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9)
- 2023(9800)
- 2022(8016)
- 2021(7093)
- 2020(5981)
- 2019(13040)
- 2018(12850)
- 2017(24037)
- 2016(13102)
- 2015(14715)
- 2014(14969)
- 2013(14594)
- 2012(13142)
- 2011(11553)
- 2010(11876)
- 2009(11411)
- 2008(11900)
- 2007(10963)
- 2006(9764)
- 2005(9225)
- 学科
- 企(76303)
- 企业(76303)
- 业(72580)
- 管理(66944)
- 济(55991)
- 经济(55876)
- 财(25939)
- 方法(23902)
- 业经(21995)
- 务(20068)
- 财务(20043)
- 财务管理(20021)
- 技术(19518)
- 企业财务(19032)
- 制(17289)
- 数学(16033)
- 数学方法(15901)
- 划(13453)
- 体(13036)
- 理论(12915)
- 中国(12727)
- 技术管理(12618)
- 和(12473)
- 企业经济(12229)
- 策(11934)
- 体制(11682)
- 经营(11031)
- 农(10815)
- 贸(9418)
- 贸易(9413)
- 机构
- 学院(196471)
- 大学(192144)
- 济(83085)
- 管理(82128)
- 经济(81455)
- 理学(69734)
- 理学院(69139)
- 管理学(68415)
- 管理学院(68020)
- 研究(58391)
- 中国(47115)
- 财(44058)
- 京(39659)
- 财经(33707)
- 江(31906)
- 科学(31889)
- 经(30329)
- 所(28161)
- 中心(27189)
- 经济学(25171)
- 财经大学(24721)
- 研究所(24668)
- 北京(24604)
- 州(24508)
- 业大(24211)
- 商学(24153)
- 商学院(23936)
- 农(23527)
- 经济学院(22646)
- 技术(21693)
- 基金
- 项目(124581)
- 科学(100842)
- 研究(94780)
- 基金(92065)
- 家(78199)
- 国家(77474)
- 科学基金(69297)
- 社会(62710)
- 社会科(59617)
- 社会科学(59600)
- 省(49775)
- 基金项目(48387)
- 教育(43915)
- 自然(43136)
- 自然科(42197)
- 自然科学(42187)
- 自然科学基金(41507)
- 划(40546)
- 编号(37818)
- 资助(36292)
- 成果(30558)
- 制(30510)
- 创(29187)
- 部(28091)
- 重点(27770)
- 创新(27223)
- 业(26987)
- 国家社会(26326)
- 课题(26246)
- 发(25706)
共检索到304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赵玮
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平台。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技术技能的积累、传承和创新,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博弈分析法寻求校企协同中各方的共同利益源,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嗷静海
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助推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最终满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法,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基于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实现路径,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米
技术技能积累缓慢、效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客户需求及技术发展快速更迭的当下,企业或职业院校各自为营的单通道型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已尽显疲态,构建一个政企校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实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多方联动,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本文以德国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为借鉴,结合国内现实情况,从顶层设计、多重激励、立法保障等多个维度出发立体设计政企校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各方有利资源,促进职业人才本身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杨博
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助于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功能,发挥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总体目标,从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的发展现状与主要瓶颈入手,立体构建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政府与行业组织为辅"四位一体"的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实现路径,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个案,探讨建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平台、企业将职业院校纳入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体系、校企协同开发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实现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麟 方颖 林海波
文章从技术技能积累的四个维度和现状入手,深入探究了高职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建设路径,包括面向区域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高职教师搭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能力蓄积平台、面向高职学生搭建技术技能学习和实战平台等,同时还提出了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多指标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霄红
企业大学是企业为技术技能的积累和推广应用而建立的创新联合体,国内外一些行业的标杆企业借助企业大学实现了技术技能的积累,并快速高效地实现了新技术技能在整个企业的扩散和应用。目前企业大学呈现出技术技能积累与扩散模型、技术技能积累的总体框架和"个人、组织、社会"三层次技术技能积累途径模式。对标企业大学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型,职业院校要真正成为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载体,必须校企协同,准定位、优体系、强能力,创新技术技能积累的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
校企协同 技术技能积累 企业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云飞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构建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一要加强政府主导,营造气氛,优化环境,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战略意识;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与执行监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资源,牵线搭桥,支持校企深度融合;改革管理体制,搭建职业教育产业技术转化与推广平台。二要深化职业院校自身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机制构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怡乐 陈亚
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关键词:
资本积累 金融化 利润率 技术 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校企协同是高职院校构建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区域技术技能积累力的首要途径和主要实践形式。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对湖南省54所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比例、高职院校企业合作数量和所属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这5种校企协同形式对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影响度。结果表明:个人层面的技能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基础,组织层面的管理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关键,建议高职院校要扎根区域产业发展的土壤,构建产业层面的战略协同,整体提升技术技能积累的长效性,从而实现跟随产业发展到引领产业发展的转型。
关键词:
校企协同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力 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激发等需求推动了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转型与创新。政府协同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企业技术技能标准的互动式架构、学校支撑人力资源的合作化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转型的实践路径。从外显社会功能的维度来理解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技术技能积累职能,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日臻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红霞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成功育人模式,在国内已深入探索应用近二十年。本文通过辨析校企协同概念,剖析校企协同的现状表现及问题症结,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兼顾多方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真正形成因需制宜、资源共享、亮点凸显、深度融合的校企协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应用型人才 人才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小刚
高职技术服务既是贯彻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目前,高职技术服务仍存在技术积累力量不足、内容单一、缺少协同等客观问题。因此,要通过淡化技术边界、弱化技能壁垒、深化服务融合、强化资源互通等"协同积累"路径,实现高职技术服务的内部循环和内外协同。
关键词:
技术服务 协同积累 高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俊晖 黄小东 蔡丽
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协且同、融且合、合且优”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即完善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技能型社会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要勤
文章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企业、学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发现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过程中存在校企方在合作中的定位缺乏明确性、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缺乏激励合作的机制以及合作制度不健全、监督评价体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发挥服务功能,办出专业特色;企业发挥引领功能,参与教学评价;校企建立联动合作信息平台,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实现共赢。
关键词:
日语人才 校企合作 培养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产教融合下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涵盖产教有效融合"、双师型"教师培养、新型学徒制实施、社区教育、评价监督、信息沟通等各方面。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正在上下求索的实践探索中。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协同 育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