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3)
- 2023(17627)
- 2022(14213)
- 2021(12926)
- 2020(10565)
- 2019(23688)
- 2018(23259)
- 2017(43584)
- 2016(23781)
- 2015(26653)
- 2014(26782)
- 2013(25567)
- 2012(23203)
- 2011(20733)
- 2010(20848)
- 2009(19118)
- 2008(18567)
- 2007(16414)
- 2006(14613)
- 2005(13314)
- 学科
- 济(121402)
- 经济(121293)
- 业(85422)
- 企(82212)
- 企业(82212)
- 管理(81435)
- 方法(51143)
- 数学(42437)
- 数学方法(42014)
- 业经(32047)
- 财(31678)
- 中国(31672)
- 农(24050)
- 地方(23493)
- 务(22964)
- 财务(22919)
- 财务管理(22886)
- 企业财务(21809)
- 理论(21012)
- 教育(20745)
- 技术(19490)
- 制(18688)
- 学(18347)
- 和(17788)
- 贸(17129)
- 贸易(17120)
- 易(16600)
- 农业(16593)
- 划(16588)
- 策(16079)
- 机构
- 大学(338273)
- 学院(337609)
- 济(147925)
- 经济(145270)
- 管理(134315)
- 理学(116138)
- 理学院(114999)
- 管理学(113288)
- 管理学院(112606)
- 研究(107144)
- 中国(78110)
- 京(69563)
- 财(67259)
- 科学(58105)
- 财经(54353)
- 江(51001)
- 所(49753)
- 经(49385)
- 范(48905)
- 中心(48845)
- 师范(48576)
- 经济学(47034)
- 研究所(44627)
- 北京(43561)
- 经济学院(42226)
- 业大(40785)
- 财经大学(40256)
- 州(39809)
- 师范大学(39599)
- 农(38982)
- 基金
- 项目(220546)
- 科学(179604)
- 研究(170077)
- 基金(162353)
- 家(137309)
- 国家(136031)
- 科学基金(121117)
- 社会(112561)
- 社会科(106802)
- 社会科学(106776)
- 省(86371)
- 教育(84731)
- 基金项目(84673)
- 自然(74407)
- 自然科(72849)
- 自然科学(72836)
- 划(72454)
- 自然科学基金(71593)
- 编号(69611)
- 资助(65218)
- 成果(56854)
- 部(50810)
- 重点(49905)
- 课题(49225)
- 发(48313)
- 创(47581)
- 国家社会(46886)
- 教育部(46066)
- 人文(44608)
- 创新(44161)
- 期刊
- 济(164540)
- 经济(164540)
- 研究(107709)
- 中国(66470)
- 教育(57146)
- 财(55909)
- 管理(55605)
- 科学(40559)
- 学报(39680)
- 技术(36659)
- 农(33716)
- 大学(33647)
- 学学(30523)
- 财经(28773)
- 融(28238)
- 金融(28238)
- 经济研究(27422)
- 业经(25453)
- 经(24878)
- 农业(22861)
- 问题(20918)
- 技术经济(19490)
- 统计(17178)
- 贸(16651)
- 策(16114)
- 商业(15866)
- 职业(15723)
- 财会(15423)
- 现代(15240)
- 世界(14428)
共检索到506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方
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线教育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并结合目标分析法研究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机制、在线教育经济的发展逻辑,指出两者之间的关联元素。然后,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在线教育经济之间的互相作用原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运用与实践,对在线教育功能与服务提出更多的需求,刺激着在线教育经济发展,而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为校企协同提供良好的教育媒介与技术资源,并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对在线教育经济的助力机制,提出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的新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顾理澜 李刚 张生 辛涛 康丽颖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式交叠影响方能取得整体育人的效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双减的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得到广泛关注,协同目标逐渐回归育人,传统样态迫切需要更新,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诸多新样态。但是,家校社协同育人仍然存在协同目标不一致,协同主体缺失,协同资源分散且缺乏流动,协同过程低频率、单向度与缺深度等问题。数字化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了重要契机,可以通过促进深度互联、加强资源的明晰共享、形成协同治理的线上平台、推动泛在学习赋能协同育人。政府作为元治理者,需要明确各方职权范围,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搭建协同育人线上平台,提供相关培训和开展评估,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数字化转型,并关注协同过程中可能的“数字鸿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煜华 向子威 胡瑶瑛 张悦
为了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本文以先进制造企业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汇总的案例材料进行扎根分析,利用乔亚方法呈现数据结构,结合整理归纳出的二阶主题与聚合构念搭建了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企业与消费者存在协同演化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协同阶段、两条演化主线,企业的数字化动作以及消费者数据在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消费者和企业协同演化过程在逐步朝着价值共创和智能制造演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茂庆 周驰亮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加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的逻辑旨归在于培养乡村儿童正当性的价值判断,培养乡村儿童主体性的价值理性以及形塑乡村儿童规范性的行为自觉。家校社融合的教育场域能够发挥文化赋能的重要作用,增进乡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认同感。家庭文化赋予乡村儿童最初的情感力量和自我意识,学校文化促进乡村儿童爱国意识和思想品德的良性培养,乡村文化是深化乡村儿童乡土情结和价值体认的精神纽带。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应坚持提升价值认知的协同育人导向,实施情理共融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有机互动的协同育人生态,强化主体性情感认知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耦合,促进乡村儿童价值信念的生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惠珊 刘亚磊 张路
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内容,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城轨专业群被列为北京市教委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基于首都轨道交通行业优势,城市轨道专业群明确了以培养安全意识、团队协作、服务意识、专业能力和智慧地铁导向的“STSPS”建设内涵,确立了专业群长远发展目标,深耕校企合作平台,重塑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基地,践行“三教改革”,创办系列职业素养活动平台等,迈向了提质、培优、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城轨专业群 校企协同 人才培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焦立涛 梁忠环
本文以青岛黄海学院网上创业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商贸类专业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从校企共建育人平台,校企延伸育人环节,校企共建"双师"队伍,校企共同实施项目育人四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
协同 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俊晖 黄小东 蔡丽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协且同、融且合、合且优”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即完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能型社会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卜尚聪 马莉萍 哈巍
基于同步在线教学大数据开展过程性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在线教学质量,还能为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的研究借鉴。使用中国某研究型大学385门同步直播课程的357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同步在线教学平台实时记录的大数据、学校行政管理数据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全面刻画了同步在线课程中大学生的三种出勤特征,从学生参与视角对同步在线课程质量进行过程性评价。研究发现:同步在线课程中学生的过程性参与亟需关注,整节课缺勤、部分缺勤均随课程推进而逐渐上升,隐性缺勤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男生、农村学生、成绩较差及大四学生的缺勤比例更高且上升更快,必修课、班级规模大、互动水平低、没有出勤考核要求的课程中学生缺勤更加严重;进一步的回归结果表明,班级规模、学分数、课程类型、上课时间、考核方式等课程管理制度,以及课堂互动水平、目标清晰度等教学设计因素对抑制缺勤、提升在线课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长帅 苏迎娟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多驱动要素联动调控,厘清各系统要素的因果反馈回路,文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工业绿色转型驱动要素的动态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物质资本与技术资本对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最佳协同驱动效应,且具有内在耦合关系;数字经济、能源结构、环境政策、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要素均能显著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但人口要素的缓慢增长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抑制效应;与单要素驱动相比,多要素协同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拉升作用最为明显。多要素协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使各独立要素形成耦合共同体,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鹏飞 曾仙乐 黄河 陈光荣
校企协同海外办学是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一种全新模式,它的构建方式包括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多模式育人、打造品牌等方面。这种模式具有可复制与可推广性,有助于加快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旖旎 买琳燕 刘科江
校企协同育人是"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提出的重大要求。通过对校企协同育人现状的审视,发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协同育人的长效发展,如缺乏利益主体间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多层次、系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缺乏先进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等。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因地制宜型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把握新技术型校企精准育人模式以及具有"国际范"的协同育人模式等。未来应建立校企协同网络公共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协同育人等以创新培养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峰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东部沿海地区优良港口众多,本文以我国30个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协同研究提供了不同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引入GDP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两者之间不同程度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引入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后发现,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建设投资完成额的序参量,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物流建设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晏涵 韦林利 尹萍
文章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为例,从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岗位分析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采用SWOT的分析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分析了专业的优势和劣势,为进一步研究校企协同育人的DNA模式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校企协同育人 国土测绘与规划 专业优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巴曙松 何雅婷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机制的支撑。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信用管理数字化是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建设、应对信用监管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企业经营能力、提升信用管控能力的迫切需要。在信用管理数字化过程中,企业面临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信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信用管理沟通机制、信息化发展滞后、数字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建议企业信用管理数字化实施“一三五步走”发展战略,即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数字化信用管理机制,达到全业务覆盖、全链条控制、全过程跟踪,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闭环管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艳红
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求职业教育在线教学重塑更为开放性、多样性、建构性的职业教育形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脱离了实践现场的在线教学极易产生异化、物化、浅化、简化的潜在风险。深刻反思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内在风险,探索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未来路向,以既反映职业教育与技术融合,又彰显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与社会文化、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结合的方式去转化和应对其内在风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重塑数字化教学理念;建立在线教学人文关怀,重构数字化教学关系;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重造数字化教学流程;优化在线教学评价,重铸数字化教学质量等举措予以应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在线教学 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