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3)
- 2023(9946)
- 2022(8991)
- 2021(8694)
- 2020(7300)
- 2019(17389)
- 2018(17465)
- 2017(34281)
- 2016(18607)
- 2015(21139)
- 2014(21243)
- 2013(20854)
- 2012(18699)
- 2011(16729)
- 2010(16794)
- 2009(15122)
- 2008(14466)
- 2007(12377)
- 2006(10595)
- 2005(9078)
- 学科
- 济(73383)
- 经济(73308)
- 管理(52356)
- 业(49556)
- 企(42186)
- 企业(42186)
- 方法(39186)
- 数学(34646)
- 数学方法(33993)
- 农(18149)
- 中国(17039)
- 学(16472)
- 财(16249)
- 业经(15572)
- 地方(13891)
- 理论(13759)
- 贸(12310)
- 贸易(12304)
- 农业(12086)
- 和(11981)
- 易(11943)
- 技术(11500)
- 制(11113)
- 环境(10952)
- 务(10775)
- 财务(10702)
- 财务管理(10684)
- 划(10132)
- 企业财务(10069)
- 教育(9808)
- 机构
- 大学(259757)
- 学院(258825)
- 管理(107882)
- 济(96950)
- 理学(94920)
- 经济(94689)
- 理学院(93909)
- 管理学(91895)
- 管理学院(91457)
- 研究(81343)
- 中国(58559)
- 京(55216)
- 科学(53545)
- 财(42027)
- 所(40684)
- 业大(40620)
- 农(40498)
- 研究所(37559)
- 中心(36690)
- 江(35590)
- 财经(34737)
- 北京(34728)
- 范(33846)
- 师范(33530)
- 农业(31893)
- 经(31595)
- 院(29833)
- 州(29693)
- 技术(28510)
- 经济学(27758)
- 基金
- 项目(184894)
- 科学(144873)
- 基金(133536)
- 研究(133260)
- 家(116263)
- 国家(115334)
- 科学基金(99723)
- 社会(81230)
- 社会科(76962)
- 社会科学(76939)
- 省(73150)
- 基金项目(71249)
- 自然(67573)
- 自然科(66037)
- 自然科学(66019)
- 自然科学基金(64784)
- 教育(62133)
- 划(61537)
- 资助(56691)
- 编号(55181)
- 成果(43613)
- 重点(40891)
- 部(40043)
- 创(38387)
- 发(38244)
- 课题(37577)
- 科研(35730)
- 创新(35684)
- 大学(34420)
- 教育部(34270)
共检索到356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崇明 王秀华 艾海新 李赟 贺桂珍 黄剑宇 宋微波
对2000-2002年山东沿海6个疫区患病栉孔扇贝进行电镜观察,在消化腺、外套膜、肾和肠的结缔组织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发现一种球形病毒,并引起相应的病理学变化。该病毒具囊膜,直径为130~170nm,核衣壳直径为90~140nm。病毒分离纯化后,观察到的病毒囊膜表面覆有长20nm的纤突。病毒在细胞质中的囊泡样结构内完成装配,其内未发现包涵体存在。从发病疫区栉孔扇贝组织中分离出病毒毒种对健康扇贝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各感染实验组发病扇贝表现出与自然海区发病扇贝相同的临床症状。病毒注射组死亡率为75%,病毒浸浴组死亡率为68.7%,灭活病毒注射组和空白对照组死亡率皆为12.5%。病毒注射、浸浴组与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秀华 王崇明 李筠 王祥红 郑桂丽 胡晓钟 龚俊 宋微波
2 0 0 0年 1月 - 12月 ,跟踪调查了胶州湾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情况 ,对养殖海域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 ,并对大规模死亡期间发病栉孔扇贝进行了病理学观察。调查结果显示 ,胶州湾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呈暴发性并集中在 7月下旬的高水温期。发病高峰期在 7月 2 1日至 7月 2 7日 ,最高时点患病率达 14 .5 % ,7月份的月死亡率为 5 8.0 %。至 8月 3日累积死亡率达 90 .0 % ,患病贝死亡率接近 10 0 %。发病期扇贝壳高平均为 5 .0± 0 .9cm。,养殖栉孔扇贝半数死亡时间在 7月 2 3日。通过对水环境因子、病原性生物因子的调查分析及病理学观察表明 ...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流行病学 胶州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登 麦康森 李晓明 马洪明 谭北平
根据2002年和2003年对山东荣成桑沟湾栉孔扇贝养殖海区的水温、盐度、pH、氨氮浓度、亚硝氮浓度等环境因子和扇贝血清中的蛋白浓度、酸性磷酸酶活力、碱性磷酸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等免疫学指标及栉孔扇贝养殖密度和死亡率的监测数据,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d network,ANN)的原理和误差反相传播(back propagetion,BP)网络的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初步建立养殖栉孔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经过300次的学习训练,误差平方和由67.46下降至0.009 1。该预测模型对未参与模型构建的样本预测的结果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婧 战文斌
采用石蜡切片和单克降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栉孔扇贝稚贝血细胞的分布和造血组织的定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存稚贝的外套膜、鳃、消化盲囊、闭壳肌、肾等处观察到大量血细胞,心脏位于消化腺与闭壳肌之间,闭壳肌、消化肓囊、肾等附近有血窦,血管分布于消化腺、胃、肾、直肠等处,有二个血窦,闭壳肌附近有一膨大突出的囊状组织,外被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薄膜,其内壁血细胞密布层叠,分裂增生,形态多样,腔内充满了基质,靠近闭壳肌一侧有管道相通,并向闭壳肌等器官不断输送成熟的血细胞,该组织结构特点类似血细胞生发中心,并随着扇贝的生长发育逐渐膨大增生,据其结构特点及内部血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免疫特性可初步定为栉孔扇贝的造...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稚贝 单克隆抗体 造血组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唐启升
在室内实验条件和现场模拟条件下对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泄率、摄食率、同化率和能量收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与温度成正比 ,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 ,体重与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关系式Y=aWb表示。在 8~ 2 8℃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3℃时耗氧率和摄食率达到最高值 ,2 8℃时下降 ,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的趋势 ,其变化幅度分别为 0 4 8~ 9 0 9mg/ g·h、0 0 5~ 1 0 1mg/ g·h和 1 0 7~ 11 6 6mg/ g·h。栉孔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滕炜鸣 李文姬 张明 于佐安 李石磊 刘项峰 李华琳 付成东
开展对大连市长海县附近养殖海域近几年夏季出现的大规模虾夷扇贝死亡现象的研究,能为虾夷扇贝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以患病虾夷扇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提纯培养,并采用人工感染试验确定虾夷扇贝脓胞病的病原性质;通过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虾夷扇贝脓胞病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患病组织中分离出的其中一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虾夷扇贝脓胞病的病原菌,在水温19℃、注射浓度为1.09×105CFU/mL的条件下,该菌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对该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确定虾夷扇贝脓胞病的病原为查氏弧菌。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查氏弧菌 脓胞病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广明 孙秀俊 吴彪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刘寒苗 赵庆
为研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亲缘关系,对在虾夷扇贝中开发的60个EST-SSR位点在栉孔扇贝中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1个位点可在栉孔扇贝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通用性比例达35.00%,其中,1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达28.33%。在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2.7647和2.352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1.9487和1.635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6314和0.3333;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4569和0.313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26和0.2597;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4493和0.3087;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7176和0.5041;固定指数(F_(is))检测发现,7个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2398。本研究开发的21对通用性EST-SSR标记,为进一步开展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辅助育种、基因发掘和种质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继红 方建光 梁翻鹏
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唐启升
自青岛近海扇贝养殖区取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暂养 2周 ,壳长达 2 5 .0 1~ 73.92mm。实验前停食 2 4h ,实验温度梯度为 8、13、18、2 3、2 8℃ ,其间投喂不同密度的小球藻 (Chlorellaspp .) ,静态实验。结果显示 ,栉孔扇贝的滤食率与温度和体重成正比 ,且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滤食率为 1.0 7~ 11.6 6mg/ (ind·h) ,2 3℃时达到最高值 ,2 8℃时开始下降。随饵料密度的增加 ,栉孔扇贝的滤食率增加 ,同化率下降 ,且同化率与饵料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同化率与温度和体重的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滤食率 同化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艾海新 王崇明 王秀华 刘英杰 李赟 贺桂珍 宋微波
从发病疫区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组织中分离出病毒和立克次体(Rickettsiaorganism,RO),对健康栉孔扇贝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病毒注射组死亡率为75%,病毒浸浴组死亡率为68.7%;RO注射组死亡率仅为18.7%;灭活RO注射组死亡率为31%;灭活病毒注射和空白对照组死亡率皆为12.5%;病毒注射、浸浴组与灭活病毒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有显著差异。而RO注射组与灭活RO注射组、空白对照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电镜复检结果显示,发病扇贝的外套膜、鳃、消化腺组织中分布有大量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的形态特征、病理学特征与自然海区发病扇贝中的病毒粒子特征完全一致。人工...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病毒 立克次体 人工感染实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贺桂珍 李贇 王崇明 黄剑宇 王秀华
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自然海区养殖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栉孔扇贝组织提取液,分别发现病毒和类立克次氏体(RLO)两种病原体。动态检测两类病原体感染状况与整个养殖期间栉孔扇贝发病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在80%~100%之间,最大感染强度出现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7、8月份。人工感染病毒的栉孔扇贝,其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期相当。而两种情况下栉孔扇贝类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未见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病毒可能是造成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体。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病原体 病毒 类立克次氏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2001年3~9月,在自然养殖状态下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生物沉积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能加速海洋中颗粒物质的沉积,生物沉积率分别为:小个体(壳长30~40mm)72.31~109.85mg·ind-1·day-1、中等个体(壳长50~60mm)103.49~207.77mg·ind-1·day-1和大个体(壳长60~70mm)120.05~237.65mg·ind-1·day-1。栉孔扇贝的生物沉积与其壳长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与其干组织重呈正相关的指数关系,而单位重量的生物沉积则与壳长和干组织重分别为负相关的线性和幂指数关系。海水温度和环境中饵料...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生物沉积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鸿 王清印 张岩 杨爱国
从温度变化、个体大小和昼夜变化等 3个角度研究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i)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排泄率。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同壳宽排泄率 (N)与温度 (t)的关系为 :N =7.2 0 33e0 .12 15t,R2 =0 .84 4 1(三倍体s组 ,壳宽约 3.2cm) ;N =8.8153e0 .10 3 1t,R2 =0 .9863(三倍体b组 ,壳宽约 4 .3cm ) ;N =6.4 2 66e0 .132 3t,R2 =0 .870 5(二倍体s组 ,壳宽约 3.0cm) ;N =7.80 55e0 .10 79t,R2 =0...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三倍体 二倍体 排泄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元庆 张秀珍 孙玉增 靳洋 刘义豪 孙珊 魏潇
2009年6-12月在烟台四十里湾某栉孔扇贝养殖区进行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对重金属的富集有明显的选择性,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25495,对铜富集系数为1453,对铅的富集系数为258。对镉的富集与其生长周期呈显著正相关,而Cu、Pb随其生长时间的增加在体内的增加趋势并不明显。栉孔扇贝各组织中重金属Cd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闭壳肌中Cd含量仅为内脏团中的1/5。研究发现,栉孔扇贝的主要饵料浮游植物对重金属Cd的富集效率远大于Pb、Cu,滤食浮游植物是栉孔扇贝富集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文中还对栉孔扇贝的人体消费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人体消费参考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