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3)
2023(6083)
2022(4943)
2021(4955)
2020(4183)
2019(9717)
2018(9343)
2017(17000)
2016(9411)
2015(11118)
2014(10860)
2013(11034)
2012(10412)
2011(9355)
2010(9281)
2009(8864)
2008(9194)
2007(8170)
2006(7356)
2005(7007)
作者
(26084)
(21550)
(21528)
(20728)
(13993)
(10146)
(9846)
(8476)
(8250)
(7778)
(7659)
(7230)
(7227)
(6947)
(6945)
(6585)
(6511)
(6292)
(6128)
(6061)
(5537)
(5292)
(5259)
(4843)
(4820)
(4817)
(4795)
(4647)
(4413)
(4345)
学科
(39238)
经济(39203)
管理(33390)
(25494)
(23039)
企业(23039)
方法(17945)
中国(15089)
数学(14672)
数学方法(14594)
(11836)
(9462)
贸易(9456)
(9341)
(9024)
(8589)
业经(8421)
(8071)
银行(8063)
(7683)
(7506)
财务(7484)
财务管理(7464)
(7455)
(7240)
企业财务(7085)
(7007)
(6877)
理论(6587)
(6399)
机构
大学(136027)
学院(131764)
(61800)
经济(60660)
研究(50694)
管理(50448)
中国(43208)
理学(40749)
理学院(40223)
管理学(39858)
管理学院(39554)
(31430)
(29888)
科学(27689)
(25375)
研究所(22888)
财经(22712)
中心(22471)
北京(21119)
(20999)
经济学(20464)
(19418)
(18414)
经济学院(18298)
(17725)
师范(17625)
(17385)
财经大学(17118)
(15463)
业大(15413)
基金
项目(81219)
科学(64250)
研究(61262)
基金(61064)
(53571)
国家(53176)
科学基金(44688)
社会(40817)
社会科(38708)
社会科学(38700)
基金项目(31024)
教育(27924)
(26996)
自然(26907)
自然科(26304)
自然科学(26297)
资助(25995)
自然科学基金(25890)
(24287)
编号(23001)
成果(20318)
(19927)
中国(19436)
重点(18542)
国家社会(18145)
教育部(17468)
(17169)
课题(16635)
(16214)
(16124)
期刊
(71211)
经济(71211)
研究(46551)
中国(31723)
(24992)
管理(23362)
科学(20081)
学报(19233)
教育(16246)
大学(15701)
(15300)
(14977)
金融(14977)
学学(14418)
财经(12726)
经济研究(11993)
(11233)
技术(10978)
农业(10402)
(9919)
世界(9593)
国际(9443)
问题(9365)
(8883)
业经(8016)
图书(7457)
技术经济(6822)
会计(6703)
现代(6282)
(5954)
共检索到22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施烨  李元旭  
本研究从中国特色管理文化基础观特征出发,建构相应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与启示,树立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文化自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富强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个自信的基础在文化自信,而要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关键在于辨识儒家文化的精髓及其高次元的认知思维。尤其是,对具有人文性和本土性的经济学来说,只有将经济理论嵌入到儒家文化传统和心理意识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当前各种纷繁的社会现象,才能真正解决各种具体的现实问题,才能构建出具有根植性的中国经济学。因此,要挖掘儒家文化的高次元传统,就需要剖析中西方社会在文化特质和认知思维上的差异。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性观及其行为机理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出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差异,即儒家社会更偏重人文关怀,更重视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显然,只有将现代理论嵌入到儒家的高次元文化之中,才可以构造出"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进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峻  彭京华  
按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件精神,本文对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了一些理论思考,重点提示其形成的历史和理论依据,并指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伟大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查织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基础工作集中化服务查织耘(无锡教育学院)传统图书馆的分散、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工作方式的弊病已日益为人们所感知。任务繁重、劳力不足、书刊涨价、经费拮据,使每个馆都不堪重负,颇具实力的馆也不例外。各馆很难腾出手来,集中精力搞图书馆的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丽霞  
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通过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社会发展中践行伟大的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其是通过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来大力发展与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践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主题的转变,从发展中的斗争哲学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从根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启迪  
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指示精神,顺应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突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中国特色既是经过数十年在中国大地上逐渐积累而形成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教材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教材编写要走群众路线;好的教材要有自己的独特属性;教材使用贵在学以致用;逐渐形成科学的教材研究与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益民   牛建华  
我们要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业持续推向前进,必须牢牢树立特色意识。这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错开竞争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过剩经济挑战,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区域创新战略,实现共同进步、各展所长、普遍繁荣的迫切需要;是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迫切需要。牢牢树立特色意识,对于我们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铮  李政华  
应急管理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压舱石,而制度是行政体系运转的关键,构建系统完备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单灾种应急管理(1949~2003年)、作为整体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2003~2018年)与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构建(2018年至今)。通过分析机构职能划分、应急管理预案与协调联动机制、多元主体参与、应急管理法治化、大数据科技使用与管理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我国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以人为中心的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应急管理部的构建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谷峪  
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使命,时代赋予教育以服务性。树立教师服务观,建设服务型师资队伍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需要,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师道观,树立教师服务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永柏  常若松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所持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它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观是一个在其职业活动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尤其在今天,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对于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热爱学生的前提.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阵,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强调教育者要热爱学生,这是教育家们和广大优秀教管工作者的共识.然而,作为一个自觉掌握科学教育理论的教育者对学生的热爱,不能停滞在非理作的情绪状态,而应该上升为清醒的理性形式.否则,在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元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李元征为适应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现代科学管理模式。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和雪莲公司的实践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实践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探索出来的生产力发展道路、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最终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不曾有过的实践,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实践下中国取得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少有的成果。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事实,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通过揭示其中包含的经济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梁威  卢立涛  黄冬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挫折期、恢复期、规范期和完善期。教研制度成为中国特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国课程教材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多级教研体系,具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管理指导能力较强的专职教研员队;研究重点来自实践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紧密为实践服务。今后还应尽快设立国家层面的专门机构,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规范行政隶属关系,完善教研机构网;明确教研职能,加强分工与合作;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瑞雪  白暴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为建设新时代生态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总结、提炼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以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汲取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消化吸收我国古代科学思想,古为今用,连绵发展;吸收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经济理论,深刻把握其核心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