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6)
- 2023(15296)
- 2022(13112)
- 2021(12139)
- 2020(9966)
- 2019(22905)
- 2018(22906)
- 2017(42911)
- 2016(24100)
- 2015(27024)
- 2014(27336)
- 2013(26809)
- 2012(25166)
- 2011(22769)
- 2010(22963)
- 2009(20824)
- 2008(20185)
- 2007(17834)
- 2006(15818)
- 2005(14156)
- 学科
- 济(94522)
- 经济(94419)
- 管理(64448)
- 业(59884)
- 企(48022)
- 企业(48022)
- 方法(36717)
- 数学(31035)
- 数学方法(30647)
- 中国(28802)
- 农(26868)
- 地方(25335)
- 学(24746)
- 业经(22119)
- 财(20759)
- 农业(18057)
- 制(17982)
- 环境(17024)
- 理论(16304)
- 银(16196)
- 融(16126)
- 金融(16118)
- 银行(16109)
- 贸(16094)
- 贸易(16081)
- 和(15886)
- 行(15552)
- 易(15492)
- 技术(15486)
- 发(14254)
- 机构
- 学院(338781)
- 大学(338717)
- 管理(126079)
- 济(125089)
- 研究(124266)
- 经济(122040)
- 理学(107682)
- 理学院(106294)
- 管理学(104215)
- 管理学院(103614)
- 中国(91246)
- 科学(82557)
- 京(75364)
- 农(66990)
- 所(66164)
- 研究所(60537)
- 业大(57321)
- 财(57259)
- 中心(54777)
- 农业(52744)
- 江(52351)
- 北京(48134)
- 范(47298)
- 师范(46705)
- 院(46009)
- 财经(44894)
- 州(42577)
- 省(40668)
- 经(40649)
- 技术(40412)
- 基金
- 项目(233368)
- 科学(179324)
- 研究(166251)
- 基金(163843)
- 家(146392)
- 国家(145122)
- 科学基金(121030)
- 社会(99487)
- 省(94012)
- 社会科(93900)
- 社会科学(93873)
- 基金项目(87137)
- 自然(80912)
- 划(79656)
- 自然科(78926)
- 自然科学(78904)
- 自然科学基金(77416)
- 教育(75632)
- 编号(68156)
- 资助(67608)
- 成果(56125)
- 发(53731)
- 重点(53395)
- 课题(49084)
- 部(48886)
- 创(48071)
- 计划(45160)
- 科研(45085)
- 创新(44902)
- 发展(41616)
- 期刊
- 济(146110)
- 经济(146110)
- 研究(100242)
- 中国(72750)
- 学报(64664)
- 农(61857)
- 科学(56575)
- 管理(47445)
- 大学(46900)
- 学学(44271)
- 教育(43945)
- 农业(42812)
- 财(41581)
- 融(30264)
- 金融(30264)
- 技术(29342)
- 业经(25700)
- 经济研究(22432)
- 业(21907)
- 财经(21095)
- 图书(19249)
- 问题(18724)
- 科技(18475)
- 经(17883)
- 业大(17642)
- 版(17217)
- 林业(16379)
- 理论(15954)
- 资源(15928)
- 技术经济(15191)
共检索到513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华 温冬梅 阎雄飞 陆鹏飞 宗世祥 骆有庆
【目的】明确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不同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以便进行虫害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栎黄枯叶蛾2种色型幼虫的体色变化规律及其取食量、体质量、存活率、消化系数、蛹质量、产卵量、孵化率等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栎黄枯叶蛾幼虫3龄前一直为黄色,4龄幼虫后出现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d内逐渐变为黄色,蜕皮进入7龄后全为黄色,直
关键词:
栎黄枯叶蛾 色型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华 阎雄飞 陆鹏飞 李鲜花 贺英
【目的】明确低温胁迫对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越冬卵发育和存活的影响,以便预测其发生范围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栎黄枯叶蛾越冬卵在6个低温(-15,-20,-25,-30,-35和-40℃)条件下处理12,24和48h或在-30℃下处理不同时间(1,3,5,10,20,30,50d),每日观察卵的发育情况,统计卵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结果】低温胁迫强度和处理时间对栎黄枯叶蛾越冬卵的发育和存活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越冬卵的发育历期延长,存活率降低。越冬卵在-35℃低温下分别处理12,24和48h后,其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其他处理。当温度≤-30℃时,无论处理时间长短,越冬卵的存活率均大幅度下降。越冬卵处理12,24和48h的致死中温度分别为-33.45,-32.08和-30.69℃,-30℃下致死中时间为19.63d。【结论】栎黄枯叶蛾越冬卵的抗寒性较强,大部分可以安全越冬。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磊 杜广祖 张立敏 逄涛 叶敏 李勇 师君丽 陈斌
【目的】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 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多酚的个体。饲喂0.8、1.6、2.4、3.2和4.0 mg/g茶多酚饲料后第10和15天时,体长增长率分别为21.80%、11.19%、1.13%、-5.09%、-12.
关键词:
茶多酚 斜纹夜蛾 生物活性 生长发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慧 李保平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了斑痣悬茧蜂(M eteorus pulchricornis)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幼虫的选择以及后代的生长发育表现。在非选择性试验中,斑痣悬茧蜂虽然寄生所有1~5龄幼虫,但寄生率不同,对2~4龄幼虫的寄生率(>70%)显著高于对1龄(53%)和5龄(20%)幼虫的寄生;寄生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后代寄生蜂生长发育表现亦存在差异,寄生2~4龄寄主幼虫的寄生蜂结茧化蛹率(>95%)和羽化率(>90%)高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而发育历期短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但后代寄生蜂成虫的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随寄主幼虫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书曼 方静 赵佳齐 王楷 任英杰 孟昭军 严善春
[目的]探究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不同寄主幼树的适生性,科学保护林木、防控美国白蛾。[方法]以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及栽植的8种树(家榆、胡桃楸、旱柳、白桦、水曲柳、长白落叶松、山槐、紫椴)为实验对象,室内饲养并测定美国白蛾幼虫取食不同寄主幼树叶片后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效应指标。[结果]取食家榆和胡桃楸的美国白蛾幼虫存活率较高,其次是水曲柳、旱柳和紫椴;取食长白落叶松的较低,其次是山槐。取食家榆和胡桃楸的美国白蛾幼虫体重、体长、头壳宽数值较高,其次是水曲柳、紫椴;取食山槐的较低,其次是白桦。取食胡桃楸、家榆、水曲柳的美国白蛾幼虫化蛹率、羽化率数值较高,发育历期较短,其次是紫椴;取食长白落叶松和山槐不能化蛹,取食白桦、山槐、长白落叶松的不能羽化且发育历期较长。美国白蛾幼虫对家榆、胡桃楸、水曲柳取食量较大,其次是紫椴、旱柳;取食家榆和胡桃楸的幼虫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换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紫椴、水曲柳;幼虫对山槐和白桦的取食量较低,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换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幼虫食物消耗率与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换率结果相反。[结论]家榆和胡桃楸较适合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其次是水曲柳、紫椴;而长白落叶松、山槐不适于其生长;表明美国白蛾对多种寄主有不同的适生性和营养利用策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月12日至5月20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 21%。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初期15d,日生长量1~3cm;上升期10d,日生长量7~20cm;盛期20d,日生长量可达45cm;末期5d,日生长量迅速下降,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增长,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出现3次生长高峰。图3表4参9
关键词:
苦竹 生长发育规律 退笋率 生长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世岩 孙霞 李可贵 有祥亮
银杏叶生长发育规律了研究邢世岩,孙霞,李可贵,有祥亮(山东省林业学校林木栽培室泰安271000)关键词银杏,叶,生长发育,叶面积系数当前,银杏(GinkgobilobaL)叶用栽培及加工利用已成为法国、德国、荷兰、瑞士、比利时、新西兰、美国、日本、韩...
关键词:
银杏,叶,生长发育,叶面积系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德利 鲁增辉 刘飞 陈仕江 贺宗毅
【目的】为明确不同食料植物对小金蝙蝠蛾幼虫生长发育及营养成份的影响。【方法】投放不同食料植物饲喂小金蝙蝠蛾幼虫,定期测定生长发育指标,并运用国家相关标准检测方法测定其蛋白质、氨基酸、水分等主要营养成份的含量。【结果】生长发育方面,不同食料植物饲喂小金蝙蝠蛾幼虫对其不同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胡萝卜组的幼虫生长发育最快,其头宽、体长、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显著好于珠芽蓼组、蕨麻组,且最终存活率最高为30.30%。营养成份方面,水分含量以胡萝卜组幼虫含量最高为78.76%,而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碳水化合物的
关键词:
食料植物 小金蝙蝠蛾 生长发育 营养成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海明 李有志 肖芬 文礼章 黎家文
为研究污泥蓼(Poloygonum limicola)对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活性及其有效成分,通过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500mg/L污泥蓼茎甲醇提取物处理甘薯天蛾3龄幼虫48h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57.3%.从污泥蓼茎中分离得到karptioctoxicoral,medicarpin和5-甲氧基黄烷酮(5-methoxyflavone).当甘薯天蛾幼虫每头口服剂量为50,400μg时,karptioct...
关键词:
污泥蓼 甘薯天蛾 生长发育抑制 活性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祥波 张真 王鸿斌 王艳军 孔庆辉
从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所具有的物种特异性、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和性信息素载体选择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枯叶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提出性信息素在近源种生殖隔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诱捕器诱捕量与林间种群密度动态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
枯叶蛾科 松毛虫 性信息素 生殖隔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俊营 詹凯 杨秀娟 张伟 刘伟 罗联辉
为了揭示黄山黑鸡体重的生长发育规律,使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黄山黑鸡0~20周龄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数学模型对黄山黑鸡体重的拟合度较高,R2均大于0.99,其中,Gompertz模型能更准确地拟合黄山黑鸡公鸡体重的生长规律(R2=0.9991),von Bertalanffy模型则能更准确地拟合黄山黑鸡母鸡体重的生长规律(R2=0.9982);黄山黑鸡公母鸡的极限体重分别是1885.83和1503.54 g,公鸡体重的拐点周龄(9.071周)晚于母鸡的拐点周龄(7.528周)。在第2~20周龄期间,黄山黑鸡公鸡...
关键词:
黄山黑鸡 生长曲线 体重 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兆麟 贾凤友 何忠 侯无危
本文就光周变化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效应作了进一步观察。在28℃时,于不同光周处理条件下,马尾松毛虫的幼虫历期、虫龄和死亡状况均明显不同。当幼虫前期为长光周(L:D=15:9)时,15—Ⅰ和15—Ⅱ两组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30.8d和33.4d,其主要结茧龄期分别为5龄和6龄;当幼虫前期为短光周时(L:D=12:12),12—Ⅰ和12—Ⅱ两组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64.5d和145.0d,其主要结茧龄期分别是7龄和8龄;当幼虫后期为长光周时(15—Ⅰ,12—Ⅱ),其幼虫历期明显较短;短光周时(15—Ⅱ,12—Ⅰ),其幼虫历期明显较长,若整个幼虫期均为短光周时,幼虫可长到10龄,其历期最长可达5个...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光照周期反应 生长与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丽 李镇宇 李海林 韩瑞东 赵永利
该文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油松针叶饲养油松毛虫幼虫,研究其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取食受害松针后,营养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取食受害50%的松针对幼虫影响最大,其取食量、排粪量最小,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指数较低,幼虫发育缓慢,死亡率增大,蛹重减轻,从而影响了油松毛虫的种群动态;取食受害25%和受害75%松针的幼虫的营养指数比较接近.同时深色型幼虫的营养指数较浅色型的高,死亡率较低,但在取食受害50%的松针后期,深色型幼虫的一些营养指数反而比浅色型的低.
关键词:
受害油松 油松毛虫 色型 生长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凤珠 彭宏祥 朱建华 李冬波 徐宁 陆贵峰 黎光旺
以荔枝新品种贵妃红为试材,观测果实、种核、果肉的生长全过程,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贵妃红荔枝从雌花盛开到果实完全成熟历经88 d左右,开花后40 d前纵径增长快,开花40 d后横径增长快;花后70 d左右种皮转为红褐色,种皮萎缩,约46%的种子种皮萎缩成为焦核;花后40 d左右开始出现果肉,历经21 d左右果肉包满种子,之后果实果蒂开始转红,成熟时果皮为鲜红色;成熟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积累达到最高,之后较快出现"退糖"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李秀璋 陈建博 唐楚煜 梁静 李玉玲
【目的】为了探究饲养材料和保幼激素Ⅲ(Juvenile hormone Ⅲ,JHⅢ)对门源蝠蛾(Hepialus menyuanic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通径分析明确饲养材料营养物质和JHⅢ对幼虫生长发育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方法】以刚蜕皮的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使用4种饲养材料[J: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H:胡萝卜(Daucus carota)、Z: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D:大黄(Rheum palmatum)]和3个JHⅢ滴度水平(B_(1):13.32 μg/g、B_(2):16.56 μg/g和B_(3):22.76 μg/g)对幼虫进行饲养(50 d),分析饲养材料和JHⅢ对幼虫生长发育(头宽、体长、体重、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饲养材料营养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粗灰分、水分、碳水水合物)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饲养材料和JHⅢ都能显著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且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
关键词:
门源蝠蛾 保幼激素Ⅲ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