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
2023(1876)
2022(1620)
2021(1439)
2020(1275)
2019(2891)
2018(2765)
2017(5126)
2016(2950)
2015(3342)
2014(3155)
2013(3255)
2012(3206)
2011(3029)
2010(2971)
2009(2777)
2008(2688)
2007(2560)
2006(2283)
2005(2127)
作者
(12005)
(9940)
(9919)
(9328)
(6296)
(4936)
(4437)
(3959)
(3950)
(3563)
(3529)
(3498)
(3400)
(3373)
(3304)
(3157)
(3139)
(3076)
(3059)
(2960)
(2725)
(2637)
(2429)
(2426)
(2343)
(2314)
(2271)
(2170)
(2133)
(2110)
学科
(10317)
经济(10298)
管理(6577)
(5881)
(5359)
(4791)
企业(4791)
方法(4596)
数学(3929)
数学方法(3856)
中国(2910)
(2563)
(2513)
水产(2219)
(2178)
业经(1983)
动物(1918)
(1880)
贸易(1879)
(1828)
理论(1745)
农业(1705)
及其(1703)
(1678)
金融(1678)
地方(1650)
环境(1640)
(1635)
动物学(1609)
(1568)
机构
大学(46347)
学院(44230)
研究(21422)
科学(16557)
(15884)
(15128)
中国(15097)
经济(14756)
农业(13063)
(12915)
管理(12196)
研究所(12027)
业大(11110)
(11052)
理学(10393)
理学院(10204)
管理学(9714)
管理学院(9664)
中心(8808)
(8631)
农业大学(8201)
(8195)
(8077)
实验(7922)
实验室(7617)
(7602)
(7578)
重点(7282)
北京(7024)
科学院(6967)
基金
项目(32035)
科学(23628)
(23241)
国家(23077)
基金(22924)
科学基金(17726)
研究(17331)
自然(14218)
自然科(13896)
自然科学(13885)
自然科学基金(13647)
(12812)
(11973)
基金项目(11499)
资助(10609)
社会(9435)
计划(8964)
社会科(8816)
社会科学(8811)
科技(8594)
重点(8167)
教育(8021)
(7053)
科研(7042)
专项(6794)
(6583)
(6556)
(6531)
(6414)
创新(6109)
期刊
(17040)
经济(17040)
学报(15643)
(14079)
研究(12564)
科学(12046)
中国(11352)
大学(10674)
学学(10264)
农业(9470)
管理(5742)
(5213)
业大(5000)
(4845)
教育(4338)
农业大学(4244)
(3615)
(3543)
金融(3543)
林业(3240)
经济研究(3057)
中国农业(3049)
自然(2972)
技术(2921)
科技(2780)
财经(2692)
自然科(2686)
自然科学(2686)
水产(2509)
(2361)
共检索到70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宜艳  孙虎山  孙修勤  李光友  
采用组织化学、电镜细胞化学和分光光度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和唇瓣内的过氧化物酶(EC1.11.1.7;POD)进行研究,以探讨扇贝的鳃和唇瓣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组织化学显示,鳃轴、鳃丝和唇瓣上皮细胞均呈POD强阳性,结缔组织呈弱阳性;病毒感染后酶活力逐步增强。电镜细胞化学定位表明,鳃和唇瓣上皮细胞内有数量和大小不等的POD强阳性颗粒,阳性颗粒多为圆形,直径为150-220 nm;次级溶酶体也呈POD强阳性;内质网和空泡膜等细胞内膜系统以及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和纤毛呈POD弱阳性。结缔组织中部分血细胞呈POD强阳性。鳃轴上皮细胞内POD高电子密度阳性颗粒较少,而低电子密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聪  曹福祥  龙绛雪  董旭杰  
研究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木质层孔菌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H5,温度34℃,装液量150mL,葡萄糖与蛋白胨质量浓度之比20∶1,Mn2+1.5mmol/L,ABTS0.5mmol/L,转速160r/min时,最高酶活力可达1042.76U/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栗杰  焦颖  依艳丽  张大庚  程希雷  刘孝义  
探讨磁场处理棕壤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磁场强度(0、100,300,500mT)磁处理土壤后,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棕壤风干土经磁场处理后,100和300mT磁场强度促进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磁致效应为正效应。磁处理后的28d内,500mT磁场处理抑制了棕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仅在培养的第14天,500mT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比对照增加34.50%;棕壤湿土经磁处理后第1天,100mT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正效应,300mT和500mT处理对湿土的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影响,磁处理后的7~28d,磁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勇  陈月星  赵丽那  阮景军  程剑平  赵钢  严俊  
【目的】本文探究硒对不同麦类谷胱甘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在高硒(施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不施硒)条件下,不同麦类作物分蘖期第二片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分析硒酸钠与GSH-Px活性两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麦类GSH-Px活性在高硒环境显著高于低硒环境;不同麦类GSH-Px活性对硒敏感度不同。【结论】这为进一步研究麦类硒摄取的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夏延斌  谭兴和  龚吉军  
为了探索黄花菜预处理过程中合理抑制POD活力的方法,以鲜黄花菜为材料,研究其在采后及加工过程中POD的活性及变化情况.发现外花瓣和花梗的POD活力强,内花瓣的弱,并随着采收后贮藏时间的延长,活力缓慢下降,经贮藏2d以上的黄花菜不宜用来作为脱水黄花菜的原料.比较热(沸)水杀酶、蒸汽杀酶与非蒸汽(干燥空气,远红外线,微波)杀酶等方法发现,热(沸)水与非蒸汽不能有效的杀灭黄花菜中的POD,湿热空气(蒸汽)比干热空气灭酶效果好,蒸汽灭酶的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98℃,漂烫时间70~80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潘霞  邢颖  廖青  潘丽萍  陈锦平  刘永贤  江泽普  
【目的】探究硒对春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硒调控茶叶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氨基酸螯合硒作为硒源,对土壤进行淋施,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硒肥对春茶茶叶含硒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12~21 L/hm~2的各处理下茶叶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9 L/hm~2和对照处理,其中15 L/hm~2浓度处理时茶叶硒含量最高,为0.64 mg/kg;硒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茶叶的GSH-Px活性,硒肥浓度在15 L/hm~2时,酶活性最强。施硒后,可以增加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18 L/hm~2硒处理下春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为各处理最高。【结论】在适量的硒浓度处理下,可以明显提高茶叶的GSH-Px活性,并增加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关军锋  李广敏  李滨  崔明刚  
以苹果组织为试材,试验结果表明,100mmol/L的高浓度Ca2+能明显提高苹果果实POD活性,促进其分泌,低浓度Ca2+的效果不显著;5mmol/L的EGTA促进POD分泌,对POD活性的影响不显著;10mmol/L的LaCl3明显降低POD活性,促进其分泌;0.1mmol/L的Verapamil、0.1mmol/L的CPZ和0.1mmol/L的TFP提高POD活性,但抑制POD分泌。这些说明苹果果实POD活性及其分泌可能受细胞内的Ca2+和CaM所调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蕙心  司龙亭  唐慧珣  
为探明酶在黄瓜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以2个黄瓜高代自交系华北型M6和华南型M87为试材,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碱式滴定法及愈创木酚法测定淀粉酶、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发芽过程中2个黄瓜品种总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在萌发初期逐渐升高,末期降低,说明淀粉水解是种子萌发所需主要物质和能量的来源;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在萌发初期活性均较低,中期显著上升,后期下降,催化脂肪分解成供给种子萌发的碳水化合物;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与种子萌发密切相关。M6和M87的种子萌发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极显著(r=0.949,r=0.989),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关极显著(r=0.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德明  冯友仁  梁帅  
利用低能N+注入,对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Mnp)和锰过氧化物酶(Lip)活力均较高的菌株N1023进行诱变,研究了不同能量和不同剂量N+离子诱变后菌株的存活率与突变率、突变菌株的产酶活力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能量和不同N+离子剂量注入对菌株有显著影响,诱变菌株N1023j产Mnp和Lip双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7.29%和22.58%,同时诱变菌株N1023j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袁文海  金爱武  任孝蓉  
9年生檫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有A_1,A_2,B,C_1,C_2,C_36条酶带;以树冠中部的幼叶分析最好;在树冠阳面与阴面采样,酶谱无差别;在4月10日至5月15日期间采样酶谱分离无影响;不同种源、不同家系的酶谱基本无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聪  曹福祥  董旭杰  
利用茯苓Poria cocos在液体发酵条件下产锰过氧化物酶,并对其用于染料结晶紫降解脱色,确定其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茯苓产的锰过氧化物酶对染料结晶紫的最适脱色条件为H2O2浓度0.15 mmol/L,pH5.0,反应温度4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玉龙  池玉杰  闫洪波  
采用LNAS(低氮天冬酰胺-琥珀酸)培养基用4种不同的底物处理方式,对白腐菌偏肿栓菌在28℃下进行静止培养,得到不同时间内的培养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在470,420,310nm处对于2,6-二甲氧基苯酚(2,6-DMP)、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藜芦醇(VA)的氧化作用后光密度值的变化情况,作为其木质素降解酶系统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产生的依据。结果表明:偏肿栓菌可产生MnP(必须在Mn2+存在的条件下)和漆酶(不依赖于Mn2+),但不产生LiP;在培养液内添加底物木屑和2,6-DMP后可显著提高2种酶的分泌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魁英  赵宗芸  王同坤  
利用PAGE分离酶谱、考马斯亮蓝R_(350)和醋酸-联苯胺分别染色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苹果砧木叶片中不同迁移率过氧化物酶带的活性和比活性,用萨尔科夫斯基试剂分析了同一叶样酶液的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与不同砧木不同迁移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比活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迁移率在0.49和0.70的两条过氧化物酶带与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的量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的迁移率在0.57附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晶晶  张殿昌  麻建军  苏天凤  江世贵  
研究了合浦珠母贝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命名为poSe-GPx)基因结构特征和在应激状态下的表达调控机制,其cDNA全长为1271 bp,5′-非编码区(UTR)长28 bp,3′-UTR长631 bp,包括4个RNA不稳定信号结构域(ATTTA)、1个保守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和1个位于poly(A)尾巴上游22个核苷酸处的多聚腺苷信号(AATAAA).开放阅读框(ORF)为612 bp,编码由20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23.1 ku,理论等电点为8.29.poSe-GPx第51个氨基酸为硒代半胱氨酸(Sec),由密码子TGA编码.poSe-GPx序列中存在1个保守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维信  曹寿椿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L)Makino〕在南方夏季常受高温伤害,以致影响其周年均衡供应。因此,深入研究不结球白菜的抗热机理,对于指导选育抗热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但有关高温对细胞膜透性、抗坏血酸含量、MDA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