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5)
2023(10615)
2022(9439)
2021(8958)
2020(7478)
2019(17320)
2018(17310)
2017(33402)
2016(18377)
2015(20412)
2014(20407)
2013(20298)
2012(18490)
2011(16576)
2010(16295)
2009(14571)
2008(14064)
2007(12055)
2006(10161)
2005(8687)
作者
(54072)
(44883)
(44384)
(42403)
(28454)
(21683)
(20182)
(17624)
(17005)
(15952)
(15383)
(15120)
(14203)
(14047)
(13896)
(13755)
(13722)
(13335)
(12719)
(12666)
(11271)
(10844)
(10813)
(10083)
(10069)
(10049)
(9963)
(9778)
(9051)
(8968)
学科
(67729)
经济(67653)
管理(50694)
(48837)
(40923)
企业(40923)
方法(33964)
数学(29386)
数学方法(29037)
(18536)
(17623)
(17134)
中国(16653)
业经(15051)
地方(13474)
理论(12160)
农业(11939)
(11838)
贸易(11834)
(11831)
技术(11616)
(11538)
(11506)
(11482)
财务(11478)
财务管理(11460)
企业财务(10919)
环境(10839)
(9830)
银行(9778)
机构
大学(257268)
学院(254903)
管理(102485)
(94083)
经济(91902)
理学(89904)
理学院(88861)
管理学(87221)
管理学院(86768)
研究(85601)
中国(60410)
科学(57642)
(54987)
(45691)
(43893)
业大(42837)
(42002)
研究所(40720)
中心(38056)
农业(36147)
(35331)
财经(34715)
北京(34511)
(33662)
师范(33293)
(31719)
(31439)
(29302)
技术(27821)
经济学(27181)
基金
项目(185496)
科学(144370)
基金(134096)
研究(131096)
(118831)
国家(117885)
科学基金(100224)
社会(80064)
社会科(75777)
社会科学(75756)
(72705)
基金项目(72309)
自然(68291)
自然科(66664)
自然科学(66645)
自然科学基金(65431)
(61881)
教育(59647)
资助(55381)
编号(52761)
成果(42170)
重点(41450)
(40117)
(38745)
(38429)
科研(36152)
课题(36074)
创新(35817)
计划(35340)
大学(34002)
期刊
(96781)
经济(96781)
研究(70544)
学报(47614)
中国(43190)
科学(41870)
(40739)
管理(35638)
大学(34861)
学学(33023)
(30362)
农业(28804)
教育(27284)
技术(20754)
(18012)
金融(18012)
财经(16103)
业经(16099)
经济研究(15236)
(14913)
图书(14315)
科技(13884)
(13541)
理论(12876)
(12839)
业大(12779)
问题(12639)
林业(12219)
实践(12087)
(12087)
共检索到351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继成  刘庆香  王广鹏  孔德军  张新忠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包括7个种,即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茅栗(CastaneaseguiniiDode.)、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Rehd.et Wils.]、日本板栗(Castanea crenataSieb.&Zucc.)、美洲板栗(Cas-tanea dentateMarsh.)、美洲榛果栗(Castanea pumilaMill.)和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Mill.)。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晓南  季丽静  王琪  
芍药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种及品种繁多,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从分子水平上系统论述了芍药属中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牡丹组与芍药组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认为:种源不同是造成芍药属遗传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在种源一致的前提下,其遗传多样性与部分形态特征尤其是花色、花型、株高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所有分子标记技术与DNA序列分析所得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形态学分类将牡丹组划分为2个亚组是完全合理的;研究者大多"重牡丹而轻芍药",使得在分子水平上对芍药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今后须综合利用多种遗传标记及序列分析手段,加快芍药属全基因组序列的开发与各种新型标记方法的探索应用。同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福花  刘先葆  徐象华  李作洲  郁香荷  吴连海  蔡礼鸿  
采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李属(PrunusL.)植物的6个分类群及其近缘种杏和欧洲稠李共8个分类群进行了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通过对11个酶系统的检测,在16个位点上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位点最多等位基因数为9,在6个分类群共发现21个稀有基因;李属植物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8个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中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多态性位点的比率(P)和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2.0、57.1%和0.42;李属植物较其它长寿木本植物种间遗传分化水平高(FST=0.156);本研究结果支持欧洲李与黑刺李的亲缘关系比与樱桃李的亲缘关系近的观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清  付燕  杨芩  罗楠  邓群仙  严娟  曾建国  阮光伦  
采用ISSR技术对41份枇杷属植物材料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共产生43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92条,占89.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23,表明枇杷属植物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特异性条带33个,但并未发现春季开花或秋冬开花的特异标记,所用ISSR标记分析枇杷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所得聚类结果表明,开花时期不能作为枇杷属植物的分类依据。相似系数0.722可将41份枇杷属植物分为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而栽培品种却不能按单一性状进行聚类。对枇杷属植物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燕红  郭海霞  段新慧  周凯  韩博  何承刚  姜华  
野豌豆属(Vicia)植物是重要的绿肥作物,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阐明遗传多样性,可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测定并分析了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种子表型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将两者结合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种子表型性状中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88%,种子长、种子厚和种脐长/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均为1.68;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豌豆属植物rDNA的5.8S区比较保守,ITS1区和ITS2区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2和37个,ITS1区变异率为29.6%高于ITS2区的17.5%,ITS单倍型多样性为0.972,核苷酸多样性为0.032 4,K2P遗传距离为0.004 4~0.561 6,种子表观聚类图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将种子表观与ITS序列特征分析相结合可作为野豌豆属植物材料鉴别区分的依据,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进  冯洁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作为复合种,青枯菌在与寄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广泛的生态和寄主适应性。Fengan和Prior提出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用以描述青枯菌种以下的遗传多样性。青枯菌种内表型特征差异的本质是其基因组较其它植物病原细菌更为复杂和更具可塑性。笔者对近期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美虹  郭孟齐  易自力  黄红梅  陈智勇  肖亮  薛帅  
为研究芒草在其重叠分布区内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来自于华东植物区系内的36份芒、五节芒、荻和南荻为材料,对8种表型性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表型性状种间差异大小依次为分蘖数、基部直径、干物质产量、花序长、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长宽比,在种内除最大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6种表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且8种表型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该区系内芒属植物表型变异系数为7.94%~76.80%,Shannon’s指数为1.27~1.78,芒草表型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芒(26.16%)、南荻(25.46%)、荻(24.49%)、五节芒(17.17%),Shannon’s指数大小依次为芒(1.74)、南荻(1.70)、五节芒(1.68)、荻(1.60);4种芒属植物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分为3类,荻为第Ⅰ类,芒和五节芒为第Ⅱ类,南荻为第Ⅲ类;在华东植物区系内,芒的株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芒的干物质产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荻的干物质产量、分蘖数和基部直径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南荻与五节芒的产量因子表型与地理因子间则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杰  徐燃  万定荣  陈雁  
采用RAPD技术对景天科景天属(Sedum)的凹叶景天、江南景天、宽叶景天、佛甲草和垂盆草等6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并初步分析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CTAB法提取各药用植物总DNA,以45条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筛选出10条随机引物很好地区分了11个试样,扩增出20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3个(83.2%)。用Popgen32计算出各种间的Nei’s(1978)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矩阵,采用UPGMA绘出了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法能有效地鉴别景天属6种药用植物,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多样性,其结果还为同属待定种鉴定提供了DNA分子水平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永红  牛西午  李素清  孙毅  
应用RAPD技术,对我国不同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片段,其中74条为多态性条带,约占总数的84.1%。30份材料聚类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Ⅰ.中间锦鸡儿材料区,Ⅱ.小叶锦鸡儿材料区,Ⅲ.柠条锦鸡儿材料区和Ⅳ.秦晋锦鸡儿材料区,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间差异不大,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秦晋锦鸡儿的亲缘关系较远,同时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范繁荣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5个天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桂木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的多态位点频率为81.08%,平均Shannon指数为0.2319,Nei指数为0.1660,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378,基因流(Nm)为0.1251。说明白桂木种群间的基因流受限严重,其遗传变异有73.78%存在于种群间,只有26.22%发生于种群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庆典  李颖  黄新芳  陈丽平  周清明  
对中国山东汉族民间在芋栽培实践中发掘遗传的变异、培育新品种、造就山东芋遗传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山东利用芋遗传资源,发展芋生产,不仅满足当地粮菜消费的需要,而且贮藏保鲜,制成加工品,成为出口创汇、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的成功内涵和植物文化.这是山东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也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选择山东为芋民族植物学研究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芋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芋栽培品种单一化,部分品种资源丢失或损失.因此,芋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应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攀  阮小凤  杨勇  赵红星  
【目的】用SSR标记分析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7个柿种或变种的48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30对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NTSYS-pc2.10e分析软件对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每对SSR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为4.9个。供试柿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97~1.000,平均为0.698,范围较大,说明柿资源种类较多、来源较广泛、遗传多样性较丰富。48份柿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6水平上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浙江柿和5个美洲柿及1个柿品种;第Ⅱ类只有2个资源,即油柿和野柿;第Ⅲ类为柿种下的大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赵宏波  李畅  陈素梅  房伟民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婧  杨琦  李钢  徐静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河口地带的耐盐植物群落,分布在南纬30°与北纬30°之间,具有盐胁迫、高矿物组成、强还原性、频繁的潮汐等特征,也使植物对营养、空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特殊生境使红树林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必然会造成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良好生物活性、独特化学结构的活性功能分子。红树属是红树林植物中分布较广泛的一个属,包括8个种,分别是红海榄、红树、红茄苳、美洲红树、Rhizophora harrisonii、R.racemosa、树冬红树和萨摩红树。迄今为止,从红树属分离出内生真菌类群已达23目41科64属,其中对拟盘多毛孢属、青霉属和毛霉属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的最为广泛;从红树属内生真菌中分离鉴定出195种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类、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色酮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杂氧蒽醌类化合物、肽类、酚酸类化合物、内酯类等化合物,从红树属植物中发现许多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国南海红树林红茄苳内生拟盘多毛孢真菌中发现一系列罕见的具有亲脂性取代基的新色酮类化合物pestalotiopsones A-F (107—112),从拟盘多毛孢属JCM2A4中发现2个具有柔性结构的补身烷型倍半萜-环青霉醛酸的新骨架化合物pestalotiopens A和B (83, 84)。此外,许多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如化合物pestalpolyol 1(119)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4.10μmol·L~(-1)。从内生真菌毛霉QEN-189中分离到的吲哚生物碱rhizovarins A,B和F(46, 47, 50)对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强,IC_(50)值分别为11.5、6.3和9.2μmol·L~(-1),对白血病细胞HL-60有强抑制作用,IC_(50)值为9.6、5和7μmol·L~(-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建锋  肖文发  冯霞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热点之一 ,遗传多样性则是一切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成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 ,为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 ,其中RAPD技术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珍稀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有助于实施最佳的保护策略 ,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综述了该技术在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并展望了该技术在珍稀濒危物种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