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3)
- 2023(16250)
- 2022(13888)
- 2021(12897)
- 2020(10891)
- 2019(24969)
- 2018(24702)
- 2017(47555)
- 2016(25922)
- 2015(28934)
- 2014(28865)
- 2013(28473)
- 2012(25930)
- 2011(23097)
- 2010(23313)
- 2009(21757)
- 2008(21613)
- 2007(19373)
- 2006(17197)
- 2005(15523)
- 学科
- 济(104813)
- 经济(104656)
- 业(100159)
- 管理(92950)
- 企(90865)
- 企业(90865)
- 方法(44470)
- 数学(34676)
- 数学方法(34293)
- 财(34165)
- 业经(33468)
- 农(32381)
- 中国(26659)
- 制(25146)
- 务(24462)
- 财务(24394)
- 财务管理(24363)
- 技术(23162)
- 企业财务(23113)
- 农业(22472)
- 理论(21701)
- 和(19264)
- 体(19123)
- 地方(19011)
- 划(18481)
- 学(18214)
- 策(17269)
- 贸(17181)
- 贸易(17166)
- 易(16632)
- 机构
- 学院(367404)
- 大学(364106)
- 管理(150371)
- 济(146790)
- 经济(143568)
- 理学(129113)
- 理学院(127785)
- 管理学(125965)
- 管理学院(125280)
- 研究(116603)
- 中国(89480)
- 京(77497)
- 财(71209)
- 科学(69760)
- 农(58339)
- 所(57409)
- 江(56028)
- 财经(55808)
- 业大(52872)
- 中心(52806)
- 研究所(51527)
- 经(50605)
- 北京(48814)
- 范(46049)
- 师范(45673)
- 农业(45266)
- 州(44758)
- 经济学(42685)
- 院(42536)
- 财经大学(41155)
- 基金
- 项目(243146)
- 科学(192642)
- 研究(183691)
- 基金(175409)
- 家(150518)
- 国家(149146)
- 科学基金(130201)
- 社会(115279)
- 社会科(109152)
- 社会科学(109126)
- 省(96844)
- 基金项目(93413)
- 教育(84423)
- 自然(83423)
- 自然科(81490)
- 自然科学(81473)
- 自然科学基金(80067)
- 划(79523)
- 编号(75926)
- 资助(70981)
- 成果(61659)
- 创(54760)
- 重点(53712)
- 部(53546)
- 课题(52123)
- 发(51445)
- 创新(50329)
- 制(48767)
- 项目编号(47268)
- 国家社会(46585)
- 期刊
- 济(169191)
- 经济(169191)
- 研究(110320)
- 中国(75471)
- 管理(61106)
- 财(58360)
- 农(54946)
- 学报(52050)
- 科学(49678)
- 教育(45345)
- 大学(40802)
- 学学(38249)
- 农业(37870)
- 技术(35090)
- 融(32747)
- 金融(32747)
- 业经(29669)
- 财经(27823)
- 经济研究(25046)
- 经(23800)
- 业(21758)
- 问题(21487)
- 技术经济(19687)
- 科技(18925)
- 现代(18131)
- 理论(17427)
- 图书(17223)
- 财会(17158)
- 商业(16501)
- 版(16301)
共检索到551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礼军
本文分析了"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解决目前"两难"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要用制度鼓励和约束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要提升内涵吸引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企业要从长远利益着想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企业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长效互动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铁 李荣香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探索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圈"模式。本文在阐述"生态圈"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说明如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模式,以及基于"校企合作"环境,如何实施创新创业"生态圈"人才培养模式。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挖掘校企合作中积累的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发挥学校、学生、社会的积极作用,使创业主体能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接受创业教育,并享受可持续的教育,形成生态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生态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员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不同领域认识的调查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对创新、创业或就业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文件等规章制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吴永祥
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从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制、创新教学机制、实践育人平台、大学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便使学风建设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伟杰 操阳
具有"三创"精神和"三创"能力的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文章对传统"三创"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三创"人才需具备的三大能力模块,探讨了连锁专业"三创"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即建设具有"三创"意识和"三创"能力的师资队伍,构建"三创"人才培养的载体,采用利于"三创"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建"三创"人才培养的学生管理体系,最后用人才胜任力模型评价"三创"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创”人才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玮 贾颖莲 苏留明
当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成为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绝非易事,单纯依靠院校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联动耦合育人机制。文章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联动耦合育人机制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联动耦合机制的合理化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联动耦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丽 殷凡
从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出发,研究高职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iOS移动开发人才的规格及职业岗位能力。结合院校建设实际,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从课程置换、集中实训、创业孵化等环节分析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案;从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企业真实项目改造、创新创业孵化环境构建等角度探索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的保障,实现校企双主体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隗洪祥
政校行企合作是加强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之间沟通交流和相互配合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职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合作尝试会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政校行企合作 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洁 牛彦飞
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主线,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健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由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祖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无论是顺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怡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丽萍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有助于解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平台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兵
从战略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与服务协同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创业协同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与企业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丰富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而且拓宽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列卫 任红民 吴建设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了方向。高职的生利教育、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三大功能、学生特点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应然的逻辑关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行知思想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证了人才培养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