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772)
- 2022(1544)
- 2021(1470)
- 2020(1330)
- 2019(2973)
- 2018(2911)
- 2017(5176)
- 2016(3085)
- 2015(3442)
- 2014(3573)
- 2013(3673)
- 2012(3479)
- 2011(3417)
- 2010(3649)
- 2009(3643)
- 2008(3730)
- 2007(3562)
- 2006(3384)
- 2005(3204)
- 2004(2945)
- 学科
- 济(13730)
- 经济(13715)
- 学(9080)
- 管理(7409)
- 业(6484)
- 企(6142)
- 企业(6142)
- 理论(5040)
- 方法(4135)
- 教育(3967)
- 中国(3917)
- 经济学(3302)
- 和(2907)
- 财(2875)
- 业经(2857)
- 制(2832)
- 农(2425)
- 数学(2402)
- 融(2338)
- 金融(2337)
- 数学方法(2313)
- 银(2192)
- 银行(2175)
- 行(2100)
- 地方(2021)
- 策(2005)
- 体(1989)
- 图书(1944)
- 书馆(1885)
- 图书馆(1885)
- 机构
- 大学(56949)
- 学院(52729)
- 研究(21293)
- 济(18467)
- 经济(17997)
- 管理(15402)
- 中国(15266)
- 科学(14829)
- 京(13349)
- 所(12256)
- 理学(12091)
- 理学院(11897)
- 管理学(11580)
- 管理学院(11474)
- 研究所(11149)
- 财(10152)
- 范(9746)
- 师范(9668)
- 江(9238)
- 农(9137)
- 北京(8944)
- 中心(8200)
- 业大(7960)
- 师范大学(7902)
- 财经(7727)
- 院(7646)
- 州(7264)
- 省(7059)
- 教育(6973)
- 经(6883)
共检索到89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祁承经 赵运林 喻勋林 吴毅
树木年轮学是一门研究年轮特性,并利用年轮来定年和分析过去环境变化的科学,其学科内涵却不仅限于对活树或原木或木制品精确定年,还可利用年轮固有的信息追索或重建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过程,利用年轮鉴定古建筑、古文物、古艺术品的年代。本综论包括4部分:(1)树木年轮学概述:对树木年轮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形成简史进行扼要的论述。(2)对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要述,其中,交叉定年、年轮匹配、年轮衔接或年轮桥接法是关键技术,它是核实树木年轮的真实年龄和建立树木年表史重要的手段。其次,生态幅度(敏感性原理)对研究对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综述树木年轮分析在温度、降水序列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树轮宽度、密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如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滞后效应”、“幼龄效应”,并就树轮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作简要探讨,提出今后年轮气候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小时间尺度的树木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需阐明树木和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量化关系,应加强各类代用资料与仪器观测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加强对年轮气候模型的验证,研究方法应由经验性分析转向机理性研究,并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 赵荣军 费本华 江泽慧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湿地松的木材结晶度,对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晚材率和年轮距髓心距离等)、木材化学组成(α-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木材结晶度与树木年轮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晚材宽度、α-纤维素和木质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通过比较木材结晶度分别与树木年轮生长特征因子、化学组成因子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知,回归模型同时选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化学组成因子时的拟合性最好,模型校正决定系数最高,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因此,可以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特征、木材化学组成来评估木材结晶度,并可将木材结晶度作为一项综合评价树木生长特征和木材性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经民 戴夏燕 柳建军
对华山地区1544-1989年共446年的5-6月降雨量代用资料树木年轮非线性系统时间序列进行 了动力系统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代用资料树轮时间序列是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时间序列,混沌吸引子在时滞参数 为9,嵌入维数为3的重构向量空间中恰好打开。其Kolmogorov熵为0.032,表明华山地区现在5-6月降雨量的 大小对将来5-6月的降雨量有一定影响。Hurst指数为0.555 6,说明华山地区5-6月降水量时间序列的突变性 不强,即该时间序列具有持久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祥定,邵雪梅
依据陕西华山的华山松树木年轮宽度、最大密度与最小密度年表,以及对树木生长模拟结果,本文分析了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树木年轮生长的多种指标均能相互印证,并具有生理学意义,从而证实了它们作为气候变化的代用资料是可靠的。这不仅强调了树木年轮多途径分析的必要性,而且为重建过去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树木年轮,气候,华山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冀春雷 徐庆 靳翔 刘世荣
评述树木年轮碳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基础理论、其在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及碳氢氧稳定同位素联合示踪技术在树木年轮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В.Е.路达科夫 楊显明
А. И .伏耶依科夫在他的有名著"世界的气候及特别是俄国的气候"一书中曾作了以下结论:"河流是气候的产物"。这个原理,是许多著作的物理依据。例如1940年Б. Д.查依科夫研究了伏尔加河径流量与降水量及气温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回溯了该河径流量数列至1838年,即回溯至卡赞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两测站对降水量及气温的开始观测时期。1946年Б.А.阿波洛夫和И.В.萨莫依洛夫曾根据列宁格勒的气温资料与1748年前伏尔加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受金 曹福祥 项文化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湖南炎陵资源冷杉的年轮宽度资料,建立了该地区1840~2010年的树轮标准化年表。分析表明,该地标准化年表与当年5~7月平均气温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换方程,重建了该地区的5~7月平均气温。重建的温度序列有4个较为明显的冷期(1840~1866年、1879~1902年、1914~1924年、1932~1940年);3个明显的暖期(1869~1877年、1905~1913年和1925~1930年)。1999年之后升温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银科 黄强 刘禹 王文科 王义民 白涛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探讨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环境的响应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样本进行了树轮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标与树木生长期6-10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2(P>0.001)。利用油松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数,对研究区1888年以来6-10月的降水量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序列方差解释量为0.339。【结果】重建结果分析表明,鄂尔多斯中部地区过去115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变化特征,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段有:1888-1896年、1903-1908年、1934-1953...
关键词:
油松 树木年轮 最大密度 降水量重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热带树木构筑型研究是热带树种结构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叙述了热带树木构筑学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热带树木的不同形成方式及构筑的主要要素。树木不同部分的发育顺序、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方式、树木的延长生长与分枝方式等是热带树木构筑型的主要分类要素。构筑型和构筑模式都隐含了树木形态结构动态变化的概念。热带植物学家根据热带树木的构筑要素,将世界上所有的树木划分为23个基本的构筑模式类型,本文对这23个构筑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叙述,并应用检索表和系列图式阐明了它们的异同点,为开展中国热带树木构筑型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热带树木,构筑型,构筑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阚江明 李文彬
该文针对智能整枝机视觉系统的需要提出一种以数学形态学为主的图像分割方法,解决了智能整枝机视觉系统中背景复杂下树木图像分割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分成5个步骤:①利用小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压缩;②亮度矫正;③用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④用区域合并法解决分水岭算法中的过度分割问题;⑤用中值滤波器滤除分割过程产生的孤立点.结果表明:该方法比Roberts算子、Sobel算子及Prewitt算子对树木图像的分割效果好,为立木整枝机视觉系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常敏 陆元昌 赵天忠
虚拟树木,就是应用计算机模拟树木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近年来已成为植物学、农林业、环境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生长模型和可视化技术是它的核心内容。虚拟树木生长模型包括形态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和结构-功能模型等,其中结构-功能模型可以模拟树木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其结果为树木的三维结构,因此它最为接近现实树木的生长,是虚拟树木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树木形态的复杂性与计算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一直是可视化研究中的难点。树木可视化还有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性,如多级分枝、枝条的弯曲、自相似、向光性、树木分枝间的光滑与非光滑连接等。树木可视化软件可分为2类:纯图形学软件和基于结构-功能模型的软件,其应用已涉...
关键词:
虚拟树木 生长模型 可视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斌 杨秀珍 戴思兰
以1年生元宝枫、木槿、紫荆和紫藤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幼苗株高、叶片数、生物量分配、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以及4个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除茎生物量比外,比叶重、叶片蜡质含量、叶片气孔密度、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可作为木本植物抗旱性的评价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元宝枫、木槿、紫荆和紫藤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617、0.455、0.493和0.292,抗旱性依次为元宝枫>紫荆>木槿>紫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维峰 陈丽华 刘秀萍
近30 a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根系固坡力学机制研究成为学科交叉的新领域。鉴于此,概述了近30 a来固土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今后研究方向。综观根系固坡的研究历程,研究集中在林木根系抗拉、锚固、根系-土壤复合体提高抗剪强度等方面。今后应加强对根系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定量分析,探讨不同植物根系弹性、抗拉力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差异,加强水土保持树种搭配的理论研究,从不同力学特性的根系相搭配的角度来研究根系固土护坡的功效。在边坡的稳定方面,应用有限单元方法研究根土复合体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及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并用有限元的方法解决实际生产中的边坡造林中树种选择、造林密度等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栾玉 江梦虹 杨雨婷 刘焕荣 马欣欣 张秀标 孙丰波 费本华 方长华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树木具有重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树木生长成熟过程中,细胞间及细胞壁各层相互作用会产生生长应力,生长应力是木材组织正常发育的结果,是树干和树枝维持其垂直生长或特定角度生长的重要动力。此外,树木在抵御自身重力或光照、风雪、地势等环境刺激时,会形成具有更高水平生长应力的应力组织——应力木,从而达到调整或维持生长形态的目的。树木中的生长应力是影响木材成材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力学问题,且生长应力水平与细胞结构、化学组分密切相关,开展树木生长应力研究、厘清树木生长应力分布和形成机理,对树木的定向培育、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研究、木材加工与利用以及仿生新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通过树木生长应力水平测试,结合其解剖结构、基因、化学组分、激素分布、力学材性等方面特征,对树木生长应力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生长应力的产生来源;但由于生物材料结构复杂、变异性大,且研究者对生长应力形成机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树木生长应力形成机理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简述树木生长应力的生物力学作用及常用表征方法,综述主流的树木生长应力形成理论,对生长应力形成机理的一般性假说和特殊应力组织(应拉木和应压木)的生长应力形成假说进行重点分类阐述,并对各假说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全面认识树木生长应力,并为推动其进一步研究、为树木细胞结构和性质变异研究以及木材精细化利用提供参考,为探寻有效的降低树木生长应力的措施提供基础,为人工林的生物改良和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