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
2023(141)
2022(124)
2021(104)
2020(77)
2019(143)
2018(133)
2017(254)
2016(151)
2015(153)
2014(154)
2013(131)
2012(154)
2011(135)
2010(115)
2009(86)
2008(107)
2007(89)
2006(77)
2005(73)
作者
(392)
(325)
(314)
(314)
(215)
(158)
(149)
(144)
(130)
(120)
(116)
(115)
(114)
(113)
(106)
(102)
(98)
(94)
(91)
(89)
(86)
(81)
(80)
(76)
(74)
(73)
(71)
(71)
(70)
(65)
学科
(629)
经济(629)
管理(437)
环境(378)
地方(377)
生态(257)
地方经济(202)
(199)
中国(191)
资源(180)
(164)
(162)
(161)
(160)
业经(146)
规划(140)
环境规划(136)
农业(135)
(133)
区域(111)
(111)
(103)
企业(103)
区域环境(102)
发展(99)
(99)
方法(95)
(94)
教育(86)
及其(82)
机构
学院(1692)
大学(1643)
研究(841)
(613)
经济(596)
科学(567)
中国(559)
管理(535)
理学(443)
理学院(421)
管理学(419)
(416)
管理学院(410)
(394)
(387)
研究所(383)
(344)
(342)
(324)
师范(322)
中心(315)
(310)
师范大学(281)
研究院(279)
科学院(259)
业大(258)
北京(249)
(249)
(242)
(234)
基金
项目(1306)
科学(1018)
研究(993)
基金(862)
(796)
国家(787)
科学基金(651)
社会(599)
(561)
社会科(558)
社会科学(558)
基金项目(493)
(479)
教育(449)
自然(430)
自然科(416)
自然科学(416)
自然科学基金(409)
编号(393)
课题(343)
重点(337)
成果(315)
(313)
(275)
(268)
规划(266)
(264)
资助(264)
(261)
建设(257)
期刊
(924)
经济(924)
中国(538)
研究(533)
教育(318)
学报(312)
(279)
科学(279)
管理(261)
资源(258)
大学(212)
学学(197)
(183)
农业(179)
技术(178)
生态(163)
林业(159)
业经(150)
(138)
(137)
环境(131)
职业(126)
(123)
(116)
科技(113)
(105)
金融(105)
经济研究(102)
长江(102)
江流(101)
共检索到2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课题组  张有生  苏铭  赵勇强  
加快能源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牢树立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三线"思维,推动能源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系统高效、智能融合方向转型。到2030年实现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消费增长脱钩,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清洁低碳能源满足,能源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为此,应重点实施七大工程,贯彻生态优先原则修订能源法律法规,实现能源环境规划"多规合一",完善价格财税激励机制,加快建立现代电力市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东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绩效评价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即财政当好"播种机",普及绩效管理理念;财政当好"授业者",传授绩效评价方法;财政当好"园艺师",及时纠正目标偏差。财政当好"播种机"普及绩效管理理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宝孚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厅将法治建设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努力提高全体财政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站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重视法治财政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法治政府建设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构成。为确保各项财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宝孚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厅将法治建设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努力提高全体财政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站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重视法治财政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阶段。法治政府建设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构成。为确保各项财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东林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邓小平对三线建设的重要贡献: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决策者和规划者;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进行三线建设的思想;是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设计师。尤其是邓小平在参与三线建设过程中所孕育的三线建设思想,对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柯尚哲  
围绕三线建设与军事战略、三线建设对环境的恶劣影响,梳理了相关欧美学者的成果及其观点。提出为了更加深入研究三线建设,欧美学者需要从其他角度切入,分析它对经济方面的影响。而三线建设的军事战略研究,则必须等到中国档案馆资料更加对外开放,否则外国学者只能沿用刘易斯与薛理泰的研究办法——使用中国学术报刊与领导的回忆录来印证他们的论点。对小三线口述史研究应该尽快开始,时不我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俊平  
21世纪,中国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同时又必须以开放的政策与宽松的环境面对WTO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念是开放、竞争与合作。WTO法律体系中的“服务贸易”条款,鼓励所有成员国到海外办学;允许外国教育机构(企业)在所在国颁发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鼓励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位证书或学历证明;支持专业人才流动,减少移民限制;取消对教育市场垄断的政策,减少对本国教育机构的财政补贴。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可能不受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宗鱼  
一、中国信用缺失的原因与影响中国企业缺信的原因很多,但根源在于制度和文化两个方面,而制度方面又有三个原因: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现阶段政策多变和法律制裁不力。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当经理对公司设有乘余索取权时,即不持有公司股份时,他们就会选择风险较小、收益较低、能短时间见效的项目而回避风险较高、收益较高长期才能见效的项目。但即使所有者经营企业,也不能杜绝失信问题。第二个制度缺陷即政府的政策多变。如果所有者经营企业,按利润最大化目标,他考虑的应该是长期利益。但是,考虑长期利益就要面对未来的预期,未来的预期是建立在有一段很长的可延续的政策背景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可延续的政策,那么企业就会不考虑长远利益,不讲信用的情况就会越多。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如果对不讲诚信的惩罚力度并不足以使失信者害怕,也会在客观上纵容不诚信,建立不了诚信的制度环境,这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最为明显,对企业制假售假的处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从文化方面来说,在中国社会建立信任的首要障碍是家庭主义,家庭之外的不信任比较普遍的存在;另一个障碍是存在于国人头脑中的“无奸不商”观念,认为商人是通过投机取巧获得利润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鹤田  
国家审计机关需要全面加快审计转型,服务国家治理,这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立项、理念、方法和机制上全面创新,在审计监督基础上做好审计服务。本文从创新理念、科学立项、整合资源、灵活方法、整改督查五方面提出探索行业系统性审计理念,顺应加快审计转型的这一迫切时代需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陈东林  段娟  
对于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横贯国家3个五年发展计划,涉及13个省、市、区,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9.01%①,有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次民工参加,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西部地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三线建设,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未提及,原因是在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上争议较多而未能形成共识。中央实施的三线建设项目大多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而四川、重庆又是西南三线建设项目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初期在四川、重庆实施的重点项目有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融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治理理念下,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职能定位。新“三线模型”的提出契合了上述理念,高校需要从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提供独立且客观的确认和咨询、审计结果的传达三个层面转变自身职能定位。面对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存在的诸多问题,案例高校依次从组织机制优化、治理功能强化、揭露功能强化和增值功能强化四个层面逐步实现内部审计职能转型,同时三线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高校风险管理,实现了“1+1+1>3”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伦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人才质量包括“人才”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关键是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重构教师教育的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保证改革后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实施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小其  
内部审计由事后向事前转型,是顺应企业发展、防范风险、实现价值提升的必然。本文从审计理念、工作方式、技术方法等层面,梳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事后向事前转型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红娟  
作为共和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三线建设,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经济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尚属空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相关档案及材料的解密,逐渐进入学者视野。迄今为止,学界对三线建设的诸多问题研究都取得了明显进展,诸如三线建设的原因、三线建设的得失评价、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等,并逐渐延伸至相关领域,诸如三线建设与城市化、三线建设的职工婚姻等,可以说,研究趋向更为细化和多元化。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提出对今后三线建设研究的看法和思考,期望推动三线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