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9)
- 2023(14188)
- 2022(12135)
- 2021(11282)
- 2020(9599)
- 2019(21998)
- 2018(21832)
- 2017(41618)
- 2016(22934)
- 2015(25830)
- 2014(25917)
- 2013(25492)
- 2012(23150)
- 2011(20533)
- 2010(20489)
- 2009(18817)
- 2008(18721)
- 2007(16305)
- 2006(14284)
- 2005(12672)
- 学科
- 济(95139)
- 经济(95027)
- 业(88769)
- 企(86253)
- 企业(86253)
- 管理(82644)
- 方法(48100)
- 数学(38699)
- 数学方法(38123)
- 财(28820)
- 业经(27792)
- 技术(22408)
- 务(22279)
- 财务(22204)
- 财务管理(22184)
- 农(21754)
- 中国(21681)
- 企业财务(21071)
- 理论(20861)
- 和(18064)
- 学(17671)
- 地方(16625)
- 划(16583)
- 制(16320)
- 贸(15708)
- 贸易(15701)
- 易(15288)
- 农业(14919)
- 策(14354)
- 环境(13956)
- 机构
- 学院(326674)
- 大学(324578)
- 管理(136988)
- 济(126881)
- 经济(124156)
- 理学(118951)
- 理学院(117713)
- 管理学(115578)
- 管理学院(114964)
- 研究(100749)
- 中国(74896)
- 京(68846)
- 科学(63045)
- 财(57323)
- 所(49761)
- 业大(48429)
- 江(48330)
- 农(48128)
- 财经(46661)
- 中心(46141)
- 研究所(45291)
- 北京(43330)
- 经(42381)
- 范(41696)
- 师范(41331)
- 州(39163)
- 农业(37475)
- 技术(37039)
- 院(36851)
- 经济学(36843)
- 基金
- 项目(224982)
- 科学(178050)
- 研究(165786)
- 基金(162866)
- 家(140938)
- 国家(139658)
- 科学基金(121954)
- 社会(103168)
- 社会科(97804)
- 社会科学(97777)
- 省(89785)
- 基金项目(86457)
- 自然(80564)
- 自然科(78784)
- 自然科学(78769)
- 教育(78004)
- 自然科学基金(77338)
- 划(74680)
- 编号(68306)
- 资助(67721)
- 成果(54161)
- 重点(49877)
- 部(49227)
- 创(48737)
- 课题(46855)
- 发(46779)
- 创新(45218)
- 项目编号(43010)
- 科研(42822)
- 教育部(42660)
- 期刊
- 济(136895)
- 经济(136895)
- 研究(91590)
- 中国(61968)
- 管理(54697)
- 学报(48838)
- 财(46377)
- 科学(46021)
- 农(41871)
- 教育(41231)
- 大学(37324)
- 学学(35099)
- 技术(34914)
- 农业(29321)
- 融(23227)
- 金融(23227)
- 业经(22747)
- 财经(22693)
- 经济研究(20833)
- 经(19383)
- 技术经济(19334)
- 业(17177)
- 问题(17141)
- 科技(17133)
- 图书(16787)
- 统计(15473)
- 理论(15311)
- 现代(15227)
- 财会(14857)
- 策(14670)
共检索到471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要勤
文章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企业、学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发现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过程中存在校企方在合作中的定位缺乏明确性、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缺乏激励合作的机制以及合作制度不健全、监督评价体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发挥服务功能,办出专业特色;企业发挥引领功能,参与教学评价;校企建立联动合作信息平台,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实现共赢。
关键词:
日语人才 校企合作 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花树洋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育阶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东梅 迟恩宇
社会基础产业全面互联网化对网络安全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基于社会对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建了校企融合协同培养网络安全类人才的运行机制,通过构建"5331"项目化课程体系,推行项目实战导师制教学,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育人过程的竞赛与实训相融、课程与认证相通,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海燕 吉文林 沈璐 刘俊栋
畜牧业的新变革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合理供给。运用问卷调查、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畜牧业类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状况和现实困境。在探寻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政策支持,营造校企共育社会环境;加大专业共建,构建与畜牧产业链衔接专业群;发挥联盟优势,校企共推畜牧业类人才培养改革;完善评估机制,健全畜牧业类专业评价体系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校企协同 畜牧业类 技术技能人才 供给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桑玉军 宋作忠 周广林 谭平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深入开展,畅通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渠道。通过校企协同平台,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印发后,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红霞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成功育人模式,在国内已深入探索应用近二十年。本文通过辨析校企协同概念,剖析校企协同的现状表现及问题症结,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平台,兼顾多方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真正形成因需制宜、资源共享、亮点凸显、深度融合的校企协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应用型人才 人才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翔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不仅需要掌握理论及管理知识的高级运营管理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熟练一线技术操作,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教结合,增强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 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包兴先
校企合作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量分标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模糊层次分析,应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实例验证,所得结果证实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仲华 刘晓萍
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践证明,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发挥技能型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并没有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误入了"为教育而教育"的歧途。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技能型人才 需求规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坤 卢红学
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纠正狭隘专业化倾向,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洪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大量拔尖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高校,自实施"卓越计划"以来,不断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分类中的两个不同类型,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属于介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其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培养高技能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依靠正在逐步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层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该获取的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江 杨永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也应与时俱进。文章探索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能够激发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使校企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闵富红 吕晏旻 田恩刚
从国内外已有的校企联合培养经验出发,整合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及南瑞集团公司的优质资源,针对南瑞学院电气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提出落实"双师型"培养模式、丰富专业培养方案、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及优化奖惩体系等4项具体举措。构建"培养学生、助力企业、解决就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电气类专业 联合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雪松 郑雅萍
当前,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使得高校毕业生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不适应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根据协同教育理论的假说,高校和企业因"需求缺口"的存在,需要以"协同教育"缔结战略联盟来填补"需求缺口"。构建高等教育校企协同教育培养模式,是高校培养职业适应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协同教育 校企联盟 职业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