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
2023(1395)
2022(1063)
2021(926)
2020(774)
2019(1748)
2018(1654)
2017(2996)
2016(1393)
2015(1557)
2014(1675)
2013(1560)
2012(1239)
2011(1019)
2010(1119)
2009(1012)
2008(1075)
2007(964)
2006(815)
2005(650)
作者
(4101)
(3386)
(3383)
(3052)
(2199)
(1580)
(1488)
(1255)
(1239)
(1187)
(1168)
(1147)
(1146)
(1070)
(1061)
(1050)
(1045)
(969)
(930)
(886)
(843)
(827)
(785)
(781)
(779)
(760)
(724)
(697)
(673)
(668)
学科
(16788)
企业(16788)
(15424)
管理(13079)
技术(8616)
技术管理(7592)
(6417)
经济(6413)
方法(3497)
业经(3334)
(2543)
(2427)
经营(2320)
数学(2299)
数学方法(2284)
(2166)
财务(2166)
财务管理(2166)
(2086)
企业财务(2056)
决策(1954)
企业经济(1872)
理论(1832)
计划(1830)
(1729)
人事(1400)
人事管理(1400)
(1395)
(1378)
中小(1376)
机构
学院(23344)
大学(21550)
管理(12562)
理学(11186)
理学院(11124)
管理学(11070)
管理学院(11018)
(9950)
经济(9806)
研究(4674)
(4153)
(3888)
商学(3841)
商学院(3795)
中国(3668)
财经(3516)
(3412)
(3167)
经济管理(3127)
工商(2915)
(2780)
技术(2743)
经济学(2659)
财经大学(2610)
职业(2522)
理工(2464)
业大(2438)
经济学院(2390)
科学(2348)
科技(2317)
基金
项目(16432)
科学(14305)
研究(12624)
基金(12410)
(10395)
国家(10281)
科学基金(9981)
社会(8758)
社会科(8378)
社会科学(8375)
(7406)
基金项目(6869)
自然(6521)
自然科(6423)
自然科学(6422)
自然科学基金(6327)
教育(5947)
(5847)
(5716)
创新(5327)
(5001)
编号(4694)
(4582)
资助(4416)
企业(4145)
(3915)
(3883)
国家社会(3553)
重点(3536)
(3519)
期刊
(10208)
经济(10208)
管理(6282)
研究(5466)
中国(4060)
(3596)
技术(3539)
科学(2660)
科技(2417)
技术经济(2285)
教育(2173)
业经(2078)
(1789)
财经(1689)
经济研究(1574)
(1451)
财会(1412)
商业(1392)
现代(1383)
学报(1372)
大学(1279)
学学(1260)
(1252)
企业(1252)
(1233)
论坛(1233)
职业(1231)
经济管理(1214)
软科学(1154)
统计(1033)
共检索到30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胜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培养新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共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教学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组建政产学研联盟等,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新型高职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镇卿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由国资委直属的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一所高职院校,与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十分注重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办学实践的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定修  涂用军  黄玲青  
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详细阐述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内涵、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模式、形成"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实施"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思瑶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不同企业合作,学校为培养适合企业所需人才,会相应采取不同的组班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各有优势。为了不断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需要优化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融入实践,加大实践,规范实践,优化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慷慨  曹照洁  
"互联网+"行动推动了各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同普通高校因应跨界人才的时代需求而广泛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样。"互联网+"职业教育在产业重构升级、社会多元协同、资源配置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等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保证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品"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和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智力资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江  杨永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也应与时俱进。文章探索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能够激发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使校企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怀勇  马琴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探索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服务区域发展;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服务意识,突出企业与院校的"双主体"地位:重视平台建设,以项目促合作,改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条件:加强内涵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敏  于丽静  王海峰  
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错位"和校企合作融合度低等实际问题,重点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的专业特色方向选择、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技能标准化与标准技能化协同育人路径、校企一体化"多维协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中职—高校—企业共同育人的"六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与企业及高校共同建设的"三方"协同创新基地的优势,实施"六个协同":培养标准协同制订、课程资源协同开发、师资队伍协同培育、实践基地协同建设、企业文化协同融合、就业服务协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震  王本亮  
探寻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关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在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先后历经了"三化""四共五衔接""三式一型"及"产学研创"四维一体的四个阶段,凸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式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凯  黄亚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以"股份制"为前提,以"机制共创""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崇勋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原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积极协同政府、企业,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路径,加强协同平台建设,实现校政企三方的合作与互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继续教育等一体化发展。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育人环境,改进育人用人理念,建构创新创业人才"校政企协同"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启田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以应用技术研究为先导,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整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等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多方共赢,提高了办学效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师承瑞  
如何办好高职院校是摆在全国近1300所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研究。教育部虽有明确要求,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要从当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此,从创新高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闵富红  吕晏旻  田恩刚  
从国内外已有的校企联合培养经验出发,整合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及南瑞集团公司的优质资源,针对南瑞学院电气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提出落实"双师型"培养模式、丰富专业培养方案、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及优化奖惩体系等4项具体举措。构建"培养学生、助力企业、解决就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