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5)
- 2023(7452)
- 2022(5970)
- 2021(5526)
- 2020(4543)
- 2019(10272)
- 2018(9928)
- 2017(17434)
- 2016(10278)
- 2015(11635)
- 2014(11674)
- 2013(11351)
- 2012(10499)
- 2011(8989)
- 2010(9813)
- 2009(9084)
- 2008(9578)
- 2007(8942)
- 2006(8076)
- 2005(7664)
- 学科
- 企(65532)
- 企业(65532)
- 业(59337)
- 管理(49265)
- 济(39042)
- 经济(38964)
- 财(19821)
- 业经(18625)
- 务(16850)
- 财务(16840)
- 财务管理(16832)
- 企业财务(15964)
- 方法(15125)
- 理论(14391)
- 技术(13398)
- 制(13149)
- 企业经济(11760)
- 和(10485)
- 划(10259)
- 策(10145)
- 体(10082)
- 经营(10075)
- 教育(10041)
- 技术管理(9711)
- 中国(9497)
- 决策(8348)
- 教学(8118)
- 数学(7963)
- 农(7900)
- 数学方法(7822)
- 机构
- 学院(142796)
- 大学(140335)
- 管理(57756)
- 济(54450)
- 经济(52862)
- 理学(47402)
- 理学院(46964)
- 管理学(46390)
- 管理学院(46095)
- 研究(43931)
- 中国(34835)
- 京(30067)
- 财(29501)
- 江(27182)
- 科学(22799)
- 财经(22061)
- 州(21044)
- 所(20830)
- 中心(20767)
- 经(19704)
- 北京(19456)
- 技术(18402)
- 农(18273)
- 范(18266)
- 师范(18089)
- 研究所(18007)
- 业大(17127)
- 省(16780)
- 商学(16706)
- 院(16695)
- 基金
- 项目(83409)
- 研究(67189)
- 科学(65906)
- 基金(57539)
- 家(48140)
- 国家(47498)
- 科学基金(42524)
- 社会(40186)
- 社会科(37829)
- 社会科学(37819)
- 省(35395)
- 教育(34729)
- 基金项目(29497)
- 编号(29262)
- 划(28103)
- 自然(26688)
- 自然科(26130)
- 自然科学(26119)
- 自然科学基金(25727)
- 成果(24598)
- 资助(23468)
- 课题(21637)
- 创(20026)
- 业(19830)
- 重点(18796)
- 项目编号(18599)
- 部(18444)
- 创新(18354)
- 年(18016)
- 性(17914)
共检索到24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述珉 沈岩 刘惠琴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选拔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试点工作,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实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主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工程硕士 企业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义伦
为了科学地构建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几年来我们认真研究了工程硕士生自身条件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基地培养的特点,独创了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校企互动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课程学习的校企互动,科学研究的校企互补,素质养成的校企互促。同时认为,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硕士,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小唐 钟登华 李云章 陆培毅 何振雄 杨秋波
认为校企互动不足是影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介绍天津大学在长期的工程硕士教育实践中的做法,即坚持校企紧密合作,聚焦企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理念;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实施"订单"培养,创新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重点服务国家大中型企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任菊驰 李云章 王聿童
天津大学面向大型工矿企业开展工程硕士的合作培养工作,多年来合作办学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学校声誉为前提;以保证质量为根本;以创建具有特色的专业学位为目标。在招生、培养、学位、管理工作方面校企双方密切协作,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实行多项改革措施,加强培养基地建设,组织生源保证入学质量,开展培养质量监控评估,抓好学位论文选题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工程硕士教育 合作办学 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1基本原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是研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根本根据与原则。第一,该文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法定文件。第二,该文件是多年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工程硕士生培养大规模开展以后还有许多问题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聂文斐 杨吉 宁更新 姚若河
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对象,以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段式的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培养机制,以期创建富有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平 杨连茂 甄良 丁雪梅
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以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校企、导师以及研究生多个层面,阐述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合作平台等手段,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史耀媛 卢朝阳
从奖助体系、专业设置、精品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实践和特色进行了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春 韦福雷
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此外,论述了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和经验。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小平 罗文标 曹蔚 葛瑞明
阐述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仇国芳
作者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实践,指出了按照行业、企业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生是工程硕士生质量的根本保证,并建议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改为“学位报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春杰 赵会茹 王青霞
结合"高层次、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探讨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主张加强这类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们实际操作过程的训练,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实践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齐昌政 文永红 石卫林
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曲 虹
作者就目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中面临的生源不稳定、不可预测等有关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谈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