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4)
2023(11216)
2022(8973)
2021(8224)
2020(6886)
2019(15965)
2018(15507)
2017(29938)
2016(15754)
2015(17912)
2014(17922)
2013(17315)
2012(15436)
2011(13757)
2010(14401)
2009(13965)
2008(13208)
2007(12120)
2006(10673)
2005(9951)
作者
(44113)
(36053)
(36052)
(34178)
(23032)
(17320)
(16561)
(13873)
(13774)
(13269)
(12434)
(12153)
(11714)
(11505)
(11165)
(11038)
(10788)
(10766)
(10474)
(10212)
(8900)
(8802)
(8771)
(8426)
(8208)
(8192)
(8136)
(8127)
(7253)
(7113)
学科
(75482)
企业(75482)
(72596)
(69516)
经济(69432)
管理(63942)
方法(32230)
(26207)
金融(26206)
(25146)
业经(24522)
数学(24338)
(23939)
银行(23932)
数学方法(23770)
(23194)
中国(21528)
(20582)
财务(20539)
财务管理(20511)
企业财务(19470)
(18484)
理论(17330)
技术(15613)
(14274)
(13958)
(13321)
(12721)
(12681)
企业经济(12348)
机构
学院(225237)
大学(218988)
管理(92603)
(91815)
经济(89745)
理学(78562)
理学院(77872)
管理学(76434)
管理学院(76021)
研究(63620)
中国(58572)
(46562)
(44940)
财经(36501)
(35811)
科学(35332)
(32798)
中心(32487)
(30292)
(29551)
北京(28313)
经济学(27655)
业大(27527)
(27310)
财经大学(26996)
研究所(26710)
商学(26523)
商学院(26279)
(25436)
师范(25186)
基金
项目(140021)
科学(111806)
研究(106065)
基金(101584)
(85897)
国家(85061)
科学基金(76186)
社会(67662)
社会科(64280)
社会科学(64260)
(56961)
基金项目(52619)
教育(49964)
自然(48717)
自然科(47754)
自然科学(47746)
自然科学基金(46943)
(45620)
编号(44312)
资助(42861)
成果(35519)
(31764)
重点(30998)
课题(30275)
(30123)
创新(29401)
(29137)
项目编号(28611)
国家社会(27518)
(27424)
期刊
(105758)
经济(105758)
研究(64705)
中国(45443)
(41658)
管理(41546)
(35040)
金融(35040)
科学(26658)
学报(26370)
教育(24948)
技术(24687)
(24308)
大学(21562)
学学(20166)
财经(18623)
业经(18285)
(16026)
经济研究(15929)
农业(15112)
财会(14094)
技术经济(13494)
统计(12450)
问题(12278)
(11988)
现代(11235)
商业(11003)
会计(10990)
理论(10781)
(10520)
共检索到348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增红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及培训,共同研发课题,并实现校企文化共融。学校只有坚持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有效推进校企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层合作与融合,才能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华林  刘良华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企深度融合、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情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怀勇  马琴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面临着政府缺位、合作单位认识偏差、院校自身存在局限性等主要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以下路径: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动向,全面引入地方可合作资源;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以期实现校企需求的完美对接,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曲丽  戴昀弟  范曙光  
校企深度融合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人才需求出发,还是从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出发,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科高校教育要想实现其服务社会的使命,就需要构建和优化校企深度融合机制。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面向市场,以校企深度融合形式调整教学理念和方向,开发和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和完善评价体系,保持教育和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峻  苏娅  
当前,校企合作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的广泛关注。各校在自身的办学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校企合作模式特点。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引企入校",将企业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优秀的课程理念引入到学校、引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形成了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产生了双方互利共赢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生  侯雪梅  
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层次不高的问题,开展深度"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当务之急。通过深入思考与研究得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前提,搭建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政府引导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协同创新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抓手,主动作为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突破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凤琴  刘强  林晓珑  
介绍了该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采用辅助微信教学平台及智能化开放预习室,课上采用分层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课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训练学生数据处理及科学总结能力,课外通过各种学术竞赛、大创项目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为群  吴飞  
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不断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条件,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掌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对江苏、浙江、上海的部分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所在,结合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校企多元化合作方式,并以汽车专业为实例探索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秀艺  马骏  
本文通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招商局物流集团共建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的背景介绍,分析总结了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如何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满足校企双方深层次需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昌金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加之双方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参与合作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或是"校企合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教产一体,协同办学"为突破口,主动实践,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一、工学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专业实体制职教新模式。一、校企合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一"旨在通过学院与企业全面合作,双向参与专业设置、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共同建立教育领导机构,联合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使教学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绍华  孙永华  苏刚  
"双主体"育人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教育探索的新途径,通过建立"斯凯孚校企合作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学校全面合作;通过建设"斯凯孚试验田",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技能培养等引入学校教学各个环节,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实践"双主体"育人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德仿  
在高职院校中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整合校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国家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不够、院校自身条件不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和"政校企"合作机构,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师资建设及校企合作宣传,对参与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欣斌  
产教融合既是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实现路径,也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教育的"双高计划"已经启动,如何以改革为驱动,建设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是摆在高职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阐述了"双高计划"的逻辑理路,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学校以特色产业学院为平台,校企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的双元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锋  
针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问题,运用综合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及其创造力四要素关系和SECI知识螺旋模型,提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应当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的观点,而且必须依托高端技术及产品开发的本科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校-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才能真正形成高新技术研发落地、企业产品增加获利空间、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利益共同体和共生关系链,从根本上扭转高职校企合作难以深化的被动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