归职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关注底层大众的职业生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刚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1."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欣  董明明  
评价一个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效,其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积极倡导的办学模式,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含义,并结合各地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  王京菊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综合利用学校和企业等不同的教育资源,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力求使校企合作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发挥作用,为学生搭建起从学校到企业、从书本知识到生产第一线的桥梁,这对于高等职业具有普遍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