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4)
- 2023(5377)
- 2022(4180)
- 2021(3942)
- 2020(3393)
- 2019(7752)
- 2018(7744)
- 2017(15231)
- 2016(8252)
- 2015(9139)
- 2014(9165)
- 2013(9061)
- 2012(8185)
- 2011(7329)
- 2010(7535)
- 2009(6766)
- 2008(6724)
- 2007(6073)
- 2006(5224)
- 2005(4782)
- 学科
- 济(29302)
- 经济(29261)
- 管理(22331)
- 业(22207)
- 企(18604)
- 企业(18604)
- 方法(15134)
- 数学(13015)
- 数学方法(12702)
- 学(9051)
- 财(8089)
- 中国(7680)
- 农(7431)
- 制(6761)
- 理论(6590)
- 业经(6368)
- 技术(5838)
- 务(5572)
- 财务(5538)
- 银(5538)
- 银行(5524)
- 财务管理(5522)
- 企业财务(5281)
- 行(5249)
- 融(5189)
- 金融(5188)
- 贸(5146)
- 贸易(5142)
- 易(5017)
- 农业(4803)
- 机构
- 学院(117646)
- 大学(117565)
- 管理(42288)
- 济(42132)
- 经济(41017)
- 研究(40102)
- 理学(36400)
- 理学院(35942)
- 管理学(34949)
- 管理学院(34747)
- 中国(29951)
- 科学(27472)
- 京(25201)
- 农(23222)
- 所(21601)
- 财(20721)
- 业大(19956)
- 研究所(19850)
- 农业(18689)
- 中心(18520)
- 江(17918)
- 财经(16727)
- 北京(15632)
- 经(15178)
- 技术(15025)
- 院(14743)
- 范(14709)
- 师范(14462)
- 州(14333)
- 省(13294)
- 基金
- 项目(81378)
- 科学(63062)
- 基金(58707)
- 研究(54804)
- 家(53431)
- 国家(53033)
- 科学基金(44686)
- 社会(33318)
- 省(32216)
- 社会科(31659)
- 社会科学(31646)
- 自然(31044)
- 自然科(30427)
- 自然科学(30418)
- 基金项目(30070)
- 自然科学基金(29861)
- 划(27866)
- 教育(26206)
- 资助(25620)
- 编号(21393)
- 重点(18700)
- 成果(17569)
- 部(17462)
- 创(17033)
- 计划(16767)
- 发(16687)
- 科研(16122)
- 创新(15979)
- 课题(15572)
- 性(15130)
共检索到170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晨 王崇明 曲朋 黄倢
为更好地实现对养殖海区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AVNV的疫情监测,选择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的保守区段,应用Accelrys gene 2.5软件设计一对巢式引物,用于AVNV的检测。结果显示,引物的扩增片段分别为979和548 bp。实验优化了PCR体系中Mg2+和dNTPs浓度及扩增程序中的退火温度,并建立了完善的AVNV巢式PCR检测技术。研究表明,该PCR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稳定检测出5 pg扇贝样品组织总核酸中5×10 copies的病毒粒子。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 巢式PCR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任伟成 王崇明 孙世春 蔡玉勇 李赟 于佐安
根据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biotic virus,AVNV)的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段,应用Beacon Designer 7.0软件设计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90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并完善了AVN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诊断方法。该方法在108~102病毒拷贝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AVNV拷贝数(X)和循环数(C)t的相关关系为:lgX=-0.29Ct+13.28(相关系数R2=0.9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佐安 王崇明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已被证实为是一种对养殖栉孔扇贝危害极大的病原体,探讨其传播途径是防控扇贝"大规模死亡症"的前提之一。将亲贝各放在一独立育苗水体内产卵、孵化,并进行幼虫培育。通过春季和秋季室内人工育苗,从40个独立育苗水体中,采获亲贝、卵各23个家系样品,受精卵、D形幼虫、壳顶幼虫各12个家系样品,眼点幼虫2个家系样品。采用间接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亲贝、卵和发育各期的幼虫进行定性和定位的检测。结果发现,栉孔扇贝的性腺组织中存在病毒粒子,而卵、受精卵及各期发育幼虫体内均未检测到病毒。由此可以判断:AVNV可以感染栉孔扇贝的性腺,但并不存在卵内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秀华 王崇明 黄倢
用纯化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免疫兔子,以兔抗血清为一抗,荧光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二抗,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建立了栉孔扇贝AVNV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分析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体内AVNV感染强度,并对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的肾脏、肝胰腺中,AVNV阳性信号最强,呈现中度到重度感染,其AVNV感染率100%。鳃丝、性腺及闭壳肌中未检测到阳性信号。在海湾扇贝的肝胰腺及肾中AVNV的感染率也较高。提示AVNV感染扇贝的靶器官主要是肾脏、肝胰腺。对与栉孔扇贝同一海区养殖的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发病期...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崇明 刘英杰 王秀华 李赟
2000~2002年,应用光镜和电子显微技术对AVND发生期间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各主要组织器官病理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光镜观察显示,除生殖腺、闭壳肌外,濒死栉孔扇贝的外套膜、鳃、肾、消化腺和肠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变化。病灶主要出现在上述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以及上皮组织,病理变化表现为细胞核肿大、固缩、破裂,核染色质边缘化或空泡化,受感染细胞崩解、脱落,留下大片均质无结构的空白区域,形成凝固性坏死,结缔组织细胞质中有嗜碱性包涵体样颗粒存在。电镜观察显示,在病灶出现的组织细胞内,细胞核染色质异常凝集和边缘化、核膜周隙扩张或溶解。细胞器病理变化明显,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艾海新 王崇明 王秀华 刘英杰 李赟 贺桂珍 宋微波
从发病疫区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组织中分离出病毒和立克次体(Rickettsiaorganism,RO),对健康栉孔扇贝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病毒注射组死亡率为75%,病毒浸浴组死亡率为68.7%;RO注射组死亡率仅为18.7%;灭活RO注射组死亡率为31%;灭活病毒注射和空白对照组死亡率皆为12.5%;病毒注射、浸浴组与灭活病毒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而RO注射组与灭活RO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电镜复检结果显示,发病扇贝的外套膜、鳃、消化腺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病理学特征与自然海区发病扇贝中的病毒粒子特征完全一致。人工...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病毒 立克次体 人工感染实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崇明 艾海新 刘英杰 王秀华 李赟
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cute Virus Necrobiotic Virus,AVNV)已被证实是一种对养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危害极大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对AVNV基因组进行cDNA合成、克隆,并对部分克隆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AVNV。用Trizol试剂抽提病毒RNA,采用随机引物和Oligo(dT)双引物法,SuperScriptⅡ反转录酶合成cDNA,并克隆于pUC118质粒上,利用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子,PCR法快速鉴定重组质粒。经筛选得到2个阳性克隆23#、52#,插入片段大小约为1 200 bp和800 bp。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璟 王崇明 潘鲁青 黄倢
根据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ORF 024序列设计引物,以AVNV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AVNV引物酶(primase)基因,同时构建表达质粒pET32a-prim,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诱导表达两条蛋白条带,其中分子量为60 ku的蛋白条带与预期表达蛋白条带大小一致,另一蛋白条带分子量约为55 ku,经Western-blotting及质谱分析鉴定分子量60 ku的蛋白条带为AVNV-引物酶,而表达出的55 ku蛋白条带存在部分引物酶多肽片段。RNA结合荧光染料Pico-Gr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志磊 王崇明 任伟成 梁彦韬 曲朋 李赟
根据已测定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发病扇贝组织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编码AVNV dUTPase的开放阅读框ORF074,将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32a-dut。然后,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诱导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6 ku,与预期表达蛋白大小一致。经Western-blotting及质谱分析鉴定,所表达蛋白即为重组dUTPase。表达产物经Co2+柱纯化后进行酶学活性测定。结果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帅 王崇明 宋晓玲 白昌明 黄倢
在已经完成的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全基因组序列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了ORF86编码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基因(IAP-86)。IAP-86基因与pET32a(+)质粒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质粒pET32a-IAP86,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il BL21(DE3)中,使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u,经Western-blotting和质谱分析证明,该蛋白即为IAP-86融合蛋白,Co2+柱纯化后得到了纯化的IAP-86融合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帅 王崇明 岳志芹 宋晓玲 白昌明 尹伟力 黄倢
为深入探讨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魁蚶株的致病机理以及IAP-86蛋白的功能,从感染AVNV的濒死魁蚶外套膜中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 DNA。根据NCBI公布的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ORF86序列设计两对反向套式引物,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ORF86 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拼接获得全长c DNA序列。Blast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牡蛎疱疹病毒的同源性为100%,与栉孔扇贝AVNV的同源性为99%,并存在重叠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最大疏水指数为1.800,最小疏水指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红茹 范芷仪 蔡秀珠 付小哲 林强 刘礼辉 黄志斌 牛银杰 林蠡 李宁求
【目的】建立鳜弹状病毒(SCRV)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针对SCRV N基因和ISKNV MCP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和引物用量(μL)比,建立SCRV和ISKN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验。应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对20份临床样品进行单一和双重PCR检测,比较单一和双重PCR的检测结果。【结果】成功建立了SCRV和ISKNV双重PCR方法,该法特异性较强,对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锦鲤疱疹病毒(KHV)、神经坏死病毒(NN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罗非鱼湖病毒(TiLV)等鱼类常见病毒无扩增;敏感性较好,对2种病毒DNA的检测下限均为0.01 ng/μL。20份临床样品的双重PCR样品检测结果显示,3份为SCRV阳性,11份为ISKNV阳性,2份为SCRV和ISKNV混合感染,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SCRV和ISKNV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较好,可用于鳜鱼SCRV与ISKNV的快速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婧宇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研究常见浮游微藻对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的黏附和携带,探讨微藻作为病毒水平传播媒介的可能性,进而了解AVNV的水平传播途径。我们选取培养17种海区常见浮游微藻,在微藻生长的指数增长期混入AVNV病毒粗提液,用PCR等分子检测法定期对试验微藻携带AVNV的情况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绿色杜氏藻、四爿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携带AVNV,占到实验微藻总数的35.3%。用携带AVNV的6种微藻投喂试验栉孔扇贝以分析其致病力,结果表明,试验扇贝表现出典型的急性病毒性死亡症状,在试验的9d时间内,6组感染组试验扇贝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P<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卫 李惠芳 刘荭 陈焕春 范万红 刘宗晓 田飞焱 王侃 吕建强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鱼类神经坏死病毒CP基因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用于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及其他多种常见的水生动物RNA病毒,结果只能检测到目的病毒,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试验发现,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2pg/μL的总RNA。与RT-PCR的灵敏度对比试验表明,其敏感度比RT-PCR高10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在组内及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以及1.5%,证实其重复性极好,并且从抽提核酸到得出结果仅需4h。对临床500份样品进行鱼类神...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杨冰 宋晓玲 黄倢 史成银 刘莉 刘庆慧 宋微波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病是国际兽疫局(OIE)划定的甲壳类其他重要疾病之一,它分布较广,危害严重,对世界对虾养殖业发展影响重大。本文根据Genbank登录的IHHNV基因序列(AF218266),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纯化的IHHNV DNA和感染IHHNV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DNA中成功地扩增出产物大小为703bp的DNA片段,该对引物对IHHNV 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9. 85fg(8. 83×103 病毒拷贝),与健康对虾组织DNA、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DNA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 DNA无交叉反应。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常规PCR、实时定量PCR检测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效果分析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分离和部分特性研究
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RT-PCR和巢式PCR检测
基于荧光定量PCR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滴度检测方法
传染性胰坏死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检测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间接原位PCR方法的建立
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RT-q PCR检测技术建立及其在葡萄砧木中的时空分布规律
采用OIE标准检测养殖对虾中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的PCR检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