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6)
2023(15024)
2022(12715)
2021(12106)
2020(9876)
2019(22842)
2018(22567)
2017(42822)
2016(23683)
2015(26474)
2014(26480)
2013(25860)
2012(23425)
2011(20685)
2010(20880)
2009(19068)
2008(18820)
2007(16445)
2006(14276)
2005(12592)
作者
(66772)
(55483)
(55482)
(52528)
(35431)
(26509)
(25107)
(21976)
(21025)
(19964)
(19015)
(18636)
(17775)
(17526)
(16962)
(16913)
(16638)
(16592)
(15955)
(15779)
(13907)
(13646)
(13476)
(12619)
(12552)
(12472)
(12428)
(12228)
(11151)
(10975)
学科
(95277)
经济(95161)
(86288)
(84337)
企业(84337)
管理(81718)
方法(45891)
数学(36603)
数学方法(36027)
(28982)
业经(28288)
(22277)
中国(22264)
(22201)
财务(22132)
财务管理(22112)
理论(21396)
企业财务(20987)
技术(19172)
(18297)
(18041)
(17357)
地方(16576)
(16454)
(15262)
贸易(15249)
农业(15176)
(14817)
(14467)
(14299)
机构
学院(330121)
大学(326302)
管理(134975)
(125016)
经济(122165)
理学(116968)
理学院(115738)
管理学(113568)
管理学院(112966)
研究(102579)
中国(75929)
(68829)
科学(64556)
(57893)
(50606)
(49088)
(49086)
业大(48595)
财经(46664)
中心(46533)
研究所(46112)
北京(43353)
(42697)
(42314)
师范(42264)
(40138)
农业(38097)
(38052)
技术(37767)
经济学(35963)
基金
项目(226429)
科学(178259)
研究(168014)
基金(162197)
(140414)
国家(139108)
科学基金(120888)
社会(103225)
社会科(97688)
社会科学(97662)
(91081)
基金项目(85763)
自然(79389)
教育(79334)
自然科(77597)
自然科学(77580)
自然科学基金(76152)
(75496)
编号(70056)
资助(67086)
成果(56207)
重点(50489)
(48973)
(48834)
课题(48611)
(47468)
创新(45228)
项目编号(44051)
科研(42981)
大学(42490)
期刊
(138233)
经济(138233)
研究(92387)
中国(62917)
管理(54322)
学报(50114)
(46925)
科学(46402)
教育(44459)
(44051)
大学(38342)
学学(36028)
技术(33713)
农业(30793)
(24206)
金融(24206)
业经(23915)
财经(22519)
经济研究(20877)
(19217)
技术经济(17549)
(17319)
问题(17220)
图书(16787)
科技(16454)
理论(15376)
现代(15351)
财会(14958)
(14822)
统计(14315)
共检索到478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桂梅  
培育卓越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的主方向,也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深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校企协同为社会源源不断创造人才红利的必然选择,建构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校企以育人为主线,从平台搭建、创新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构建等内涵方面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磊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交叉和跨界的知识优势、能力优势和思维优势是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存在专业间学科壁垒难以打破、专业复合程度不深、双学位存在考研与就业政策障碍和学制、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理工类高校要发挥法学与特色学科深度交叉优势、推广"双学位双证"培养模式、推动法学双学位与二学位招生与培养并轨、鼓励在国家急需的领域设置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博士点、借鉴"四跨"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丹妮  
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性,凸显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实现生命的超越性。秉承大学精神,构建生命教育培养卓越教师的新理念。卓越教师的培养因为生命教育的融入变得更加完整和鲜活。
关键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子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易受到企业、专业、教育体制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不足;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实习岗位多向高年级倾斜;"N+1"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等。针对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建设周期长的实际,应从各角度全面推动校企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儒  武中哲  
坚持德法兼修对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基本内涵和目标是法治人才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道德素养。这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法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德法兼修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法治人才的思想意识统一、完善法治体制机制、适应外部新变化等多个方面。鉴于此,高等教育和法律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更好地定位培育目标、落实培育举措、健全培育体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法治人才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左健民  
"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重大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优化与实训基地共建三个方面分析了"卓越计划"的实施路径,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卓越计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桂清  吕福堂  张秀省  
2014年聊城大学园林专业获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加大园林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力度,定位园林专业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实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求创新"的园林专业培养规格,创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三个学段、三个方向、四年实践、一年创新"的"3341"适应园林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专业竞争力,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国专业排名显示,学校园林专业连续五年(2012—2016)达到B+,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群  戴立益  
作为首批全国重点高校,最早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部属师范大学,培养卓越教师是我们的教育任务,更是我们的教育使命,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搞清楚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的成长规律,并将之与学校教育资源相结合,形成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教师既要教书,还要育人;既要促进学生成长,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这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工作的复杂程度,也感受到了教师培养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必须从培养卓越教师的顶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志军   王庆霞   季霞   黄曦   杨光辉  
在分析智能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课为例,探讨了校企协同高素质育人案例教学的总体模式,从问题分析、系统规划、算法设计、仿真测试等多环节抽取并构建了典型工程案例库。教学实践显示,该校企协同育人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义兵  屠明将  姜丽娟  
新时代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卓越教师的实践引领。培养卓越教师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多系统要素的协同合力。本研究以探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基本逻辑为切入点,考察当前卓越教师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现状,提出了通过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来形成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体现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追求和制度设计逻辑,通过培养目标专业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培养内容实践化的转变,旨在消解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式封闭单一、机构各自为政”等突出问题。基于校地协同机制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校地多导师制、外部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从顶层设计、协同机制、治理模式、保障体系等角度持续推进卓越教师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的“迭代升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燕  李金生  
高等院校在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与行业单位深度合作,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以德为先、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全面、创新素质突出、具有可持续事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紧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模拟性实践教学、实训性实践教学、职业性实践教学、创新性实践教学和终身性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形成卓越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亮   薛童彤  
新财经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立足于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对目前培育复合型财经人才的现状进行思考与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新财经的改革意识不够全面、融合条件不够充足、实践方式不够完善。应从新财经意识“全员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政—校—企联动模式三方面完善提升,为培育复合型财经人才提供思想、基础平台保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亮   薛童彤  
新财经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高素质复合型财经人才。立足于新财经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对目前培育复合型财经人才的现状进行思考与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新财经的改革意识不够全面、融合条件不够充足、实践方式不够完善。应从新财经意识“全员化”、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政—校—企联动模式三方面完善提升,为培育复合型财经人才提供思想、基础平台保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柳  吴淑清  邹险峰  胡铁军  
鉴于当前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时而出。该计划,通过2+2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会管理、懂经营、能训练的综合型人才。职业创业——学生顺利毕业后,可优先被合作企业录用,开始自身职业经理人事业,参与门店的经营与管理;也可进行职业创业,投资开店,分享企业利润,进行品牌加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