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5)
- 2023(9126)
- 2022(8211)
- 2021(7937)
- 2020(6622)
- 2019(15548)
- 2018(15589)
- 2017(30052)
- 2016(16490)
- 2015(18618)
- 2014(18651)
- 2013(18361)
- 2012(16707)
- 2011(14879)
- 2010(14707)
- 2009(13192)
- 2008(12746)
- 2007(10952)
- 2006(9335)
- 2005(7868)
- 学科
- 济(61387)
- 经济(61322)
- 管理(46497)
- 业(43299)
- 企(36932)
- 企业(36932)
- 方法(31564)
- 数学(27282)
- 数学方法(26866)
- 农(15405)
- 学(15387)
- 财(14790)
- 中国(14779)
- 业经(13595)
- 地方(12341)
- 理论(11709)
- 和(10771)
- 农业(10382)
- 贸(10319)
- 贸易(10314)
- 技术(10208)
- 易(9989)
- 务(9983)
- 环境(9925)
- 财务(9920)
- 财务管理(9903)
- 制(9557)
- 企业财务(9336)
- 教育(9129)
- 划(8866)
- 机构
- 大学(228977)
- 学院(227389)
- 管理(93808)
- 济(82233)
- 理学(82066)
- 理学院(81163)
- 经济(80210)
- 管理学(79561)
- 管理学院(79172)
- 研究(73726)
- 中国(53016)
- 京(49812)
- 科学(49741)
- 所(37324)
- 业大(37222)
- 农(36913)
- 财(36365)
- 研究所(34530)
- 中心(33058)
- 江(31656)
- 北京(31597)
- 范(30041)
- 财经(29865)
- 师范(29750)
- 农业(28938)
- 院(27812)
- 经(27127)
- 州(26452)
- 技术(25594)
- 师范大学(24070)
- 基金
- 项目(163760)
- 科学(126920)
- 研究(118010)
- 基金(116949)
- 家(102629)
- 国家(101787)
- 科学基金(86935)
- 社会(70527)
- 社会科(66690)
- 社会科学(66672)
- 省(64808)
- 基金项目(63141)
- 自然(59062)
- 自然科(57651)
- 自然科学(57636)
- 自然科学基金(56558)
- 划(54395)
- 教育(53998)
- 资助(48896)
- 编号(48862)
- 成果(39071)
- 重点(36203)
- 部(35015)
- 发(33937)
- 创(33797)
- 课题(33310)
- 科研(31842)
- 创新(31431)
- 项目编号(30473)
- 大学(30311)
共检索到316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庆渭 王木林
应用营养器官进行树木分类是一种理想的新尝试 ,其目的是要改变以生殖器官为主的传统分类方法 ,使之更富于实用性。为此作者对我国 2 1 2科 1 4 0 0余属 ,近 1× 1 0 4 种树木的叶及叶脉、枝条、髓心的质地和结构、维管系统 (叶隙、叶迹 )、芽体及叶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认为我国树木营养器官可分为 7个类型 ,并对每个类型进行了科属 (含种群 )综合检索表及各科分属检索表的编制工作 实践证明只要能确切掌握树木的各个分类依据 ,这种设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还以植物界各个分类层次 (门、亚门、科、属 )为基础 ,从营养器官上作了总结、归纳和分析 ,而且分析了脉序式样和维管系统在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群辉 何翔 毕云青 杨佩文 张庆 杨明英 施竹凤 彭荣珍 王家银
【目的】为明确园林绿化过程中,施用生化黄腐酸钾对多种树木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设置腐熟有机肥+生化黄腐酸钾水溶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2个试验处理,测定土壤处理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及4种绿化树木移栽一年内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研究添加生化黄腐酸钾对栽培植株的影响。【结果】种植移栽植株的土壤经腐熟有机肥+生化黄腐酸钾水溶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处理后,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全氮(Total nitrogen)、碱解氮(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土壤速效磷(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土壤速效钾(Soil available Potassium)、pH值均有明显的升高,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明显下降;种植土壤经腐熟有机肥+生化黄腐酸钾水溶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处理后,4种不同栽培植株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施用生化黄腐酸钾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物对氮、磷、钾的利用率,改善植株生长量,对园林绿化树木移栽后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化黄腐酸钾 树木移栽 土壤理化 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金铃 黄世霞 张云华 徐文娟 李梅青 鲁世林
利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刺苦草的根、匍匐茎、叶及块茎4种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苦草不仅具有典型水生单子叶植物的结构,而且不定根发达,匍匐茎多节。越冬的块茎基本组织细胞中富含单粒淀粉粒。全株通气组织发达,维管束结构简单,木质部退化或缺少,无机械组织发育。根据解剖结构分析,苦草属的越冬芽应称为"块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杨维泽 杨绍兵 曩兴丽 杨竹雅 季鹏章 张金渝
【目的】对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进行研究,明确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特点和4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紫金龙根、茎和叶片的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黄酮、多糖、生物碱及皂苷等多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了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黄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少数乳汁管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多糖及皂苷类成分则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和叶表皮等组织细胞中。4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根>茎>叶。【结论】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显微构造特征可以作为原植物及药材的鉴别依据。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均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皂苷的分布,但各自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紫金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紫金龙 器官 组织构造 组织化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杨竹雅 杜春华 王家金 钱均祥 曾彪 王丽 张智慧 石亚娜 丛琨 冷燕 杨雁 杜慧 季鹏章
【目的】对滇黄精各营养器官进行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明确滇黄精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滇黄精根、根茎、茎和叶片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的组织构造,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和皂苷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数量分析。【结果】明确了滇黄精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多糖类物质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少数厚壁组织细胞中。皂苷则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基本薄壁组织及厚壁组织细胞中。多糖类及皂苷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根茎、叶片、茎及根。【结论】滇黄精各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可以作为药材鉴别的依据;四种器官均有多糖与皂苷分布,但两者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在相同观察视野面积下,叶片等部位也有较高的分布量,应注重对叶、茎、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研究结果可为滇黄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谷澍芳
通过大量的檫树营养器官显微组织切片和部分电镜扫描观察,对老根、1至5年生枝、22年生老树干、周皮和树皮、木材三切面和叶片的解剖构造以及叶气孔数目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檫树根、茎、叶解剖结构上的特征与其“喜光怕旱”的生物学特性互相适应,密切相关。同时也从解剖学角度对人工林中檫树茎干易受冰冻害和日灼伤害现象进行科学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刚 王建 周金池 赵洪亮 陈学广 马连宝
通过对不同时期银杏根、茎、叶中8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各元素浓度随器官生长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叶、枝、梢的需养期具有重叠的特点,5月初到6月中旬是各种器官需养的关键期.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是叶分析的最佳时期.平均而言,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均是N>K>P,叶中含N最高,枝中含P,K最高,根中N,P,K含量均相对较低;微量元素各器官中均是Fe>Mn>Zn,根中Fe,Mn和Zn的含量最高,且变幅最大
关键词:
银杏,营养元素,动态,营养器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南军 李兴惠
依据树木物候多个形态学特征的综合性质,应用数学分析模型对不同树木的物候期进行多元的数量化分类处理,找出树种生态物候类群间相似相异的亲缘关系,并从生态型学的角度划分出相应的树木生态对策物候表现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介绍了澳大利亚对树木微量营养元素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和温室的条件;营养液的配制和纯化;试验材料(容器、沙和水)的选择;实验器皿的清洗;温室内管理措施;试验苗木的观察记载和养分分析;以及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等。
关键词:
树木,微量元素,研究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综述树木年轮分析在温度、降水序列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树轮宽度、密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如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滞后效应”、“幼龄效应”,并就树轮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作简要探讨,提出今后年轮气候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小时间尺度的树木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需阐明树木和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量化关系,应加强各类代用资料与仪器观测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加强对年轮气候模型的验证,研究方法应由经验性分析转向机理性研究,并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守正 胥辉 张会儒
应用3种模型对人工落叶松林各器官(或分量)干物质率进行计算,并用哑变量方法分析各器官干物质率在树木不同部位上和不同龄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模型(Ⅰ)能较理想地得到各器官干物质率,同时给出较小的误差估计;各器官干物质率在不同状态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干物质率,模型,哑变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热带树木构筑型研究是热带树种结构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叙述了热带树木构筑学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热带树木的不同形成方式及构筑的主要要素。树木不同部分的发育顺序、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方式、树木的延长生长与分枝方式等是热带树木构筑型的主要分类要素。构筑型和构筑模式都隐含了树木形态结构动态变化的概念。热带植物学家根据热带树木的构筑要素,将世界上所有的树木划分为23个基本的构筑模式类型,本文对这23个构筑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应用检索表和系列图式阐明了它们的异同点,为开展中国热带树木构筑型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热带树木,构筑型,构筑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英姿 胡忠红 杨波华 王平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定位法对蚬壳花椒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生物碱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蚬壳花椒根的初生木质部有三原型和四原型;幼茎表面有表皮毛和腺体,茎内含少量分泌囊和结晶;叶上、下表皮细胞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较大,有一分泌囊紧接下表皮.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显示,茎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周皮、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细胞及髓部细胞内;根中生物碱大量存在于周皮、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细胞中;叶片中不含生物碱.采用HPLC法测定根、茎、叶及生药中的主要有效生物碱的含量,根中主要有效生物碱含量比茎中含量高.
关键词:
蚬壳花椒 解剖结构 生物碱 营养器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凯 李名旺 顾德兴
对华东地区半夏属内5个种7个群体进行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结果发现:(1)半夏属有3种类型的气孔器;有晶簇和针晶两种类型的晶体,晶簇为原始性状;导管直径的进化趋势由小到大。这3种性状十分稳定,可用来判断类群的进化程度并作为半夏属药材组织鉴定的依据。(2)半夏是具有明显多态现象的复合种,性状的变异幅度很大,但很容易通过无融合生殖将基因型保存下来。(3)盾叶半夏、鹞落坪半夏较为原始,虎掌、半夏较为进化。(4)半夏可能由鹞落坪半夏进化而来。
关键词:
半夏属 比较解剖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