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2)
2023(8690)
2022(7304)
2021(6586)
2020(5523)
2019(12187)
2018(11598)
2017(22209)
2016(12345)
2015(13009)
2014(12710)
2013(12430)
2012(11603)
2011(10412)
2010(10225)
2009(9183)
2008(9138)
2007(8093)
2006(6874)
2005(6169)
作者
(40622)
(33980)
(33841)
(31943)
(21671)
(16805)
(15024)
(13273)
(12946)
(11988)
(11870)
(11354)
(11294)
(10992)
(10787)
(10602)
(10449)
(10162)
(9924)
(9899)
(9009)
(8426)
(8166)
(7756)
(7745)
(7636)
(7384)
(7348)
(7026)
(6991)
学科
(44972)
经济(44910)
(33697)
管理(33287)
(26876)
企业(26876)
方法(22468)
数学(19986)
数学方法(19738)
(14319)
(13751)
(12281)
中国(11511)
(9911)
贸易(9909)
(9680)
业经(9609)
(9076)
(8925)
财务(8917)
财务管理(8898)
企业财务(8585)
农业(8513)
技术(8089)
(7591)
银行(7530)
(7355)
金融(7354)
(7110)
环境(6943)
机构
大学(178072)
学院(175073)
(68127)
研究(67611)
经济(66846)
管理(62063)
理学(54863)
理学院(54137)
管理学(52811)
管理学院(52529)
中国(48372)
科学(48147)
(46594)
(38216)
(37786)
农业(37578)
业大(36971)
研究所(35311)
(30563)
中心(29054)
(25649)
财经(25016)
(24877)
农业大学(24730)
北京(23641)
(23069)
(22998)
(21713)
科学院(21620)
经济学(21404)
基金
项目(130292)
科学(100633)
基金(96839)
(91832)
国家(91147)
研究(80268)
科学基金(74836)
自然(53919)
自然科(52759)
自然科学(52734)
自然科学基金(51846)
社会(51615)
基金项目(51316)
(50109)
社会科(48963)
社会科学(48947)
(44182)
资助(39844)
教育(36057)
重点(30538)
计划(29240)
(28022)
编号(27508)
(27117)
(26923)
科研(26803)
科技(26701)
创新(25538)
(24717)
大学(22587)
期刊
(66057)
经济(66057)
学报(46405)
研究(46030)
(40637)
科学(37313)
大学(32889)
中国(32423)
学学(31911)
农业(27389)
(23430)
管理(21542)
(15054)
(14233)
金融(14233)
业大(14202)
财经(12506)
经济研究(12447)
教育(12323)
农业大学(11664)
(11630)
林业(11069)
技术(10933)
(10688)
业经(10412)
科技(10218)
问题(9013)
自然(8019)
中国农业(7987)
统计(7658)
共检索到247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燕   唐慧敏   金鹭   施宇   宋晓倩   陈嘉琦   贺海升   张衷华   唐中华  
【目的】土壤氨基糖是土壤微生物死亡残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土壤碳、氮固存有重要作用。探究树种多样性和优势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的影响机制。【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为研究样地,采取0~20 cm的表层土壤,测定土壤葡萄糖(Glu)、土壤半乳糖(Gal)、土壤胞壁酸(Mur)及土壤总氨基糖(TA)质量分数,计算样地内树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树种重要值,通过相关分析、冗余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确定影响土壤氨基糖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程度。【结果】(1)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5);(2)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黑皮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var. mukdensis重要值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重要值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葡萄糖、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重要值均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梣叶槭Acer negund重要值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发现:黑皮油松、蒙古栎不利于氨基糖积累,而黄檗、梣叶槭、金银忍冬、胡桃楸有利于土壤氨基糖的积累。(3)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质量分数变化的贡献程度(35.4%)显著高于树种多样性(6.4%)和土壤理化性质(17.2%)。【结论】通过增加梣叶槭、金银忍冬、黄檗和胡桃楸等树种来为维持较高的树种多样性,能更好地促进人工林土壤氨基糖的积累,进而改善土壤碳氮固存能力。图2表7参2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木易  梁燕芳  苏福聪  朱原立  李志辉  刘立玲  赵苏亚  龚映匀  
【目的】研究桉树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下各套种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间伐后套种混交的最佳改培方式。【方法】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选择不同栽植密度的尾巨桉(DH32-29)与红椎、米老排、火力楠混交,建立4种不同间伐强度的桉树近熟林改培处理(CK、LT、MT、HT),分析不同改培处理中各树种生长状况、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桉树配置比例的减小,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表现为HT> MT> LT> CK;4个处理中HT和MT桉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与LT、CK存在显著差异。2)在CK和LT处理中各套种树种的平均单株材积表现为米老排>火力楠>红椎,在MT和HT处理中则表现为米老排>红椎>火力楠;米老排在各处理中平均单株材积均大于红椎和火力楠,红椎在不同改培林分中生长变化最明显。3)各处理0~20 cm土层的土壤通气度、总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土层中,土壤通气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表现为HT> CK> LT> MT;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表现为HT> CK>LT> MT,田间持水量则表现为CK> HT> LT> MT,且差异显著。4)各处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在0~20 cm土层中pH值、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林分中桉树比例的减小而增大,全钾相反;在20~40 cm土层中pH值和速效氮随林分中桉树比例的减小而增大。【结论】不同改培处理对混交林各树种林分生长、土壤物理性状及养分的影响显著。从林分质量、土壤改良效果和改造后混交林产量的几个角度考虑,HT处理在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上更具有优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炳根  卢立华  
同一立地营造不同树种林木生长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汪炳根,卢立华关键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林木生长,土壤理化性质为了研究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上的生长状况,以及在同一立地上营造不同树种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能更好地使营林工作做到“因树选地,因地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华  谭长强  何琴飞  吴远媚  郑威  申文辉  曹艳云  何峰  
为了探讨台湾桤木混交造林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试验林,以台湾桤木纯林为对照(CK),测定2年生试验林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比较它们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混交林土壤容重均低于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土壤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除了处理9外均大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不同混交处理混交初期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有高于纯林也有低于纯林;综合评价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最强是处理9,最弱是处理5。总体来说,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混交造林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台湾桤木纯林,其中,对于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尤以2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好,对于提高土壤主要营养养分尤以1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覃鑫浩  梁艳  陈超凡  覃林  
[目的 ]探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经营策略的树种选择提供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PCR-DGGE技术,比较分析位于广西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4个乡土树种(马尾松、红锥、米老排和火力楠)人工林和外来树种尾巨桉人工林土壤(0~20 cm)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并探讨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5种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其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和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新景  敬如岩  黄雅丽  陈博杰  马风云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4个不同树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揭示人工林改善土壤生产力的微生物学机制,为人工林的栽培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臭椿、榆树、绒毛白蜡和刺槐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臭椿、榆树、白蜡和刺槐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分别有27、26、28和28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门细菌在4种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是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群落;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浮游菌门、芽单胞菌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涵  唐明  陈辉  杜小刚  
为了准确评估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的作用,采用BIOLOG检测法,对黄土高原柠条、沙棘、狼牙刺、油松和刺槐5种造林树种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树种根际土壤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油松>沙棘>狼牙刺>柠条>刺槐;不同树种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根际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油松外生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种群结构最丰富,其次为沙棘和柠条;碳源利用中与主成分1和主成分2相关的主要碳源分别是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窦沛彤  贺思腾  高成杰  李昆  刘方炎  
【目的】揭示红河干热河谷不同恢复群落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红河干热河谷人工恢复15 a的久树Schleichera oleosa群落、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群落、铁刀木Cassia siamea群落、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群落等植物群落和天然次生稀树灌草丛为对象,采用典型样地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不同恢复群落内,共发现维管植物60种,隶属于20科49属,其中优势科为豆科Leguminosae、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2)4种人工恢复群落中,清香木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天然次生稀树灌草丛(P<0.05)。(3)4种人工恢复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均与天然次生稀树灌草丛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4)4种人工恢复群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稀树灌草丛(P<0.05)。【结论】红河干热河谷不同人工恢复群落中,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天然次生稀树灌草丛相比,人工恢复群落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增加林下物种多样性,但不能快速恢复土壤养分。图2表3参3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辉   陈建博   王涛   唐楚煜   梁静   曹正飞   肖梦君   何敏   李玉玲   李秀璋  
【目的】探究青海省冬虫夏草产区土壤理化因子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人工冬虫夏草培养基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HL)、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HN)、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XH)、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DR)、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MQ)、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ZD)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果青牧场(GQ)7个具有代表性的青海省冬虫夏草主产区为试验样地。分别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凯氏定氮法、碱熔法、酸溶法、邻菲啰啉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及高碘酸钾比色法对土壤相应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微生物含量及种类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测定,研究产区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大多数土壤理化因子在各产区差异不大。微生物在各产区组成相似,其中真菌优势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在不同产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细菌优势门,Subgroup_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RB41等为细菌优势属;真菌群落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真菌优势门,湿伞属(Hygrocybe)、蜡壳耳属(Sebacin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为真菌优势属。产区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土壤pH、铁(Fe)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B41、Nitrospira和Subgroup_6与全钾(TK)、全磷(TP)、有机质(OM)、锰(Mn)和钠(Na)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与土壤全磷(TP)呈正相关,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土壤全钾(TK)、全氮(TN)、有机质(OM)呈负相关,土壤pH与多数真菌优势属均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土壤理化因子和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土壤pH、有机质(OM)、钠(Na)和铁(Fe)与冬虫夏草产区的多数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可能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驱动因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戴文圣  程晓建  喻卫武  王利忠  鲍李洪  鄢荣保  
对浙江中部低丘红壤地区8 种经济树种20 余个品种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生长结果表现及其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胡柚、椪柑、杨梅和温州蜜柑是最适宜的生态经济树种。永嘉香柚、皋泄柚、朋娜和纽荷尔脐橙等生长结果良好。落叶树中板栗最为适宜; 天目蜜李要合理搭配授粉品种才能丰产; 银杏生长良好, 山茱萸后期生长旺盛, 两者都能正常结果。甜柿落花落果严重, 产量很低; 涩柿则结果较好。浦江桃形李和福建木奈李花而不实, 果实虫害严重。枣树生长不良,果实品质低下。低丘红壤经垦植施肥, 土壤酸度减弱, 有机质和氮素等有效养分增加, 实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表2 参6 。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周树平  
本研究以广东省揭阳市、云南河口、云南勐腊和海南省柚木人工林为对象,设立91个样地,通过调查样方的植被种名、株数、高度及盖度等,并采集020cm和2040cm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不同密度、林龄、坡位和区域的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二者的相关性,并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来评价柚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为柚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调查和内业处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广东揭阳不同林分密度柚木人工林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林下植被Shanno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李婷婷  金锁  鱼舜尧  王宇  李禹江  齐锦秋  郝建锋  
【目的】为了解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四川蒙顶山木荷Schima superba次生林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方法】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样地法对经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的蒙顶山木荷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①研究区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55种,隶属72科115属;②人为干扰对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降低;③不同的土壤理化指标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为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全钾、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P0.05);④土壤全钾、含水量、有机质是影响木荷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结论】人为干扰对木荷次生林物种多样性水平、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曼   侯天钰   张应榕   王娟红   陈波浪  
【目的】为了解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连续6年不同磷添加的田间定位试验为背景,探讨土壤细菌群落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试验共设5个处理:0kg/hm~(2)(P0)、75kg/hm~(2)(P1)、150kg/hm~(2)(P2)、300kg/hm~(2)(P3)和450kg/hm~(2)(P4)。测定花铃期棉田土壤含水率、温度、容重、pH、电导率以及有机质等理化指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施磷水平0~20cm土层细菌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结果】施磷可以降低pH和电导率含量,而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均无较大影响;不同施磷水平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温度均产生显著影响,且在P2时达到最高。细菌群落结构中,2个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个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2个优势菌目为假单胞菌目和根瘤菌目,2个优势菌科为假单胞菌科和慢生根瘤菌科,4个优势菌属为中华根瘤菌属、慢生根瘤菌属、链霉菌属和糖多孢菌属。P2处理的OTU数和Chao1 指数分别为 4702 和 6217.79,均属最高。说明磷添加可以增加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溶磷作用的 3个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浮霉菌门)和 2个属(慢生根瘤菌属和链霉菌属)相对丰度随磷肥施入而显著升高。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和容重与放线菌门呈显著正相关,与变形菌门呈负相关。【结论】与不施用磷肥相比,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有机质和细菌优势菌群(浮霉菌门、β-变形菌纲、慢生根瘤菌属和链霉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土壤pH和电导率。其中,P2处理的土壤温度、有机质和α多样性明显提高,电导率显著下降,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胡艳波  李远发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株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锦迪  韦新良  汤孟平  杨晶晶  张继艳  
【目的】构建数量化指标以定量表达林分树种组成特征,是精准经营管理森林的技术基础。【方法】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根据树种组成的特性和经营管理要求,构建了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指数(I_(SCD))。采用“十分法”,分析了不同树种数下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基本特性。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浙江省322个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应用对象,对I_(SCD)与现有的α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I_(SCD)涵盖了林分中树种数、树种相对多度和树种蓄积比例等信息,突出体现树种数的同时,充分表达了树种组成的均匀性与混交程度。I_(SCD)可完整、独立和有效地表达树种组成的变化特性。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I_(SCD)提高了对树种数判别的分异性和灵敏性,可严密地评价树种结构的均匀度和混交度,合理有效地反映树种多样性。【结论】与α多样性指数相比,构建数量化指标能更细致、全面、有针对性地定量化表征林分树种组成多样性,解决了低丰富度高均匀度、高丰富度低均匀度等不同林分树种组成类型难于有效区分的难题。图7表7参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