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8)
2023(6516)
2022(5495)
2021(4858)
2020(3709)
2019(8594)
2018(8403)
2017(15501)
2016(8408)
2015(9201)
2014(9191)
2013(9256)
2012(9133)
2011(8496)
2010(8741)
2009(7928)
2008(7719)
2007(7003)
2006(6572)
2005(6326)
作者
(24798)
(20607)
(20601)
(19406)
(13292)
(9890)
(9360)
(8011)
(7844)
(7505)
(7151)
(6793)
(6769)
(6723)
(6562)
(6379)
(6143)
(5949)
(5914)
(5801)
(5329)
(5117)
(4991)
(4821)
(4680)
(4626)
(4591)
(4582)
(4215)
(4126)
学科
(44143)
经济(44106)
(20050)
管理(18981)
地方(17216)
中国(16221)
(14385)
贸易(14375)
(14022)
(13409)
企业(13409)
(13337)
(11414)
方法(11048)
业经(10642)
地方经济(9848)
数学(9391)
数学方法(9334)
农业(9249)
(9224)
(8376)
金融(8375)
(8102)
(8095)
出口(8093)
出口贸易(8093)
(8008)
银行(8000)
(7923)
环境(7285)
机构
学院(121368)
大学(118960)
(55506)
经济(54415)
研究(48477)
管理(41827)
中国(37534)
理学(34316)
理学院(33848)
管理学(33398)
管理学院(33162)
科学(27903)
(26939)
(25294)
(24934)
研究所(22149)
中心(21452)
(21134)
(20313)
财经(18888)
(18119)
师范(17955)
北京(17710)
经济学(17701)
(17536)
(17068)
(16573)
农业(16134)
业大(15934)
经济学院(15915)
基金
项目(74193)
科学(58369)
研究(57523)
基金(51811)
(44572)
国家(44144)
社会(37219)
科学基金(37143)
社会科(35410)
社会科学(35406)
(30251)
基金项目(26640)
教育(25296)
(24875)
(23407)
编号(23277)
自然(21159)
资助(21140)
自然科(20623)
自然科学(20619)
自然科学基金(20213)
发展(19435)
成果(19324)
(19074)
课题(17496)
重点(17104)
(16155)
(15599)
国家社会(15524)
创新(14642)
期刊
(70935)
经济(70935)
研究(43241)
中国(31653)
(21674)
(17742)
管理(17178)
学报(16961)
教育(16552)
科学(16171)
(15587)
金融(15587)
农业(15035)
大学(13194)
业经(13030)
学学(12148)
经济研究(11885)
技术(11203)
(10029)
问题(9844)
财经(9342)
国际(8890)
(8120)
(7852)
世界(7627)
商业(6491)
图书(6337)
技术经济(6272)
(6130)
论坛(6130)
共检索到209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向科学大进军的号召。"建立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作为第57项被正式写入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并开始实施。在中国图书情报事业上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为了更好地完成图书馆的图书情报服务任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即现在的《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了。倏忽间,《图书情报工作》已走过了65个年头。65年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昌火  
我国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创建于1956年2月11日。在我国,国家赋予情报机构"耳目、尖兵和参谋"的历史重任主要依靠情报研究工作来实现的。作为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生力军和突击队的国防科技情报机构在国家情报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1987—1990年,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牵头完成了国防科工委下达的"情报研究量化分析"课题,出版了《情报研究方法论》学术专著[1],为我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旭晨  
五年前,我经历了高考的洗礼与考验,在这场无形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的时候,我又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经历了高中三年繁重的学习之后,我满怀着对大学的憧憬,期盼着能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经过慎重考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萬寿點墨  
40年前的深冬,我们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发。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不日新者必日退。"改革者脚下的唯一方向,是向前。40年前的深冬,《财务与会计》从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的财政部内出发。她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她精耕于"财会"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见证了中
关键词: 领军人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素芳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回顾首都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深感财税改革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发挥了先行军和突破口的作用,交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答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改革之门:北京财政推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破冰落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李建伟  
2004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很不寻常的一年。从一个短期的角度来看,2004年是经济局部过热和宏观调控同时进行的一年,2004年也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度回落的一年。但是,如果把视野放宽一些,2004年实际上可以视为经济短周期波动的收缩期。作者把2004年中国经济运行与中国经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既见微知著,又高屋建瓴,把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既不至于给人隔靴挠痒之感,又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对2005年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作者又对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由颁布到稳定实施并实现了国际趋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审计准则也由颁布实施到修订。不言而喻,五年间我国的会计行业硕果累累。如今我们也正从"十一五"迈进"十二五"的门槛。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历史和现实表明,会计人才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引导社会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裘钢  
2008年12月13日,广州地理研究所迎来建所50周年华诞,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广东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吴茂芹,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涂高坤,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李粤安,深圳市副市长、中山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双立  
《现代财经》创刊于1981年,已经走过了40年风雨历程。在天津财经大学历任校领导和众多学术大家的鼎力支持下,几代主编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心怀使命,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现代财经》从一本地方性刊物,培育成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全国高校名栏期刊和中宣部优秀选题资助期刊。经过40年的筚路蓝缕,《现代财经》从一本普通期刊,先后入选全国中文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汤小俊  
2009年的最后一天,湖北省东南部的一个县级市里,市长专门宴请国土局班子吃饭。"感谢国土部门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这位市长举起杯子,向他的属下表达他的谢意。在2009这个金融危机渗到每个角落的年份里,该市利税大户制药厂生产基地项目的落地,让市长对国土部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其超  
2019年4月23日,财政部召开各地监管局更名设立大会。这次大会是财政部派驻机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会议,标志着财政部派驻机构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河南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刘昆部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设立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的重要意义,将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牢牢把握新时代财政监管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遵循"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事业依托我国产业竞争实力的不断提高,伴随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与对外开放大业同步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共建"一带一路"8年走来波澜不惊、气势恢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双向贸易、绿色发展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已拉开帷幕,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美国及其盟友遏制打压我国的重要靶子,面临愈加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一是世界大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了战略竞争态势;二是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复苏,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步履维艰;三是绿色低碳发展抬高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门槛,短期内可能压缩企业市场开拓空间和经济效益空间。但是,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巨大的市场需求、供给潜力依然存在,因而共建"一带一路"依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作为共建的首倡者、引领者和重要建设者,应保持定力、勇立潮头、因势利导,不断改进工作策略、完善措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于"合作金融"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1996年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把合作金融的建立问题提上政府政策的高度,当时的决定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而当前,作为金融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去合作化"倾向明显,民间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却又纷纷出现。怎样理解提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意义?所谓"新型"与之前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有什么样的区别?对于不同类型的合作金融组织如何实行有效监管?本期一线话题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