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0)
- 2023(8188)
- 2022(6890)
- 2021(6219)
- 2020(5358)
- 2019(11145)
- 2018(10546)
- 2017(19386)
- 2016(11099)
- 2015(12107)
- 2014(11593)
- 2013(11427)
- 2012(10406)
- 2011(9485)
- 2010(9490)
- 2009(8684)
- 2008(8692)
- 2007(7589)
- 2006(6639)
- 2005(5703)
- 学科
- 济(41128)
- 经济(41076)
- 业(28622)
- 管理(28493)
- 企(22514)
- 企业(22514)
- 方法(19691)
- 数学(17268)
- 数学方法(17074)
- 学(13951)
- 农(12181)
- 中国(10514)
- 财(10246)
- 贸(9895)
- 贸易(9889)
- 业经(9877)
- 易(9632)
- 农业(8436)
- 环境(7381)
- 地方(7008)
- 制(6905)
- 技术(6836)
- 银(6206)
- 务(6192)
- 财务(6188)
- 财务管理(6180)
- 银行(6147)
- 理论(6145)
- 划(6107)
- 企业财务(5905)
- 机构
- 大学(166760)
- 学院(164839)
- 研究(62023)
- 济(61672)
- 经济(60556)
- 管理(58070)
- 理学(51851)
- 理学院(51066)
- 管理学(49858)
- 管理学院(49597)
- 科学(45698)
- 农(44773)
- 中国(43346)
- 农业(36296)
- 业大(35123)
- 京(34961)
- 所(34751)
- 研究所(32851)
- 中心(26911)
- 财(26123)
- 江(24441)
- 农业大学(24360)
- 院(22106)
- 财经(21855)
- 范(21563)
- 师范(21109)
- 室(21066)
- 北京(20855)
- 省(20836)
- 科学院(20468)
- 基金
- 项目(123885)
- 科学(96075)
- 基金(91459)
- 家(85941)
- 国家(85283)
- 研究(77174)
- 科学基金(70369)
- 自然(50176)
- 社会(49458)
- 基金项目(49166)
- 自然科(49066)
- 自然科学(49040)
- 省(48883)
- 自然科学基金(48203)
- 社会科(46925)
- 社会科学(46912)
- 划(42910)
- 资助(36291)
- 教育(35213)
- 重点(29351)
- 计划(27986)
- 编号(27531)
- 发(26260)
- 部(26254)
- 创(25946)
- 科技(25393)
- 科研(25238)
- 创新(24421)
- 业(23464)
- 专项(21429)
共检索到22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克荣 周而勋 姜爱萍 成桂英
dsRNA in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could be transmitted to progeny through conidia with varying efficiency in culture.Both light and prolonging cultural time could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but the effect of light was more efficient.No dsRNA segments were found to be loss after 30 generation...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而勋 王克荣 陆家云
研究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弱毒力现象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弱毒力菌株防治栗疫病,为此必须更多地了解弱毒力菌株的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性状以及环境因素对弱毒力菌株扩散的影响等。研究表明,栗疫病菌的弱毒力菌株与毒力菌株在许多生物学性状上均存在差异,如菌落形态、菌落颜色、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等。目前,两类菌株在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试图通过研究毒力和弱毒力菌株对高温和紫外线的耐受力以及对化学试剂的敏感性,了解其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华朝晖 林少波 兰春能 许利强 乔广行 邓清超 燕娜娜 王克荣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含病毒菌株与具单个vic基因座位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10 d后调查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结果表明,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在1个vic座位上的基因不同通常会降低病毒的传递率,在vic-Cc座位上基因差异菌株间的病毒平均传递率为85.93%,而在vic-Dd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病毒的平均传递率仅为10.30%,在vic-Aa、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病毒平均传递率分别为4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璐丹 陈凯 习丙文 谢骏
为探讨中草药单体秦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生长和毒力的影响,实验测定了秦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生物膜以及脂肪酶活性、运动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性等毒力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秦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MIC为128μg/mL;秦皮素浓度大于16μg/mL时,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P 0.05),但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蛋白酶活性(P<0.05)。秦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期望通过低浓度秦皮素实现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秦皮素 嗜水气单胞菌 抑菌作用 毒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朴春根 李永 Lee Sanghyun Kim Kyunghee Lee Seungkyu 郭民伟
为获取栗疫病生物防治的基础信息,本研究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的菌丝生长速度、分生孢子形成能力等培养特性,从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树木病理研究室保藏的60个栗疫病菌菌株中筛选了2个弱致病力菌株,进行dsRNA检测、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间的细胞融合试验。结果表明:2个弱致病力菌株(KCP-135和KCP-136)中均检测到了dsRNA,弱毒性菌株KCP-22和其他19个强毒性菌株之间的菌落形成明显的隔离带并沿着隔离带产生分生孢子,没有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而弱毒性菌株KCP-22和强毒性菌株KCP-9之间的菌落则呈现了显著的细胞融合现象,而且其细胞融合菌株的培养特性和转化dsRNA数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翠苹 翟倩倩 王想 李健
为了解对虾养殖池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2018年从山东4个地区的对虾养殖池收集分离副溶血弧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的情况。从对虾养殖池共分离副溶血弧菌50株。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对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98%、90%和86%,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10%和20%。88%的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不携带tdh基因,4%的菌株表现为trh阳性。本研究提示,对虾养殖水环境中的副溶血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副溶血弧菌的病原学监测,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对虾养殖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向阳 王淑娜 周秀锦 方维焕
为了调查浙江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的分布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特征,在舟山、象山、温州三地实地采样385份,包括海水、泥土和水产品等,共分离到副溶血弧菌菌株278份,其中27株为tdh基因阳性,阳性率为9.7%,trh与ureC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22.3%与11.8%,提示浙江沿海地区广泛存在着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污染。将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tdh和trh基因进行序列测定,进化树分析发现,环境分离株中tdh基因与临床分离株中tdh基因区分为2簇,而环境分离株与临床分离株中trh基因之间却没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浙江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予清 刘孝纯
爱比菌素(Abamectin)是一种新的生物杀螨剂,是由除虫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它对久效磷抗性敏感的两组朱砂叶螨种群有很高的毒性,LC50值各为0.0038mg/L和0.0153mg/L,LC95值分别为0.0263mg/L和0.0279mg/L。用0.0288mg/L(近似LC95)的浓度处理带螨的棉叶,幼若螨在72h死亡率达90%,对卵无效;该浓度处理棉苗7天后对成螨和幼若螨无残效。用近似LC50浓度(0.0072mg/L)处理雌成螨,其残存雌螨单雌产卵量比对照减少84.8%;而其F1单雌产卵量比对照增加100%以上。
关键词:
爱比菌素,朱砂叶螨,毒力,生物学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蔺经 杨青松 李晓刚 王中华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鲍曼菌素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EC50为0.022 mg/L;Mg2+、Ca2+、Mn2+与鲍曼菌素混用,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有显著的抑菌增效作用,其中Ca2+的抑菌增效作用显著高于Mg2+和Mn2+,且Mg2+显著高于Mn2+。鲍曼菌素226~500 mg/L对采收期和贮藏期梨轮纹病防效分别为74.56%~80.67%和69.51%~75.72%,且对梨树生长安全。
关键词:
鲍曼菌素 梨轮纹病 毒力测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学红 谌金宇 钟美瑞
本文基于拓展的菲利普斯曲线,结合时空二维分析方法,实证测度2003-2015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对我国31个省市通货膨胀的传递系数,并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传递效应的时变特征,进而揭示传递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对我国通胀的传递效应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各个省份之间的空间差异明显;国际有色金属价格的传递效应随着时间而渐进变化,并在2008年第三季度前后存在一个明显的结构突变。进一步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有色金属行业投资、人民币汇率、石油价格是影响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传递的关键因素。为此,政策制定者要把握区域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应对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向我国通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超杰 黎洁 王旭 王至诚 王卫民 罗毅
皮特不动杆菌作为一种新兴的鱼源致病菌,为了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给该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防治提供技术储备,本研究选取皮特不动杆菌菌株Ap-W20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毒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Ap-W20全基因组序列总长为4 399 705 bp,GC含量为38.78%,共预测到4 230个编码序列(CDS),存在4个质粒,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CP027658–CP027662。ANI分析结果证实Ap-W20属于皮特不动杆菌,且Ap-W20与已知人源皮特不动杆菌AP_882(96.69%)和环境源皮特不动杆菌PHEA-2(96.55%)相似度较高。Ap-W20与AP_882、PHEA-2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Ap-W20中的基因岛、前噬菌体和质粒数量最多,这很可能与它们各自的分离环境和致病力有关。通过与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数据库比对,在Ap-W20全基因组中预测到286个毒力基因,主要与黏附和抗吞噬等有关。Ap-W20中还存在I、II和VI型分泌系统、多套双组分调控系统以及细菌素合成基因簇等,表明鱼源皮特不动杆菌可能存在复杂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对鱼源皮特不动杆菌全基因组进行了毒力特征分析,为该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防治奠定了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丛斌 董辉 钱海涛
以亚洲玉米螟作为供试昆虫,利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筛选高毒力菌株并对其抗逆性进行了研究。筛选获得2株对亚洲玉米螟具有高胃毒活性的共生菌菌株-X.sp.5-5B和24-6R,对其抗逆性的研究结果表明,50℃处理10min及18W紫外灯照射60min对高毒力菌株的杀虫活性无明显影响。利用生物测定对28个线虫品系的152株共生菌进行了评价,其中共生菌品系5的杀虫活性最高,而且高毒力共生菌菌株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紫外线,杀虫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杰 郭海杰 高丽婷 毛芝娟
杀香鱼假单胞菌是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致病菌,感染该菌常会导致养殖大黄鱼很高的死亡率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株NB2011编码典型的Ⅲ型分泌系统,可能是该菌重要的毒力因子,ExsA是控制此分泌系统表达的重要调控蛋白。为确认ExsA在NB2011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开发有效疫苗,实验采用双交换同源重组法构建了ExsA内部序列被卡那霉素基因替换的突变株,检测突变株与野生株对鼠巨噬细胞J774的黏附、内化和胞内增殖特性,并比较对大黄鱼的毒力变化,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人工感染后大黄鱼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伟平 宋健 陆晴 魏利民 冯书亮 杜立新
球孢白僵菌HFW-05对粉虱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为扩大该菌株的杀虫范围及明确其与常用化学农药的混用效果,测定了HFW-05菌株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及化学药剂对HFW-05菌株孢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HFW-05菌株对小菜蛾幼虫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5×107孢子/mL浓度下,HFW-05菌株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6 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76.7%,各试验浓度下对2龄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显著高于3龄幼虫。随浓度降低化学药剂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减弱,药剂对孢子的影响与菌药混用时对昆虫的毒力影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常规用量下,抑太保、三氟氯氰菊酯和辛硫磷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孢子萌发率为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调义 周智愚 王荣华 李耀国 金生振 李伟 王红权
为探究GCRV弱毒疫苗母源性免疫的草鱼母本及其子代免疫因子(IgM、C3、LSZ)表达特性及代间传递效应,采用ELISA、Rt-q PCR等方法检测了草鱼母本产前40 d接种疫苗后,母本血液、子代早期发育阶段及2月龄幼鱼3种免疫因子的蛋白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GCRV弱毒疫苗免疫的草鱼母本血液、早期胚胎及幼鱼阶段IgM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样品。子代各阶段中,28日龄的夏花样品IgM蛋白活性水平最高,而5日龄水花样品中蛋白活性最低;从受精卵发育至3日龄水花阶段,实验组样品免疫因子C3和LSZ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