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3)
2023(4599)
2022(3674)
2021(3253)
2020(2678)
2019(5856)
2018(5637)
2017(10482)
2016(6083)
2015(6267)
2014(6321)
2013(6299)
2012(6018)
2011(5396)
2010(5357)
2009(4752)
2008(4752)
2007(4236)
2006(3500)
2005(3155)
作者
(21211)
(18211)
(17891)
(17002)
(11412)
(8896)
(8033)
(7008)
(6704)
(6608)
(6295)
(6008)
(5950)
(5923)
(5745)
(5605)
(5499)
(5361)
(5352)
(5053)
(4839)
(4579)
(4438)
(4211)
(4057)
(3997)
(3895)
(3821)
(3806)
(3791)
学科
(20309)
经济(20285)
管理(15541)
(14902)
(12141)
企业(12141)
方法(10037)
(8908)
数学(8837)
数学方法(8697)
环境(5974)
(5795)
中国(5176)
(4991)
(4142)
金融(4140)
技术(4133)
(4113)
(4072)
财务(4067)
业经(4063)
财务管理(4060)
银行(4052)
(4034)
(3969)
企业财务(3949)
(3877)
(3358)
农业(3333)
资源(3324)
机构
大学(87155)
学院(86828)
研究(36216)
(29914)
经济(29248)
科学(27906)
管理(27374)
(25356)
中国(25065)
理学(23998)
理学院(23577)
管理学(22830)
管理学院(22674)
(21319)
农业(20504)
业大(20450)
研究所(20105)
(19383)
中心(15416)
(13939)
(13697)
(13648)
(13487)
农业大学(13405)
(13070)
实验(12976)
实验室(12477)
科学院(12097)
北京(11947)
重点(11879)
基金
项目(67012)
科学(50633)
基金(48778)
(47490)
国家(47185)
研究(39043)
科学基金(37827)
自然(28359)
自然科(27683)
自然科学(27671)
自然科学基金(27180)
(26833)
基金项目(25869)
社会(23570)
(23527)
社会科(22350)
社会科学(22339)
资助(20141)
教育(17158)
计划(16554)
重点(16412)
科技(15738)
(14341)
科研(14096)
(13762)
(13498)
创新(13077)
专项(12769)
编号(12618)
(12479)
期刊
(29084)
经济(29084)
学报(26836)
(22433)
科学(21198)
研究(20990)
大学(18377)
学学(17990)
中国(15982)
农业(15103)
(10944)
管理(9504)
林业(8591)
(8517)
业大(8323)
(7304)
金融(7304)
(6357)
农业大学(6343)
科技(5792)
教育(5665)
财经(5651)
技术(5162)
经济研究(5113)
自然(5105)
资源(5045)
(4807)
中国农业(4755)
业经(4383)
自然科(4073)
共检索到121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安然  王树凤  陈益泰  汪阳东  傅火勇  张永志  施翔  
[目的]研究栎树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叶色多样性与生理特征变化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月桂叶栎、樱皮栎,白栎组的琴叶栎、牛栎以及白栎等8种栎属植物4年生苗为试材,对其色差参数(L~*、a~*、b~*)、色素、可溶性糖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秋季栎树叶片叶色参数L~*值变化幅度小,较为稳定。色差参数a~*值、b~*值、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则逐渐上升;N、P含量在叶片变色期逐渐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同时a~*值与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C∶N和C∶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N和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常红栎组栎树叶色较白栎组红。由于各树种各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导致不同树种叶色差异显著,且叶色保持期不同。叶片变色后期各栎树叶色从绿色变为黄红色、深红色、鲜红色或棕色。其中纳塔栎秋季叶色最红,同时呈现红色的时间最长。[结论]红栎组栎树较早进入变色期;变色前期各指标变化幅度小,此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被快速分解,花青素大量合成,是影响栎树秋季叶色的关键因素;变色期叶片N和P含量逐渐下降且利用率显著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敏  黄利斌  周鹏  钱猛  窦全琴  
【目的】从生理生化角度探寻影响秋季榉树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为选育秋季叶色纯正的榉树优良观赏株系提供依据,并为探寻提高品种观赏特性、延长秋色观赏期的合理栽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榉树优选单株为试材,对其色素、碳水化合物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不同叶色榉树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及比例存在差异,在整个转色期,绿色单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红色和黄色单株(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宝胜  孟建朝  刘冬云  刘栋  吴雪梅  
为明确秋季不同叶色五叶地锦叶片的生理差异,以秋季同一植株上红色、中间色、绿色三种颜色的五叶地锦叶片为试材,测定了叶片中色素物质含量、酶活性以及叶片可溶性内含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红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PAL、POD酶活性较高,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大,从而使R/G的值增大,叶色显现红色;而在绿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PAL、POD酶活性较小,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低,R/G的值降低,叶片显现绿色。通过可溶性内含物测定可知,在红色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与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这些内含物的积累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可  王小德  柳翼飞  刘猛  
为探讨红枫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的春季叶色变化规律,发掘红枫叶色表现与叶片色素质量分数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用分光光度计和叶色扫描测定了红枫春季叶色变化过程中不同叶位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与叶色的明度参数L,色相参数a*和b*值。结果表明:随春季时间推移,各叶位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逐渐上升,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上位叶和中位叶中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先略有上升然后下降,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比值变化则与下位叶一致,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与上位叶相比,下位叶的叶色红色程度a*值随花色素苷的下降而下降很快,即叶色转为绿色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静静  沈向  李雪飞  赵静  李欣  张鲜鲜  
测定黄连木叶片中花青苷、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年动态变化和秋季显色期可溶性糖及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探讨其叶色变化与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黄连木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年变化趋势一致,而花青苷含量的年变化趋势分为平稳、增加、骤升3种类型。在9种矿质元素中,对花青苷含量影响较大的是氮、磷、钙、锰、锌,其中磷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氮与其呈显著性负相关;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呈显著负相关,氮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呈显著性正相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但言  沈子伟  余凤琴  张闯  倪朝辉  黎春  
为了解嘉陵江合川段秋季微生物多样性,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了2017年9月嘉陵江合川段利泽、渠江口、涪江口、草街4个监测点水样和底泥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结构。结果显示:河流上下游水体中微生物物种组成相似、有延续性,利泽和涪江口,渠江口和草街水体中微生物组成均呈现相似;底泥中微生物组成与小区域水文环境相关,涪江口和渠江口水文环境相似,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呈现相似;缓流环境更适应微生物生存繁殖,处于监测尾端的草街水体和底泥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环境影响因子中总磷、总氮和pH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表现出较大影响;水体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较为丰富,显示该水域有富营养化的趋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礼  沈盎绿  
利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探索地形地貌、海流等因素对蟹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蟹类16种。日本虫寻(Argyrosomus argentatus)是6月的主要优势种,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9月的主要优势种。在瓯江口近岸水域,单个站位出现的种类并不多,但整个近岸0~10m水域内蟹类种类丰富。这与近岸、近岛水域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生态环境多样化和差异化有一定的关系。在瓯江口外海,海底地势平坦,不同站位之间环境差异不大,也没有岛屿阻隔,使得各个站位种类较多且组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燕琴  申志新  刘玉婷  李柯懋  
于2012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对长江上游曲麻莱至玉树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共3门62种(属),以硅藻门最多,42种(属),占67.8%,其次是绿藻门11种(属),占17.7%,蓝藻门9种(属),占14.5%。浮游植物优势种为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长等片藻(Diatoma elongatum)、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曲壳藻(Achnanthes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脆杆藻(Fragilaria sp.)、直链藻(Melosirasp.)、异极藻(Gomphone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香坤  尤扬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栀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210μmol.m-2.s-1。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栀子花光补偿点为10.8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25μmol.m-2.s-1。栀子花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驭帆  于萍  祝遵凌  
【目的】研究春季不同叶色鹅耳枥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各生理指标与叶色变化的关系。【方法】以春季展叶期红叶和对照绿叶的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植株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并比较2种叶色植株叶片转色的差异性;通过相关分析探究各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明确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与红叶植株相比,绿叶鹅耳枥植株积累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较少,但叶绿素含量积累相对较多,叶片呈现绿色;可溶性糖含量呈平稳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小。2种叶色鹅耳枥paL、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文飞  王迎  王华田  亓立云  董玉峰  
Using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SF-G), a sample tree's diurnal sap flow velocity and sap flow density at different trunk heights were monitored in the Quercus acutissima plantation in the Forestry Centre of Taishan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in spring and autumn. 5 days data both in spring and autu...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瑫  李永  朴春根  汪来发  朱天辉  
为了解三倍体毛白杨和健杨94树干皮层组织中内生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和季节动态变化,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2种杨树干部皮层中共计分离纯化细菌菌株532株,分属于26属47种,2种杨树内生细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从三倍体毛白杨中分离得到18属30个种,以根瘤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健杨94中分离得到16属22个种,以根瘤菌属、微杆菌属为优势菌群。杨树干部皮层植物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丰富。2种杨树内生细菌数量季节变化规律总体表现为夏秋2季均高于冬春2季。2种杨树在4个季节的优势菌群各不相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晓军  唐晓波  李春华  
选择3年生树龄的树冠面枝梢第3~5片叶片,测定分析了在秋季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与不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叶位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相关,以南江大叶茶和第5片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光化学效率(Fv/Fm、Fv/Fo)以福鼎大白茶和第3片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与叶绿素含量并不完全一致,在第4、5叶位极显著负相关,可将第4、5片叶的叶绿素b含量作为高光效的选择指标之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键  尚高攀  张斌斌  翁忙玲  谢智华  姜卫兵  
以1年生红叶桃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夏季叶面喷施不同浓度L-谷氨酸(500、800和1 000 mg.L-1)和鼠李糖(50、80和100 mg.L-1)对红叶桃叶片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含量及花色素苷合成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L-谷氨酸溶液和鼠李糖溶液后,红叶桃叶片内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显著促进了红叶桃花色素苷(Ant)积累,提高了花色素苷与叶绿素比值(Ant/Chl),增加了观赏效果。其中1 000 mg.L-1L-谷氨酸处理后30 d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2.85%和7.17%,PAL和POD活性比对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苏南  王小德  徐腾  章宬  王开利  邓磷曦  
为探讨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秋冬季叶色变化规律,研究落羽杉在不同光照、温度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叶色转变时的生态生理变化,以落羽杉成龄植株为材料,于2012年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不同方位与不同生境条件下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秋冬转色期落羽杉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树冠背阴面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向阳面,向阳东面高于向阳西面;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11月5日之后显著升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与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间呈负相关;水生落羽杉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