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8)
2023(3621)
2022(2714)
2021(2632)
2020(1818)
2019(4357)
2018(4082)
2017(5326)
2016(4364)
2015(4939)
2014(5116)
2013(4075)
2012(3722)
2011(3472)
2010(3711)
2009(2967)
2008(2842)
2007(2653)
2006(2389)
2005(2256)
作者
(9192)
(7472)
(7454)
(7316)
(4717)
(3601)
(3572)
(3103)
(2848)
(2829)
(2582)
(2564)
(2505)
(2444)
(2413)
(2315)
(2298)
(2274)
(2222)
(2176)
(2143)
(1970)
(1881)
(1754)
(1732)
(1728)
(1672)
(1635)
(1587)
(1581)
学科
教育(18562)
中国(9502)
管理(6898)
(5853)
经济(5853)
教学(5812)
理论(5670)
(4316)
(3909)
(3693)
发展(3508)
(3386)
研究(3318)
(3244)
(3234)
企业(3234)
改革(3182)
思想(3168)
政治(3051)
高等(3043)
思想政治(2915)
政治教育(2915)
治教(2915)
德育(2892)
教育改革(2775)
学法(2736)
教学法(2736)
学校(2684)
(2639)
(2499)
机构
大学(52144)
学院(47440)
教育(25617)
研究(20186)
(17995)
师范(17952)
师范大学(15130)
(13036)
管理(11340)
科学(11126)
职业(10989)
(10546)
经济(10033)
技术(9999)
教育学(9949)
理学(9666)
(9464)
理学院(9442)
北京(9207)
管理学(9104)
管理学院(8988)
(8748)
研究所(8629)
中国(8102)
中心(7917)
(7626)
职业技术(7504)
教育学院(7290)
(6729)
技术学院(6465)
基金
研究(29607)
项目(29312)
科学(24794)
教育(22957)
基金(17190)
社会(16008)
成果(14950)
编号(14936)
社会科(14878)
社会科学(14876)
课题(14172)
(14118)
国家(13840)
(13222)
(13029)
(12405)
科学基金(11273)
规划(10181)
(8915)
项目编号(8888)
重点(8405)
(8327)
研究成果(8312)
(8279)
年度(8069)
基金项目(7944)
教育部(7872)
(7752)
(7673)
(7425)
期刊
教育(44836)
研究(25761)
中国(20721)
职业(10914)
(10300)
经济(10300)
技术(8568)
技术教育(7134)
职业技术(7134)
职业技术教育(7134)
大学(5310)
高等(5297)
学报(5117)
成人(4722)
成人教育(4722)
高等教育(4684)
(4390)
论坛(4390)
(4323)
科学(4284)
(3839)
职教(3667)
发展(3545)
(3545)
(3424)
管理(3396)
比较(3303)
学学(3084)
教研(2941)
高教(2941)
共检索到82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既十分鲜明,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社会结构、体制、机制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在各个领域成为支配资源分配的主要途径,人才资源的配置也将顺从于这个体制的基本规律,未来能够适应这个体制的人才必将更加凸显其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能力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超  潘新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着分数论教育质量观、人本论教育质量观、能力论教育质量观等片面的教育质量观,需要我们反思。新时期我们应该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现代教育质量观的树立需要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着手进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伦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人才质量包括“人才”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关键是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重构教师教育的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保证改革后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实施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秉琦  贾鹏  
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地方大学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顾客需求说"、"社会需求说"、"知识传承说"三种教育理念支撑下的教育质量观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地方大学应树立满足目标公众要求、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动态发展、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邱洪斌  
首先从哲学角度提出研究生教育科学质量观的理念,引领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而以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为例,提出构建由地方政府主导、高校内部监督和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的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最后阐明实现途径与实施策略,保证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家浚  
伴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针对其质量问题的争论与质疑。本文从远程教育的特点出发,对当前存在的将远程教育质量强行向普通学校教育质量看齐的观念与做法进行了简单分析,指出其不合理性,并就建立起符合我国远程教育实际的新型的质量观提出了几点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和忠  
随着近几年全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2%,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这种持续扩招也引起了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对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担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期编发一组有关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树立科学教育观,必须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当代科学教育改革要从分科化科学教育转向综合化科学教育,从传授性科学教育转向探究性科学教育,从学校型科学教育转向社会型科学教育,通过全员科学教育、全面科学教育和全程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皓明  
阐述了工程硕士教育的诞生与发展是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要求。提出要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从用人单位、学生、学校三方面正确评价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同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出发,从培养模式、职业资格认证、学位标准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对于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深刻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性,正确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要正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长期矛盾,认识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缺陷,警惕教育发展中的"低水平"和"高水平"均衡陷阱,了解我国社会教育流动的新特点;要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均衡发展观,重点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2019年,我国正式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首次凝练了义务教育素养模型,研制了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新时期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要求,为育人方式和评价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上位的理论依据。合理把握标准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树立素养本位的学业质量观,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深入推进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关键。什么是素养本位学业质量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