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6)
- 2023(14478)
- 2022(12015)
- 2021(11046)
- 2020(9658)
- 2019(22147)
- 2018(21799)
- 2017(41193)
- 2016(23493)
- 2015(26766)
- 2014(26949)
- 2013(25899)
- 2012(23661)
- 2011(21267)
- 2010(21724)
- 2009(19902)
- 2008(19927)
- 2007(18280)
- 2006(15630)
- 2005(14110)
- 学科
- 济(95027)
- 经济(94913)
- 业(86090)
- 企(82421)
- 企业(82421)
- 管理(78897)
- 方法(48169)
- 数学(39623)
- 数学方法(38944)
- 财(29884)
- 业经(26782)
- 中国(23211)
- 农(22781)
- 务(22571)
- 财务(22529)
- 财务管理(22496)
- 企业财务(21347)
- 理论(20693)
- 技术(19583)
- 贸(18155)
- 贸易(18147)
- 易(17658)
- 制(17620)
- 学(17045)
- 和(16937)
- 划(15632)
- 农业(15318)
- 策(14212)
- 地方(14132)
- 体(13523)
- 机构
- 学院(339636)
- 大学(330698)
- 济(131567)
- 管理(130370)
- 经济(128796)
- 理学(113068)
- 理学院(111834)
- 管理学(109532)
- 管理学院(108948)
- 研究(105463)
- 中国(77931)
- 京(68928)
- 科学(67394)
- 农(60276)
- 财(59982)
- 所(54554)
- 业大(53908)
- 江(52466)
- 研究所(49812)
- 中心(48658)
- 财经(48472)
- 农业(47953)
- 经(43853)
- 技术(42933)
- 北京(42760)
- 范(42183)
- 师范(41626)
- 州(41542)
- 经济学(39440)
- 院(37696)
- 基金
- 项目(224735)
- 科学(176050)
- 研究(161472)
- 基金(159880)
- 家(140521)
- 国家(139203)
- 科学基金(119605)
- 社会(99147)
- 社会科(93802)
- 社会科学(93770)
- 省(92771)
- 基金项目(84625)
- 自然(80333)
- 教育(79654)
- 自然科(78620)
- 自然科学(78593)
- 自然科学基金(77236)
- 划(77221)
- 编号(67445)
- 资助(66525)
- 成果(53119)
- 重点(51467)
- 创(48991)
- 部(48916)
- 课题(47786)
- 发(46852)
- 创新(45335)
- 科研(43862)
- 业(43283)
- 大学(42595)
- 期刊
- 济(140559)
- 经济(140559)
- 研究(88201)
- 中国(67583)
- 学报(56296)
- 农(52520)
- 财(50928)
- 管理(50876)
- 科学(49952)
- 教育(47077)
- 大学(41901)
- 学学(39716)
- 技术(35558)
- 农业(35208)
- 融(24985)
- 金融(24985)
- 财经(24546)
- 业经(23965)
- 经济研究(22327)
- 业(21536)
- 经(21133)
- 技术经济(18587)
- 问题(18118)
- 职业(17996)
- 统计(17233)
- 版(16832)
- 策(16397)
- 财会(15898)
- 商业(15846)
- 科技(15608)
共检索到48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产学合作教育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期中普遍而又具特色的现象,是各高职校所积极探索实践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有哪些优势,参加与没有参加合作项目学习的学生在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有哪些区别,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某高职院校IT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具有相同基础的,参加和没有参加合作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对两个群体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工作表现、自我评价以及对在校期间学习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就业 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龙海 刘殿红
本研究基于实践基础上分析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并探索了独具特色的"双基地、双实境"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年友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想解决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加强资源资产的整合;以合作办学为平台,使人才培养与各方需要紧密对接。
关键词:
就业 独立学院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南
本文以邯职院的中东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发展基础,解释了其运行及保障机制,并从人才培训、技术开发和职业服务三个方面介绍了合作的主要内容及已经取得的成绩。该模式对同类高职院校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联合办学 办学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凯 黄亚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以"股份制"为前提,以"机制共创""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叶军
文章指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校企双方难以找到利益平衡点,无法实现校企双赢;政府主导力度不够,监督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理念比较传统,校企双方难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进而从转变合作观念,找准校企合作的利益基点;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树立面向产业需求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三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红霞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对学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区域经济 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雯
职业教育是面向我国广大民众的教育,我国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工作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改革单纯的以理论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以最终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辉秋 周祥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正呈蓬勃发展之势。本文详细解读了九江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订单培养""三位一体""校企共培"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分析了影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些因素,提出了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使校企合作发展呈现良性运行状态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乐义 刘昕
"云模式"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新模式,将IT企业的最新项目案例通过云计算平台无缝嵌入到高校IT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中,克服了此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缺乏安全保障、内容模式良莠不齐等问题,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且免费、统一又多样的工程能力实训平台,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关键词:
云模式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实训 云计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宗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龙晓波 王旭
当前一个时期,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诸多职业院校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攻方向,而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密切协同、耦合发展,则是职业院校展开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基于这一背景,阐述校企合作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院校的育人质量以及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职业院校现阶段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方面有效措施,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