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8)
- 2023(10789)
- 2022(9689)
- 2021(9232)
- 2020(7858)
- 2019(18439)
- 2018(18389)
- 2017(35175)
- 2016(19735)
- 2015(22196)
- 2014(22237)
- 2013(21917)
- 2012(20169)
- 2011(18152)
- 2010(18134)
- 2009(16466)
- 2008(15999)
- 2007(13747)
- 2006(11929)
- 2005(10232)
- 学科
- 济(76269)
- 经济(76187)
- 管理(53582)
- 业(50371)
- 企(42689)
- 企业(42689)
- 方法(40192)
- 数学(35172)
- 数学方法(34564)
- 学(20707)
- 农(18708)
- 中国(17762)
- 财(16925)
- 业经(15857)
- 地方(14580)
- 理论(14091)
- 和(12811)
- 农业(12626)
- 贸(12376)
- 贸易(12369)
- 环境(12012)
- 易(11966)
- 技术(11784)
- 制(11396)
- 务(11048)
- 财务(10980)
- 财务管理(10960)
- 划(10594)
- 企业财务(10385)
- 教育(10327)
- 机构
- 大学(283150)
- 学院(279793)
- 管理(110597)
- 济(101307)
- 经济(98992)
- 理学(97237)
- 理学院(96045)
- 研究(95061)
- 管理学(93766)
- 管理学院(93295)
- 中国(66416)
- 科学(65879)
- 京(60864)
- 农(52213)
- 所(50005)
- 业大(48507)
- 研究所(46542)
- 财(44334)
- 中心(41462)
- 农业(41220)
- 江(39642)
- 北京(38205)
- 范(37777)
- 师范(37350)
- 财经(36693)
- 院(34775)
- 经(33382)
- 州(32512)
- 技术(31206)
- 师范大学(30267)
- 基金
- 项目(202315)
- 科学(156978)
- 基金(145739)
- 研究(140568)
- 家(129889)
- 国家(128869)
- 科学基金(108944)
- 社会(84781)
- 省(80329)
- 社会科(80145)
- 社会科学(80122)
- 基金项目(77898)
- 自然(75315)
- 自然科(73577)
- 自然科学(73552)
- 自然科学基金(72170)
- 划(68273)
- 教育(65122)
- 资助(61638)
- 编号(56405)
- 成果(45758)
- 重点(45677)
- 部(43402)
- 发(42074)
- 创(41671)
- 科研(39661)
- 计划(39598)
- 课题(39575)
- 创新(38863)
- 大学(36853)
- 期刊
- 济(105016)
- 经济(105016)
- 研究(76177)
- 学报(54648)
- 科学(48026)
- 中国(47532)
- 农(46695)
- 大学(39959)
- 管理(38997)
- 学学(37920)
- 农业(32948)
- 教育(31103)
- 财(31082)
- 技术(23813)
- 融(17994)
- 金融(17994)
- 业经(16931)
- 财经(16754)
- 业(16594)
- 经济研究(16291)
- 业大(15547)
- 图书(15546)
- 科技(15445)
- 版(14817)
- 林业(14643)
- 经(14061)
- 问题(13727)
- 理论(13615)
- 技术经济(13500)
- 实践(12765)
共检索到388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金利 贺伟 秦国夫 陶万强 赵俊 田淑敏
本实验在我国的多种树木上采集了56个溃疡病标本,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ISSR技术)研究病原菌。通过徒手切片和石腊切片观察,供试病原菌有性型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特征与国外所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一致。根据ISSR技术得到的系统树显示,供试菌株与国外提供的F.aesculi(有性阶段为B.dothidea)菌株以100%相似性聚为一类。因此,实验采集的树木溃疡病菌是B.dothidea,其无性型不是Dothiorella gregaria,而是F.aesculi,故应使用F.aesculi作为B.dothidea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蕾 周国英 梁军
【目的】从生防菌株产生的拮抗作用酶及生防菌株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2方面研究黄绿木霉(YGF9)和木贼镰刀菌(LX6F2)对杨树溃疡病病菌葡萄座腔菌的抑菌机制,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防菌株在几丁质培养基、纤维素培养基、β-l,3-葡聚糖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上的反应和生长情况,判定生防菌株能否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通过显微镜观察2种生防菌株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株YGF9和LX6F2代谢过程中均能使β-1,3-葡聚糖培养基中的蓝色消失,说明2种菌株具有产β-1,3-葡聚糖酶的能力;2种菌株可以在酪蛋白培养基上形成水解圈,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赵嘉平 梁军 吕全
报道利用微卫星引物[(GT)n、(CGA)n、(CCA)n、(GAA)n、(CAA)n、(GA)n]和小卫星引物M13进行的葡萄座腔菌属、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真菌的随机扩增微卫星多态性PCR(RAMs_PCR)遗传多样性结果:42个参试菌株被分为4个RAMs分类群;其中22个葡萄座腔菌属菌株和6个小穴壳菌属菌株分布于这4个类群中;RAMs分类群Ⅰ,Ⅱ,IV仅仅由葡萄座腔菌属和小穴壳菌属菌株构成,部分茶子葡萄座腔菌,4个贝伦格葡萄座腔菌和所有的盾壳霉属和疡壳孢属菌株构成了RAMs分类群Ⅲ。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形态学确定的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种内具有遗传不一致性,形态学上一致的28个茶子葡萄座腔菌菌株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赵仕光 吕全 贾秀贞 刘会香
BotryosphaeriaCes.etdeNot .(无性阶段是DothiorellaSacc .)属病原真菌能引起多种林木溃疡病的发生 ,在我国分布区域十分广泛。病原菌因较大的寄主范围和地理分布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分子遗传分化 ,通过对来自 5个区 1 4个寄主种 (品种 )的 30个菌株进行 2 8SrDNA PCR RFLP和RAPD解析 ,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菌株都能扩增出稳定一致的 2 8SrDNA条带 ,6种内切酶不能区分该属内部的 2 8SrDNA差异。RAPD结果表现出该属丰富的多样性 (92 81 % ) ,在 0 845相似系数的水平上所有菌株被识别为 1 3类 ,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星耀 赵仕光 朴春根 吕全 贾秀贞
小穴壳菌属(DothiorelaSac.)(有性阶段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Cas.)、疡壳孢属(DothichizaLib.)、壳囊孢属(CytosporaEhrenb.)、盾壳霉属(ConiothyriumSacc.)等4属真菌是引起树木溃疡病的主要病原真菌类群,是我国现阶段森林的重大有害生物。本文报道了这4个属的真菌基于28SrDNAPCRRFLP和RAPD解析的分类学研究结果,15个供试菌株聚为4类,每一类即一属,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属的传统分类地位的客观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瑞芬 季延平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
关键词:
刺槐,溃疡病,病原菌,尖镰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郭润芳 淮稳霞 张敏
应用哈茨木霉 (Trichodemaharzianum )T88菌株和深绿木霉 (T .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 (Dothiorella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 ;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 :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 ,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魏淑花 张星耀 叶建仁 梁军
为了研究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其产毒强弱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的13个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菌株及其毒素原液(培养滤液)对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30cm长枝条的致病程度及毒害程度为评价指标,对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产毒强弱以及致病力分化与产毒强弱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13个溃疡病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和其产毒强弱差异均极显著,达到0.01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13个菌株分成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致病类群和强、中、弱等3种不同的产毒类群。不同溃疡病菌菌株产毒强弱与其致病力强弱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英 钱国良 徐福元 胡白石 张亚川 解春霞 许志刚
2001年以来,苏北地区每年春季杨树新造林发生大面积死亡,在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杨树枝干上,几乎都有溃疡病症状的病斑发生。本试验通过对杨树新造林地(I-72杨)溃疡病病组织的分离、纯化培养获得10余株菌株,经接种、发病后再分离,获得6株拟茎点霉菌株;进一步克隆并分析供试菌株核糖体DNA-ITS区域的序列,结果是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Phomopsis eucommiicola的ITS序列有同源性,相似性达到99%。因此将该拟茎点霉菌确定为Phomopsis eucommiicolaC.Q.Chang,Z.D.Jiang&P.K.Chi,。该病原菌侵染杨树引起杨树新造林木溃疡病是首次报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旺姣 邹东霞 黄乃秀 吴耀军
对广西区内南宁、崇左、钦州、梧州、玉林、河池等市的桉树溃疡病进行病害调查、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采用病原菌形态特征结合基因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为防治桉树溃疡病提供病原学基础。结果表明,引起广西桉树溃疡病的病原菌分别是桉壳囊孢菌(Cytospora euCalyptiCola)、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oCCum parvum)和一种新的桉树溃疡病致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关键词:
桉树 溃疡病 病原菌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匡柳青 陈尚武 张文 马会勤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在冬季修剪窗口期葡萄枝干组织中与葡萄溃疡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探索葡萄溃疡病组织中病原微生物的年周期变化,从栽培和植保角度制定防控措施,采用微生物分离、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ITS测序的方法,对北京和云南葡萄溃疡病组织内相关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从北京的材料中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45.0%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30.0%镰刀菌属(Fusarium),15.0%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7.5%木霉属(Trichoderma),2.5%茎点霉属(Phoma);从云南的材料中分离鉴定出7种真菌,32.0%茎点霉(Phoma),27.0%壳囊...
关键词:
葡萄 溃疡病 相关真菌 分离和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太林 叶建仁 陈建东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松树脂溃疡病菌及其近缘种进行DNA指纹分析,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上述引物在供试的9种17个菌株中共扩增出298条带,其中有多态性带283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4.97%。每对引物产生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在89.29%~100%之间,表明松树脂溃疡病菌及其近缘种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变异。根据AFLP标记结果计算松树脂溃疡病菌及其近缘种间的相似系数,对它们的亲缘关系进行定量描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的聚类与生物学种分类的结果一致。分析引物E-AT/M-CAA绘制的镰刀菌AFLP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确定李瑟组镰刀菌各交配群的特异带、差异带,区分供试的7个交...
关键词:
松树脂溃疡病菌 AFLP 亲缘关系 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嘉平 梁军 吕全 张星耀
本文系统论述了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Ces.&De Not.)及其无性型的系统分类现状。首先概述了Botry-osphaeria真菌模式种的建立及无性型分类的演化过程,主要介绍了Botryosphaeria真菌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观点:即Botryosphaeria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系统发育单元的集合,其无性阶段可能分别对应于色二孢属(Diplodia)和壳梭孢属(Fusicoccum)。同时介绍了真菌多无性型(pleoanamorphy)、同等无性型(synanamorphs)概念和Fusicoccum真菌座腔壳砖隔孢属(Dichomera)同等无性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一些重要...
关键词:
葡萄座腔菌属 色二孢属 壳梭孢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超琼 曹支敏 陈敏 周雪
对采自陕西、甘肃等地的杨树水泡型溃疡病菌培养特征、无性型形态等进行观察鉴定,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EF1-728F/EF1-986R和Bt2a/Bt2b对供试菌系的r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β-微管蛋白序列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分别进行PCR扩增与测序,比对分析后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供试62个溃疡病菌菌系可按培养特征划分为2个菌落类群:类群Ⅰ为典型喷泉状菌落,类群Ⅱ为平伏状菌落。依据该病菌培养物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该菌系被鉴定为七叶树壳梭孢,即葡萄座腔菌的无性型。同时,供试菌系在rDNA-ITS基因、β-tubulin基因和EF-1α基因序列的NJ...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姜俊清 刘会香 贾秀贞 赵嘉平 王媛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的生物灾害,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植物组织病理学、生理病理学和病理化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了我国在杨树与溃疡病菌互作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该病害的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作了展望。
关键词:
杨树 溃疡病菌 互作 病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