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1)
2023(10925)
2022(9764)
2021(9244)
2020(7790)
2019(17907)
2018(17907)
2017(34541)
2016(19109)
2015(21228)
2014(21385)
2013(21112)
2012(19278)
2011(17306)
2010(17077)
2009(15450)
2008(14956)
2007(12960)
2006(11019)
2005(9483)
作者
(57820)
(47882)
(47377)
(45385)
(30605)
(23285)
(21589)
(18904)
(18206)
(17118)
(16435)
(16120)
(15308)
(15109)
(14961)
(14777)
(14619)
(14214)
(13722)
(13718)
(12190)
(11670)
(11665)
(10829)
(10764)
(10702)
(10699)
(10459)
(9835)
(9670)
学科
(70529)
经济(70448)
管理(52400)
(50359)
(42612)
企业(42612)
方法(36354)
数学(31412)
数学方法(30912)
(20092)
(17838)
(17665)
中国(16940)
业经(15171)
地方(13583)
理论(12888)
(12103)
财务(12039)
(12037)
财务管理(12016)
技术(11971)
(11920)
农业(11896)
(11733)
贸易(11728)
企业财务(11449)
(11382)
环境(10981)
(10140)
银行(10077)
机构
大学(270608)
学院(267343)
管理(105684)
(97029)
经济(94725)
理学(92691)
理学院(91594)
研究(91074)
管理学(89659)
管理学院(89197)
中国(64167)
科学(62705)
(58125)
(50382)
(47686)
业大(46422)
研究所(44287)
(43671)
中心(40252)
农业(39947)
(37818)
北京(36390)
财经(36062)
(34940)
师范(34513)
(33610)
(32876)
(30962)
技术(30232)
经济学(28136)
基金
项目(194000)
科学(150481)
基金(140255)
研究(134578)
(125226)
国家(124248)
科学基金(105185)
社会(81667)
社会科(77296)
社会科学(77274)
(76489)
基金项目(74984)
自然(72603)
自然科(70943)
自然科学(70920)
自然科学基金(69636)
(65216)
教育(61486)
资助(58902)
编号(53560)
重点(43451)
成果(43258)
(41713)
(40195)
(40036)
科研(38434)
计划(38205)
创新(37388)
课题(37228)
大学(35333)
期刊
(99843)
经济(99843)
研究(73540)
学报(52803)
中国(46544)
科学(45991)
(44715)
大学(38531)
管理(37404)
学学(36601)
(31777)
农业(31407)
教育(28501)
技术(21986)
(18518)
金融(18518)
财经(16684)
业经(16269)
(15918)
经济研究(15813)
图书(14845)
科技(14793)
业大(14665)
(14161)
(14049)
林业(13724)
理论(13246)
问题(12868)
技术经济(12560)
实践(12422)
共检索到371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玉成  马晖  曹川健  李慧菊  井上二郎  
利用人工接虫技术能早期鉴定林木抗虫性,缩短林木育种周期.作者于1997 年进行早期鉴定方法的探讨,1998 年在1997 年的基础上采用网室接种天牛成虫、树干套笼接种成虫、接种幼虫3种方法进行接种试验.3 种接种试验结果比较一致.接种成虫的产卵数、孵化幼虫数( 虫口密度) 在糖槭、合作杨、中林34 上多,林木受害严重;在新疆杨、毛白杨、河北杨上少,林木受害较轻;刺槐、臭椿基本免受危害.接种幼虫试验,幼虫成活率在糖槭、合作杨上高,在毛白杨、河北杨、新疆杨上比较低,在刺槐、臭椿上最低.试验结果与宁夏地区光肩星天牛危害调查的各树种对天牛的抗性相吻合.3 种方法进行早期鉴定都是可行、有效、简便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宝山  李丰  李忠  吴彤  
该文对宁夏新引进和原有的14 种杨树的生长及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欧洲山杨三倍体、截叶毛白杨等数种杨树,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相对抗虫性.并对其抗虫强度进行了排序.其抗虫性都优于新疆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勤  李凤兰  黄一平  周章义  
以抗虫品种69杨和感虫品种大官杨为例,从形态解剖构造及某些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其与植物抗虫性的关系.提出69杨树皮中石细胞所占比例大,木纤维壁厚、排列紧密且树皮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比大官杨低等诸因素是造成其对光肩星天牛抗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仲娥  俊宝  夏乃斌  
该文从杨树 -光肩星天牛的协同进化关系出发 ,应用同工酶分析法对毛白杨、I 69杨和小美旱杨进行了生态抗虫性的研究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对照树的酶谱分析表明 ,3种杨树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和酯酶 (EST)各有其特有的酶谱 ,毛白杨POD具有特异性条带 ;根据比色方法对酶活性分析得毛白杨POD含量最高 ,活性最强 ,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 ,毛白杨与其它两种杨树之间的POD酶差异极显著 .随后又对危害树进行了分析 ,测得毛白杨POD增长率最大 (为 17% ) .由此作者认为POD ,PPO ,EST和蛋白质 (PRO)都与抗虫性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PO...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蕤  巨关升  秦锡祥  
毛白杨树皮内含物对光肩星天牛抗性的探讨王蕤,巨关升,秦锡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杨树,抗性,酚酸,酚甙光启星天牛(AnoplophoraslabripennisMotsh.)对杨树危害严重,受害的树种多,涉及的地域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桂华  唐燕平  
在连续 3a的定位观测和分析基础上 ,本文初步报道了锈色粒肩天牛与文献报道中的几种寄主树种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根据室内饲养下成虫对不同树种的取食及产卵情况和在不同树种上接种 (卵 )的幼虫情况 ,可将几种寄主树种分为 4类 :高感树种 (国槐 )、低感树种 (云实、黄檀 )、抗虫树种 (刺槐 )、免疫树种 (旱柳 ) ;(2 )酚酸类物质在旱柳中的含量 (3 0 3~ 9 73mg·(10 0g) - 1 ) ,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中的含量 (1 71~5 39mg·(10 0g) - 1 ) ,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在旱柳上表现拒食、拒产卵、拒钻蛀的重要原因。氨基酸含量较高、组分相对最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俊宝  吴斌  骆有庆  许志春  曹川健  田桂芳  
为了明确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措施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控灾阈值的概念.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对不同诱饵树配置、不同树龄的样地35块进行调查,并对15株平均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建立虫口模型及其材积损失模型,结合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根据目前市场木材收购标准,确定了光肩星天牛控灾阈值模型.结果表明:诱饵树比例应控制在[7.093%,25%]的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对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计算出适宜的控灾阈值,体现了控灾阈值的动态性、灵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丰  刘荣光  宝山  吴彤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岚  温俊宝  马履一  谢琛  吴彤  田海燕  罗彦文  
该文通过对9 种树种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树种解剖特征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导管个数、射线宽度、木化细胞半径及韧皮部石细胞壁的厚度与树种的抗虫性密切相关;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其内部解剖结构有所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孟楼  郭新荣  庄世宏  王敦  
应用DTV技术和理论 ,采用丰富度指数DMa、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 及随林分中抗虫或感虫木比率由高到低变化时林分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分析人工混交林的多样性测度阈值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多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抵抗蛀干害虫为害的能力 ,但混交林的抗虫力与所选配树种的抗性、抗性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率有关。当给定混交林分的树种数后 ,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率PZ 与林分的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 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 ;该模型中的系数a是林分本身的多样性测度值的起始位置 ,随树种数的增多a值具有稳定的增长规律 ;系数rm 的新意是混交林分对光肩星天牛扩大危害的阻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温俊宝  骆有庆  许志春  
该文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选择了农田防护林网的6种不同的典型配置模式,建立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抗虫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为目标函数,运用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首次全面地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旨在从定量的角度,选择一种最优的树种配置模式,在解决光肩星天牛灾害的基础上,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研究结果表明:“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评价决策值为0.948,既达到了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目的,又保证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目标树种纯林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低,评价决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福在  邢炜  张永祥  高瑞桐  
在我国林业生产上,特别是杨树(Populus spp.)栽培中,受到天牛的严重危害,至今尚无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为此在系统研究冰核细菌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冰核细菌作为促冻杀虫剂,为控制天牛危害提出一项新的措施。研究表明,多数害虫是不耐结冰的,一但体内水分结冰,细胞组织就会受到破坏而导致死亡;一些耐寒昆虫的耐寒性也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当体内结冰持续时间较长,也会使之死亡。但是一般昆虫都能忍受-10~-15℃的低温而不结冰,这是因为昆虫具有过冷却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金幼菊  骆有庆  沈应柏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 .结果表明 ,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 ,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 .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 ,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 .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峻  周章义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asteh)成虫对寄主有选择性.在品种林中优先选择大关杨、鲁伊莎杨等品种补充营养和刻槽产卵.低虫口密度下很少选择I-69杨,I-72杨和50号杨等品种。光肩星天牛刻槽产卵后各杨树品种所产生的生理反应不同,抗性品种刻相处大量流液,且伤口愈合快,致使天牛卵的孵化历期延长.卵孵化前伤口愈合,使卵死亡.而感虫品种刻槽处无大量流液,伤口愈合也较慢,虫卵可以正常孵化.人工创伤试验证明,I-69杨、I-72杨等抗性品种的伤口愈合速度和流液量都明显高于感虫品种。生化测定和工人饲养幼虫试验表明,大关杨的营养效应明显高于I-69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孟楼  王培新  马峰  杨忠岐  
为了确定自然状态下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寄生规律,为利用花绒坚甲控制光肩星天牛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解析木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于不同月份解析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杨树树干,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及其天敌花绒坚甲的数量变化规律,以及花绒坚甲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花绒坚甲在4至7月中旬的第一姊妹世代,对天牛大幼虫的寄生率增长趋势较慢;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第二姊妹世代与当年第二代组成的混合世代,其寄生率增长趋势较快;当被害立木蛀道数达30~45条时,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数量最大;光肩星天牛蛀道内花绒坚甲的种群密度随天牛幼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关系为正密度反应型,符合指数关系,其寄生率模型符合负加速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