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7)
- 2023(2435)
- 2022(2103)
- 2021(1962)
- 2020(1651)
- 2019(3336)
- 2018(3418)
- 2017(5707)
- 2016(3382)
- 2015(3692)
- 2014(3506)
- 2013(3401)
- 2012(3338)
- 2011(2870)
- 2010(3015)
- 2009(2715)
- 2008(2600)
- 2007(2664)
- 2006(2198)
- 2005(1964)
- 学科
- 济(7496)
- 经济(7493)
- 管理(5535)
- 业(5200)
- 农(3803)
- 学(3780)
- 企(3465)
- 企业(3465)
- 中国(3181)
- 贸(2514)
- 贸易(2514)
- 农业(2470)
- 易(2445)
- 业经(2377)
- 地方(2274)
- 理论(2177)
- 教育(2075)
- 教学(1951)
- 制(1885)
- 方法(1879)
- 财(1751)
- 环境(1585)
- 和(1521)
- 银(1486)
- 银行(1469)
- 研究(1450)
- 行(1436)
- 数学(1425)
- 发(1415)
- 关系(1412)
- 机构
- 学院(44462)
- 大学(43160)
- 研究(19847)
- 科学(14906)
- 中国(13913)
- 管理(12930)
- 农(12323)
- 济(12173)
- 所(11948)
- 经济(11653)
- 研究所(11146)
- 京(10904)
- 理学(10174)
- 理学院(10003)
- 业大(9941)
- 农业(9679)
- 管理学(9665)
- 管理学院(9599)
- 院(8444)
- 中心(8238)
- 江(8057)
- 省(7960)
- 技术(7398)
- 北京(7310)
- 研究院(6771)
- 范(6674)
- 师范(6577)
- 室(6536)
- 州(6374)
- 科学院(6191)
共检索到7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朱之悌
遗传工程是在70年代中期随着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DNA重组和基因克隆技术的建立,以及植物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方法的不断完善,而新兴起来的一个涉及植物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技术研究领域.其目标明确,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等先进技术,将有用的外源基因或DNA片段引入植物细胞使之发生转化,最后从转化的细胞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型的细胞,并再生成工程植株.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浩 李荣幸
该文回顾了林木遗传值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其原理、性质和各种简化预测形式;并以泡桐为例,讨论了林木育种中预测遗传值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遗传值,林木育种,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国 朱之悌
对基因型×环境互作深入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其本质和适地适基因型选择.分析的方法之一是,分解出哪些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显著,哪些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不显著,即通常所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之二是,分解出哪些环境与基因型互作显著,哪些环境与基因型互作不显著.本文将地点间遗传相关引入树木基因型×环境互作研究之中,并将它和稳定性分析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用于对基因型×环境互作的进一步研究.作者以毛白杨无性系多点苗期测定为例,说明了实现以上目的的具体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新生 韩一凡 邱德有
针对木质素含量这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综合评述。木质素含量在种、群体、个体等不同层次上均表现出复杂的变异模式,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木质素的合成途径有可能存在多条途径的替换或切换,然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某些酶如PAL、4CL、C4H和CCR等酶改造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而对其它酶如OMT、CAD和F5H 等酶改造时,并不降低木质素含量,有些酶基因的反义转化可以改造木质素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但这些研究仍需要田间的稳定评估试验加以肯定。鉴于此,为进一步认识木质素含量遗传变异规律,除了进行多酶转基因研究外,作者认为采用谱系明确的材料进行控制木质素含量基因定位和分离研究,并...
关键词:
树木 木质素含量 遗传变异 基因工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续九如 宋婉 邹受益 张卫东
该文对榆属树种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主要包括 :国内外榆树育种材料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现状 ;国内外榆树改良和育种目标 ;选择、杂交及其它非常规育种手段在榆树改良项目中的应用 .文中还对中国榆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途径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榆树 种质资源 遗传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刘友全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4个性状组20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选择效率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17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小;(2)地上生长性状间、生产力性状间及其相互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为黄皮树地上与地下、生长与生产力性状间的相关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幼苗、生长及复叶性状组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多在0.5以上,而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一般在0.4以下;(4)用苗高、柄高及地径3个性状,对苗皮质量和根总质量的间接选择效率高于直接选择。其中,用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赵仕光 吕全 贾秀贞 刘会香
BotryosphaeriaCes.etdeNot .(无性阶段是DothiorellaSacc .)属病原真菌能引起多种林木溃疡病的发生 ,在我国分布区域十分广泛。病原菌因较大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分子遗传分化 ,通过对来自 5个区 1 4个寄主种 (品种 )的 30个菌株进行 2 8SrDNA PCR RFLP和RAPD解析 ,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都能扩增出稳定一致的 2 8SrDNA条带 ,6种内切酶不能区分该属内部的 2 8SrDNA差异。RAPD结果表现出该属丰富的多样性 (92 81 % ) ,在 0 845相似系数的水平上所有菌株被识别为 1 3类 ,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建志
植物遗传转化的现状与问题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徐建志过去10余年间,各种转基因技术应运而生。这其中普遍采用、卓有成效的是根癌农杆菌介导、微弹轰击与电穿孔三种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该系统简便易行、经济,一般而言效果良好。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具有有限数目的转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磊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冯建国 陈柳英 王月生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浙江龙泉和淳安3个试验点的96~141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测定材料,以研究和揭示其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木荷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皆达到极显著水平。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苗高和叶片长分别受中等和较强的家系与加性遗传控制,而地径、叶片数和叶片宽等则受弱度至中等的家系和加性遗传控制。试验观测到,与来自较北部和较高海拔地区的家系比较,来自较南部和低海拔地区的家系在各区试点的苗木生长量大、叶片宽大、叶片数多,说明木荷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的家系效应中还存在明显的产地效应。木荷苗高和地径等不仅立地效应显著,而且存...
关键词:
木荷 家系 苗木性状 遗传变异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梅 施季森 何祯祥 易能君
Thirty superior trees of Chinese fir from eight provinces were analyzed on genetic variation with RAPD method.A total of 284 bands,including 190 polymorphic ones,were produced with 26 primers, and mean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the thirty superior trees was 0.4909,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genetic d...
关键词:
杉木 优树 遗传变异 RAPD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郑勇平 翁春媚 罗小华 涂武泰 蔡克孝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种子品质遗传变异规律,对浙江省22个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连续4a采种、取样和测定,系统地分析了种子千粒质量、涩籽率、发芽率、发芽指数、芽苗长度和活力指数等6项品质性状的变异、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均最大,涩籽率变异次之,芽苗长度变异最小。种子千粒质量遗传力最大,涩籽率次之,其后依次为芽苗长度、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千粒质量与各性状具有轻度和中度的遗传相关关系,涩籽率在遗传上除与千粒质量呈轻度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没有相关关系,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以及发芽指数、芽苗长度与活力指数遗传相关紧密。表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群策 赵帅鹏
在利用离子束介导技术对水稻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领域内仍然存在着5大研究难题值得注意,即离子束介导试验的机理问题、供体与受体的亲缘关系、对介导试验的后效性研究、寻找介导试验证据时的片面性和离子束介导技术的超前性研究.明确提出了离子束介导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技术思路,即立足于离子束介导技术这一物理学技术平台、注重研究2个关键性问题、在研究中完成3个有效转变、寻找4个方面的试验证据、研究5大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离子束介导技术 水稻 遗传改良 技术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惠恩 陈俊愉
花发育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是花卉育种的重要基础之一 ,该文在简要回顾了当前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的部分成就的基础上 ,对其在花卉育种 ,尤其是在花期育种中潜在的价值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花的发育 分子遗传学 育种应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瑞冬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形成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也日趋严重,选育抗旱的品种已成为育种家们努力的目标。持绿性是植物的重要抗旱机制,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引起了作物育种家们的极大兴趣。作物持绿性状的遗传及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许多作物持绿性基因数量性状位点(QTL)标记及连锁图构建已经实现。研究表明:在生理基础上持绿性决定于籽粒灌浆期氮素供求关系的平衡,即持绿型品种叶片氮浓度高于非持绿型品种。持绿型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高的蒸腾效率和光合能力,最终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大量对持绿基因QTL及其标记的研究和定位,为持绿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打下坚实基础,将加快...
关键词:
作物 持绿性 遗传基因 生理 抗旱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