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6)
2023(9433)
2022(7812)
2021(7079)
2020(6060)
2019(13424)
2018(13157)
2017(24432)
2016(13706)
2015(15085)
2014(14750)
2013(13802)
2012(12029)
2011(10648)
2010(11042)
2009(10406)
2008(10239)
2007(8987)
2006(7707)
2005(7001)
作者
(35647)
(29967)
(29407)
(27936)
(18912)
(14136)
(13537)
(11558)
(11130)
(10742)
(10083)
(9830)
(9597)
(9304)
(9009)
(9002)
(8942)
(8927)
(8878)
(8302)
(7460)
(7220)
(7194)
(6818)
(6787)
(6767)
(6697)
(6503)
(6034)
(5854)
学科
(70966)
企业(70966)
(66076)
管理(57566)
(55065)
经济(54995)
方法(27446)
(21440)
业经(20432)
数学(20133)
数学方法(19705)
(18412)
财务(18388)
财务管理(18380)
企业财务(17422)
理论(15214)
技术(14757)
企业经济(12031)
(11885)
(11660)
中国(11428)
(11097)
(10870)
经营(10735)
技术管理(10389)
(10125)
(10054)
(9100)
贸易(9091)
决策(8930)
机构
学院(186033)
大学(178121)
管理(75911)
(71250)
经济(69780)
理学(65667)
理学院(65070)
管理学(63730)
管理学院(63382)
研究(52000)
中国(38984)
(35857)
(34559)
科学(30302)
(29140)
财经(27546)
(24923)
(24883)
业大(24101)
中心(24049)
(23873)
师范(23673)
(23212)
(23104)
技术(23095)
研究所(22204)
北京(22156)
商学(21891)
商学院(21661)
经济学(20551)
基金
项目(121457)
科学(98142)
研究(92835)
基金(87128)
(74154)
国家(73407)
科学基金(65825)
社会(58008)
社会科(54986)
社会科学(54972)
(51335)
教育(47257)
基金项目(45183)
自然(43097)
自然科(42270)
自然科学(42261)
(41748)
自然科学基金(41522)
编号(39399)
资助(36269)
成果(31058)
(28119)
课题(27963)
重点(27655)
(26592)
创新(25916)
(25301)
项目编号(25264)
(25263)
教育部(23891)
期刊
(80536)
经济(80536)
研究(50449)
中国(37766)
管理(34372)
(31562)
教育(31136)
学报(22726)
科学(22652)
技术(22025)
(20370)
大学(18003)
学学(16957)
业经(15096)
农业(13947)
财经(13841)
(13116)
金融(13116)
经济研究(12700)
(11966)
职业(11526)
财会(11368)
技术经济(11061)
会计(10243)
统计(9821)
(9806)
(9261)
问题(9105)
商业(8846)
现代(8820)
共检索到273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荷  
"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为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长期发展,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和日本的"产学结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文章从内容选择和培养方式选择两方面提出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职业教师培养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明忠  张建荣  王建初  
目前,我国虽已建设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提出依托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但职教界对"双师型"的含义还十分模糊,对高等工科院校开展职教师资培养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中德两国政府合作在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职教师资培养项目",提出"双师型"的内涵,研究"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素质结构,以确定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评价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清立  吴翠玲  
"双师型"教师缺乏,是贯彻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突出瓶颈,突破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对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师资,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稼伟  蒋洪平  
对参加全国高职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部分教师就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潜力大,但培养层次浅,形式单一,有效互动少,还需要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形式、考核与评价上下工夫。同时,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运行机制,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玉俊  郭家田  
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水平专业的迫切需要。以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理论方法解决工程和技能人才培养中实际问题的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为培养目标,以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工学硕士或职业院校在职工学硕士教师为招生对象,完善以专业教学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交错学习方式,构建"培养院校—企业—职校"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双师型"博士教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晗  李悠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保证。、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但在校企实际合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厘清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和原因,探寻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妍旻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完成了从建国初期主要面向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专业技术教师到现在面向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培养制度、培养机构、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使得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工作更加有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针对性,"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科学性明显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双师型"教师培养职能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万娥  
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已从依托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培训逐渐转变为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为龙头、省级培训基地为主体、校本培训为基础的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特色的灵活开放的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与之相应,我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在培训制度、培训活动和培训内容等方面都经历了渐进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为职业院校培训了大批"双师型"专业教师,较好地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菊红  
本文从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研究了集团化办学框架下教师队伍的新内涵,并重点对项目引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的研究实践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其主要特点,认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现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娟  
校企协作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政府、企业、学校、教师等方面思想行为上的错位使得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状况不容乐观。可通过建立培养组织机构、完善培养政策法规、确定培养经费来源、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修订资格认定标准与健全人本激励机制等,实现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组织、法制、经费、管理、目标、动力等方面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蔡玉俊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生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难度很大,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既是弥补"双师型"教师缺乏的重要途径,又是新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通过选拔有技能潜力的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或进行强化持续性培训等,由一名或若干名专业理论教师为一元,一名或若干名技能教师为一元,共同组成"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共同进行专业教学。"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建立,形成了以岗位分工、发挥长处、合作教学为依托,有效提升专业教师培养培训效果的工作机制,调动了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加快了专业教师培训进度;降低了专业教师培养培训难度,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振升  
文章对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和内涵界定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正视我国双师型高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方案,以期对高职教师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素君  周丽楠  魏丽丽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开始转型,教育行业也在进行着改革,高校从传统独立发展模式逐渐转型为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性强、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需要对教师培训制度进行创新。并且,优秀教师培训与政府——高校——企业这种模式的建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游明伦  
高职教师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如何依据高职教育的准公共性、学术性、职业性、专业性和社会性特征,创新高职教师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有关"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的精神,应积极探索解决高职教师政校企合作培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