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5)
- 2023(10678)
- 2022(8650)
- 2021(7985)
- 2020(6472)
- 2019(14848)
- 2018(14792)
- 2017(26839)
- 2016(14882)
- 2015(17144)
- 2014(17405)
- 2013(16826)
- 2012(15500)
- 2011(13467)
- 2010(13933)
- 2009(12497)
- 2008(12763)
- 2007(11956)
- 2006(10694)
- 2005(9479)
- 学科
- 企(71928)
- 企业(71928)
- 业(69782)
- 管理(62272)
- 济(60231)
- 经济(60149)
- 业经(23782)
- 财(22384)
- 方法(21907)
- 技术(20776)
- 务(18314)
- 财务(18282)
- 财务管理(18261)
- 企业财务(17228)
- 中国(17175)
- 农(15399)
- 理论(15345)
- 数学(13914)
- 数学方法(13764)
- 地方(13542)
- 和(13507)
- 制(13295)
- 划(12729)
- 技术管理(12279)
- 企业经济(12038)
- 策(11625)
- 体(11108)
- 经营(10729)
- 农业(10707)
- 贸(10265)
- 机构
- 学院(207708)
- 大学(199642)
- 管理(81674)
- 济(77855)
- 经济(75796)
- 理学(67889)
- 理学院(67140)
- 管理学(66277)
- 管理学院(65817)
- 研究(62945)
- 中国(49127)
- 京(43102)
- 财(38472)
- 江(37177)
- 科学(36489)
- 州(31109)
- 所(30714)
- 中心(30553)
- 财经(29222)
- 范(28964)
- 师范(28740)
- 技术(28438)
- 北京(27120)
- 研究所(26933)
- 农(26095)
- 经(26072)
- 业大(26044)
- 职业(26009)
- 院(23689)
- 商学(22471)
- 基金
- 项目(127789)
- 研究(103479)
- 科学(101759)
- 基金(88009)
- 家(73808)
- 国家(72949)
- 科学基金(64585)
- 社会(62704)
- 社会科(59025)
- 社会科学(59008)
- 省(54387)
- 教育(50340)
- 基金项目(47087)
- 编号(46047)
- 划(43819)
- 自然(40153)
- 自然科(39198)
- 自然科学(39189)
- 自然科学基金(38514)
- 成果(36870)
- 资助(34226)
- 课题(32867)
- 创(29305)
- 重点(28541)
- 发(28330)
- 项目编号(28303)
- 部(27896)
- 年(27646)
- 创新(27055)
- 规划(26309)
- 期刊
- 济(100901)
- 经济(100901)
- 研究(60641)
- 中国(52298)
- 管理(37383)
- 教育(37345)
- 财(36338)
- 技术(29901)
- 科学(24368)
- 学报(23430)
- 农(23376)
- 大学(18545)
- 业经(18176)
- 融(16924)
- 金融(16924)
- 职业(16650)
- 学学(16445)
- 农业(15665)
- 财经(14542)
- 图书(14102)
- 坛(13552)
- 论坛(13552)
- 经济研究(13321)
- 技术经济(13111)
- 财会(13083)
- 经(12717)
- 问题(12086)
- 技术教育(11955)
- 职业技术(11955)
- 职业技术教育(11955)
共检索到336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震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办学思路,紧密联系企业,通过确立合作机制、搭建组织架构、探索育人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办学平台。在此过程中,企业从中获得人才利益、经济利益、政策利益和文化利益,而学校获得了深度、稳定和可持续的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刘向红 贺天柱
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分析了七项新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体制 机制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海东 郝超 周同根
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厂中校 合作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银年 裴智民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工作站模式,全面覆盖学生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实现教学环节有效衔接。该模式呈现三个层次递进:建设内容的"实"、建设模式的"新"、建设机制的"活"。它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顶岗实习的几个问题,还大大提高了高职院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的效率,为高职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工作站 顶岗实习 教育与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庆华 黄朝川 王傲冰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中,邢职院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瓶颈,以"主动融合、校企双赢"的理念为指导,组建了政府、企业、学院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搭建起了包括职教广场、职教集团等在内的校企合作平台,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引企入校、校企共管""产品研发中心""公司经营+教学车间"等运行机制,有效整合了社会办学资源,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校企双嬴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泄瑶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行业主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行校企合作 体制机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祥金 成秀萍
高水平高职院校与专业(群)建设,既重能力本位更重学生本位,既重教育能力更重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其贯穿始终的主线是高质量发展,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核心要义在于全面提升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重点任务是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和高端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其关键在于专业(群)的相关度、岗位的契合度、实习(训)的有效度,并发挥好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育人主渠道在课堂,育人主体在于校企协同、党政工团学与专业团队合力育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着眼于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出去,建"厂中校",将"教室"搬至企业。立足学校优势专业,主动选择人才需求旺盛、职业经验要求较高、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并签订协议,对合作方式、内容及年限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双方合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抽调专家主动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攻关。企业开辟岗位,安排学生进行认识和顶岗实习;企业推荐专家、工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家军 胡海侠 贾虹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旨在训练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完善创业品格和提高创业能力。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从创业教育实践目标、课程、载体、管理、保障和评价六个方面,构建了"动态平衡、开放共生"的"双循环"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并按照"启发—实践—创业"的创业教育实践路径,实现学生、教师和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彩琴 刘庆华 路建彩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转变思路,以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工作系统的要求设计学习系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等,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富国亮 只海平 张能云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具有资源优势的高职院校牵头,联合区域内中小企业和院校等创新主体,在共同利益和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和协议的形式组建的利益实体。实现协同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相关组织机构,规范运行管理,根据平台特点可采取资源共用、人员互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协同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学校紧紧围绕苏南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合作共赢、协同育人、共建共享”原则,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生态圈”,创新构建“三级联动、三师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树立了优秀典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葛鑫伟 何春明
通过对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的调研,结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系在多年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成因,探讨了提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效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志纯 许士群
实行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宏 陈福明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院校应转变观念,将农民工作为所服务的对象,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市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并重的,涵盖政策宣讲、普法教育、市情介绍、市民礼仪规范、普通话或方言培训和心理辅导在内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教育“引企入校”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一体化办学 彰显高职教育活力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合力体系的探索
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试点实践——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本衔接视角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