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6)
- 2023(11824)
- 2022(10542)
- 2021(9827)
- 2020(8238)
- 2019(19118)
- 2018(19136)
- 2017(36960)
- 2016(20309)
- 2015(22853)
- 2014(22961)
- 2013(22725)
- 2012(20666)
- 2011(18638)
- 2010(18583)
- 2009(17144)
- 2008(16792)
- 2007(14631)
- 2006(12835)
- 2005(11485)
- 学科
- 济(76799)
- 经济(76678)
- 管理(63021)
- 业(57309)
- 企(49528)
- 企业(49528)
- 方法(35448)
- 数学(30252)
- 数学方法(29870)
- 财(22626)
- 农(19920)
- 中国(19641)
- 制(18562)
- 业经(18135)
- 学(17796)
- 地方(14880)
- 务(14414)
- 财务(14344)
- 财务管理(14314)
- 理论(13855)
- 企业财务(13602)
- 和(13169)
- 环境(13042)
- 农业(13008)
- 贸(12986)
- 贸易(12980)
- 体(12845)
- 技术(12623)
- 易(12602)
- 银(12507)
- 机构
- 大学(289735)
- 学院(285660)
- 管理(114806)
- 济(110374)
- 经济(107822)
- 理学(99605)
- 理学院(98506)
- 管理学(96831)
- 管理学院(96317)
- 研究(95347)
- 中国(69836)
- 京(62309)
- 科学(59688)
- 财(53444)
- 所(47879)
- 农(44526)
- 业大(43538)
- 研究所(43512)
- 中心(42377)
- 财经(42311)
- 江(41594)
- 北京(39569)
- 经(38337)
- 范(37358)
- 师范(37035)
- 院(35246)
- 农业(34519)
- 州(33444)
- 经济学(32529)
- 财经大学(31509)
- 基金
- 项目(197761)
- 科学(154853)
- 研究(144799)
- 基金(143186)
- 家(124634)
- 国家(123621)
- 科学基金(106041)
- 社会(89720)
- 社会科(84919)
- 社会科学(84898)
- 省(77062)
- 基金项目(76641)
- 自然(69768)
- 自然科(68054)
- 自然科学(68035)
- 自然科学基金(66796)
- 教育(66185)
- 划(64789)
- 编号(59198)
- 资助(58769)
- 成果(48711)
- 重点(43961)
- 部(43494)
- 创(41139)
- 发(41029)
- 课题(40759)
- 制(38739)
- 创新(38390)
- 科研(37848)
- 教育部(37371)
- 期刊
- 济(122270)
- 经济(122270)
- 研究(86186)
- 中国(54347)
- 学报(46700)
- 科学(42759)
- 管理(42722)
- 财(41267)
- 农(40326)
- 大学(35813)
- 学学(33565)
- 教育(33076)
- 农业(27701)
- 技术(24511)
- 融(23223)
- 金融(23223)
- 财经(20428)
- 业经(19405)
- 经济研究(18525)
- 经(17248)
- 图书(15620)
- 问题(15578)
- 理论(14905)
- 科技(14793)
- 实践(13659)
- 践(13659)
- 业(13537)
- 版(13442)
- 技术经济(13287)
- 现代(12982)
共检索到416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维峰 陈丽华 刘秀萍
近30 a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根系固坡力学机制研究成为学科交叉的新领域。鉴于此,概述了近30 a来固土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研究方向。综观根系固坡的研究历程,研究集中在林木根系抗拉、锚固、根系-土壤复合体提高抗剪强度等方面。今后应加强对根系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植物根系弹性、抗拉力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差异,加强水土保持树种搭配的理论研究,从不同力学特性的根系相搭配的角度来研究根系固土护坡的功效。在边坡的稳定方面,应用有限单元方法研究根土复合体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及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并用有限元的方法解决实际生产中的边坡造林中树种选择、造林密度等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清科 陈丽华 张东升 谢春华
为探索森林生态系统树木根系固土力学机制 ,对长江上游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演替阶段主要树种进行了根系抗拉试验 .结果表明 :各树种根系在受拉情况下 ,峨眉冷杉 (Abiesfabri)、冬瓜杨 (Populuspurdomii)根系为典型的弹性断裂 ,而杜鹃根系为脆性断裂 .但各树种根系在断裂或完全拔出之前 ,根系变形量、最大形变率依次均为冬瓜杨 >杜鹃 >峨眉冷杉 .由于各树种根系形态特性及生物学的特性 ,在弹性形变范围内根系的弹性模量并不是一个常量 ,随根径的增加而增加 .根系的抗拉强度与根表面积、根径成正相关 ,即随着树木年龄的增长 ,其固持土壤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由于冬瓜杨、杜鹃根系的...
关键词:
根系 固土作用 贡嘎山 长江上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赵天忠
虚拟树木,就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近年来已成为植物学、农林业、环境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生长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是它的核心内容。虚拟树木生长模型包括形态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结构-功能模型等,其中结构-功能模型可以模拟树木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为树木的三维结构,因此它最为接近现实树木的生长,是虚拟树木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树木形态的复杂性与计算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一直是可视化研究中的难点。树木可视化还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性,如多级分枝、枝条的弯曲、自相似、向光性、树木分枝间的光滑与非光滑连接等。树木可视化软件可分为2类:纯图形学软件和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软件,其应用已涉...
关键词:
虚拟树木 生长模型 可视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兵 余新晓 鲁绍伟 李永慈
该文根据达西定律和裘布衣假定,把树木根系近似为倒圆锥体,随着树木的生长,根系交叉,假设根系吸水半径为两棵树距离的一半,建立树木竞争条件下的林分耗水模型,并分析林木在竞争和无竞争条件下耗水模型的转换关系。以油松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2006年6—8月份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平均差值为0.134mm/d,平均误差为4.27%,但是9月份的误差偏大。
关键词:
土壤 水动力学 根系吸水模型 根系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兵 余新晓 鲁绍伟 李永慈
植物根系吸水模型是目前树木耗水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树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林分的基本单位。土壤水是林木耗水的源泉。该文根据达西定律和裘布衣假定,把树木根系近似看作为倒圆锥体,建立了树木根系吸水模型,并以油松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6—8月份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平均差值为0.110mm/d,平均误差为3.61%,但是9月份的误差偏大。
关键词:
土壤 水动力学 根系吸水模型 根系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热带树木构筑型研究是热带树种结构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叙述了热带树木构筑学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热带树木的不同形成方式及构筑的主要要素。树木不同部分的发育顺序、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方式、树木的延长生长与分枝方式等是热带树木构筑型的主要分类要素。构筑型和构筑模式都隐含了树木形态结构动态变化的概念。热带植物学家根据热带树木的构筑要素,将世界上所有的树木划分为23个基本的构筑模式类型,本文对这23个构筑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应用检索表和系列图式阐明了它们的异同点,为开展中国热带树木构筑型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热带树木,构筑型,构筑模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天民 格日乐 毅勃勒 查力干
为考察平茬措施对根系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先锋灌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系为研究对象,使用TY-8000拉力机,进行单根极限拉伸试验和根土界面拉拔摩阻试验,并分析平茬对沙棘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测试根径为0~5 mm时,平茬和未平茬条件下,沙棘单根极限抗拉力、抗阻拉力均与直径呈幂函数正相关;单根极限抗拉强度、根-土界面拉拔抗剪强度均与直径呈幂函数负相关。在代表根径级0.5~1.5 mm,沙棘平茬较未平茬平均单根极限抗拉力值提高31%;平均单根极限抗拉强度提高37%;平均拉拔抗剪强度提高30%。研究结果表明,直径对沙棘根系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有影响,且沙棘经平茬处理后,抗拉特性和抗剪特性均有所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眭子凡 易文
【目的】土体抗剪强度增量?S是衡量植物根系固土效果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计算?S的力学模型精度不高、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本论文对根系固力学模型进行改进,以期提高生态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方法】本文运用断裂力学与功能原理,探究植物根系破坏失效模式,提出基于Griffith断裂准则下的根系固土力学模型。选用寒旱环境下代表护坡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根-土复合体的直剪试验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根径与抗拉指标间的相关性,验证根系固土力学模型的合理性、有效性。【结果】理论分析表明,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增量与根系断裂韧性G_p决定,可表示为?S=kG_p,其中G_p由植物根径、根系弹性模量及土体横截面积等参数决定。直剪试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植物根径与抗拉力呈线性关系,与抗拉强度呈幂指数关系。根系在剪切破坏失效过程中,表现为断裂、拔出及滑移3种状态,其中断裂主要发生在根径较小的侧根处。【结论】直剪试验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构建的根系固土力学模型简便可靠,土体抗剪强度增量的预测误差值保持在15%左右,精度较高,可为根系固土力学效应预测及生态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根系 断裂韧性 力学模型 抗剪强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展 于浩 尚鹤 曹吉鑫
对流层中高浓度的臭氧是一种严重危害植物的大气污染物,臭氧浓度的升高会对农作物、林木等产生一系列的损害。根系是树木生存的基本要素,臭氧对根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会最终影响根功能,从而影响树木的整体健康以及对环境胁迫的抗性,通过综述臭氧胁迫对森林树木根系影响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我国学者进一步了解臭氧对森林树木根系生态影响提供科学素材。有关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森林树木根系生态的影响,目前研究主要包括森林树木根系生长、细根动态和周转、根系呼吸、根系碳水化合物、菌根、根际微生物的响应变化等几个方面。臭氧对树木根系的影响与臭氧浓度、树种、树龄、群落组成及种植条件相关。目前有关臭氧胁迫对树木根系的机制研究还比较缺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子柯
近年来,在线社交网络越来越成为情报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而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和防控。本文从复杂网络角度总结了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结构、算法和动力学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在线社交网络结构分析、信息传播动力学、网络结构预测算法;系统地总结和比较了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模型和算法,并指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归纳了评价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深层次理解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理论,并为舆情监控和信息侦测等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信息传播 社交网络 链路预测 复杂网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池 胡海波 张新中 郑在彬 赵宝华
研究了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中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在林带附近土壤酶活性较高,距林带较远处酶活性较低,根际土土壤酶活性大于非根际土;(2)各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变化规律比较复杂,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尤其是蔗糖酶急剧下降,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3)树木根系,尤其是根径小于1mm的吸收根和细根数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酶的活性。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根系,根际,土壤酶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中井孝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研究杉木和I-214杨树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同时按照日本国家标准研究2个树种的顺纹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杉木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由胸高直径处向上呈波浪形增加,抗弯弹性模量则稳定降低,但不同高度间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没有显著差异;近树皮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高于近髓心处木材,并有极显著差异。对于I-214杨树,只有抗弯弹性模量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小值在从髓心到树皮的过渡区,最大值在近树皮处,从髓心到树皮,杨树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极显著的差异。杉木和杨树的径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近树皮的高于近髓心的木材,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疃 徐国良 李大乱
综述了梨木虱及其分泌物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中国梨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分泌物的性质、组成,产生霉变的条件、霉菌种类及其综合系统防治等,为彻底控制梨木虱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梨木虱 生物学特性 发生危害规律 分泌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祁承经 赵运林 喻勋林 吴毅
树木年轮学是一门研究年轮特性,并利用年轮来定年和分析过去环境变化的科学,其学科内涵却不仅限于对活树或原木或木制品精确定年,还可利用年轮固有的信息追索或重建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利用年轮鉴定古建筑、古文物、古艺术品的年代。本综论包括4部分:(1)树木年轮学概述:对树木年轮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形成简史进行扼要的论述。(2)对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要述,其中,交叉定年、年轮匹配、年轮衔接或年轮桥接法是关键技术,它是核实树木年轮的真实年龄和建立树木年表史重要的手段。其次,生态幅度(敏感性原理)对研究对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童亮 李平衡 周国模 周宇峰 李翀
竹林鞭根系统是竹林生长发育的基础,在竹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对于竹林研究多集中于地上部分,地下鞭根系统对碳循环、生产力等的影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体现在研究局限于对鞭根系统生长和分布规律等基础的研究,而缺乏对相关机理及生态功能如碳汇方面的研究。此外,研究方法过于单一落后也是造成其难以深入的原因。基于此,本研究从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特征、经营对鞭根系统结构的影响以及鞭根系统观测方法等方面论述国内外竹林鞭根系统研究现状,最后探讨分析竹林鞭根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竹林鞭根系统的结构及其对竹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