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07)
- 2023(21660)
- 2022(18611)
- 2021(17249)
- 2020(14693)
- 2019(33651)
- 2018(32805)
- 2017(60827)
- 2016(34001)
- 2015(38435)
- 2014(38708)
- 2013(37988)
- 2012(35207)
- 2011(31540)
- 2010(31399)
- 2009(28963)
- 2008(28971)
- 2007(25456)
- 2006(21982)
- 2005(19502)
- 学科
- 济(135594)
- 经济(135438)
- 业(108780)
- 管理(106779)
- 企(98439)
- 企业(98439)
- 方法(64612)
- 数学(53845)
- 数学方法(53159)
- 财(40263)
- 业经(35296)
- 农(35112)
- 中国(35094)
- 学(29774)
- 务(28044)
- 财务(27958)
- 财务管理(27909)
- 地方(27040)
- 企业财务(26490)
- 贸(25949)
- 贸易(25935)
- 技术(25828)
- 易(25213)
- 理论(24966)
- 制(24325)
- 农业(23742)
- 和(23108)
- 划(20735)
- 环境(20422)
- 银(18824)
- 机构
- 学院(487020)
- 大学(480938)
- 管理(188974)
- 济(188127)
- 经济(183982)
- 理学(163244)
- 理学院(161379)
- 研究(161231)
- 管理学(158259)
- 管理学院(157403)
- 中国(119870)
- 科学(104760)
- 京(102524)
- 农(87729)
- 财(86764)
- 所(83303)
- 业大(78289)
- 研究所(76065)
- 中心(74163)
- 江(73509)
- 农业(69495)
- 财经(69256)
- 北京(63969)
- 经(62913)
- 范(62277)
- 师范(61499)
- 州(58894)
- 院(58623)
- 技术(58330)
- 经济学(55845)
- 基金
- 项目(333173)
- 科学(259770)
- 基金(239020)
- 研究(236279)
- 家(211556)
- 国家(209760)
- 科学基金(178842)
- 社会(145787)
- 社会科(138082)
- 社会科学(138039)
- 省(134046)
- 基金项目(126773)
- 自然(120274)
- 自然科(117517)
- 自然科学(117479)
- 自然科学基金(115367)
- 划(112310)
- 教育(110772)
- 资助(99117)
- 编号(96656)
- 成果(76643)
- 重点(75800)
- 部(71733)
- 发(70657)
- 创(69752)
- 课题(67481)
- 创新(65115)
- 科研(64743)
- 计划(63093)
- 大学(60809)
- 期刊
- 济(202995)
- 经济(202995)
- 研究(133884)
- 中国(95569)
- 学报(86093)
- 农(77496)
- 科学(75008)
- 管理(71071)
- 财(70371)
- 大学(63471)
- 学学(60024)
- 教育(56037)
- 农业(53187)
- 技术(47579)
- 融(37099)
- 金融(37099)
- 业经(33827)
- 财经(33790)
- 经济研究(32281)
- 业(30419)
- 经(28975)
- 问题(26193)
- 技术经济(25281)
- 版(24733)
- 科技(24367)
- 图书(24270)
- 统计(22809)
- 业大(22115)
- 理论(21864)
- 资源(21725)
共检索到71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校企协同是高职院校构建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区域技术技能积累力的首要途径和主要实践形式。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对湖南省54所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力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比例、高职院校企业合作数量和所属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这5种校企协同形式对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影响度。结果表明:个人层面的技能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基础,组织层面的管理协同是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关键,建议高职院校要扎根区域产业发展的土壤,构建产业层面的战略协同,整体提升技术技能积累的长效性,从而实现跟随产业发展到引领产业发展的转型。
关键词:
校企协同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力 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麟 方颖 林海波
文章从技术技能积累的四个维度和现状入手,深入探究了高职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建设路径,包括面向区域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高职教师搭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能力蓄积平台、面向高职学生搭建技术技能学习和实战平台等,同时还提出了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多指标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王晓阳
从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系、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内涵与功能、技术技能积累体制机制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平台与路径四个方面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脉络和方向。经梳理发现,由于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耦合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日益得到学者关注和重视,但缺少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自组织学习动力机制、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关系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评价体系等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虹
承担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并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文章以专业素质为切入点,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三个维度分析在技术技能积累视域下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与培养途径,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
技术技能积累 高职教师 专业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嗷静海
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助推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最终满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法,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设计基于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实现路径,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霄红
企业大学是企业为技术技能的积累和推广应用而建立的创新联合体,国内外一些行业的标杆企业借助企业大学实现了技术技能的积累,并快速高效地实现了新技术技能在整个企业的扩散和应用。目前企业大学呈现出技术技能积累与扩散模型、技术技能积累的总体框架和"个人、组织、社会"三层次技术技能积累途径模式。对标企业大学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型,职业院校要真正成为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载体,必须校企协同,准定位、优体系、强能力,创新技术技能积累的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
校企协同 技术技能积累 企业大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兰华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激励需求由个人发展、直接报酬、间接报酬、尊重认可、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等6个因子构成,高职院校目前的激励水平与青年教师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不同人口特征群体对激励因素重要性评价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影响。针对此,高职院校应制订和完善各种激励政策,建立系统激励体系,正确认识和实施物质激励,加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激励的针对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阙庆华 禹明华
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其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除了掌握职业技能外,高职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软实力"对其实现全面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不断创新的高职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对学生"软实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增强高职学生"软实力"培育质量,就要从教学理念、采用模式、课程设计等高职教学改革方面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软实力” 培育质量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方红 朱苏 徐安林 徐晴 韩冰
基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历史连续性、职业教育性、路径依赖性等特点,探索实践由"平台、项目、技术、资源"四要素构成的高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提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路径:一要准确定位,在多方政策支持与保障下确立技术技能积累方向;二要优化合作项目,搭建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三要积累关键技术,反哺教学,形成技术技能积累的良性循环;四是要重视产业文化的传承与本土化,深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底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王晓阳
基于高职教育产教跨界视角阐释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与特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主要包括:校企协同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实践形式;内生性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反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提升社会服务力是技术技能积累的目的;个人技术技能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最基本的内在动力和最活跃要素;专业建设是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石和支撑平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具有校企协同性、专业依赖性、职业教育性、过程渐进性、技术创新性和产业文化性六大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秦 李慧凤 赵玮
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平台。基于校企协同的方式实现技术技能积累,有助于技术技能的积累、传承和创新,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技术创新、引进和改造的同步提高。面对我国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存在的校企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职业院校参与程度不够、参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采用博弈分析法寻求校企协同中各方的共同利益源,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效益评价机制以及反馈提高机制四个维度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深层次展开,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米
技术技能积累缓慢、效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客户需求及技术发展快速更迭的当下,企业或职业院校各自为营的单通道型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已尽显疲态,构建一个政企校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实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的多方联动,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本文以德国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为借鉴,结合国内现实情况,从顶层设计、多重激励、立法保障等多个维度出发立体设计政企校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构建,旨在充分调动各方有利资源,促进职业人才本身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文洁
湖南省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短、规模较小,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校企合作形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实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教师与企业的多方合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海滨 姜璐 董维春
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5所农林院校2016—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农林院校存有人才办学规模偏大、生师比过高、教学资源差异较大、教学条件较为紧张、工学专业成为农林院校的办学主体等情况。农林院校办学存有的系列问题尤其是培养过程与专业建设折射出农林院校综合化转型、非农学专业特色不足两个核心问题。农林院校秉承了农林教育的特色,但在培养目标、培养特色方面,有待进一步彰显。
关键词:
农林院校 办学特色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菊霞 刘亚西 祝蕾
基于对全国1298所高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的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走出去"牵头主体以院校立足办学优势自主探索为主,"走出去"实践形式以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短期培训及传统文化交流为主,"走出去"区域集中于俄罗斯、南亚、东盟及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出去"专业以第三产业为主,"走出去"的高职院校集中于境内沿线省份及示范(骨干)院校。面对企业"走出去"势头强、人力资源需求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匹配度低及部分国家教育不发达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外部需求,高职教育"走出去"需政校企多方联合建立校企协同"走出去"机制,对接需求促进专业精准"走出去",通过境外办学促进横向拓展与纵深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走出去” 实践 动力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15年湖南省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大数据报告
湖南省“五化”协同发展评价及对策
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实现路径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高铁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基于2005—2019年湖南省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基于湖南省2010—2021年的数据分析
湖南省2017年“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年主题研讨会综述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情况调查——以湖南省高职院校为样本
湖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弘扬职业精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
人力资本积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5年数据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