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0)
- 2023(3956)
- 2022(3445)
- 2021(3262)
- 2020(3058)
- 2019(6019)
- 2018(5779)
- 2017(10303)
- 2016(6139)
- 2015(6887)
- 2014(6744)
- 2013(6775)
- 2012(6685)
- 2011(6349)
- 2010(6533)
- 2009(6149)
- 2008(6241)
- 2007(5640)
- 2006(5194)
- 2005(4726)
- 学科
- 济(22506)
- 经济(22470)
- 学(14535)
- 管理(12689)
- 业(11623)
- 企(9407)
- 企业(9407)
- 方法(9124)
- 数学(7321)
- 数学方法(7151)
- 中国(5991)
- 农(5529)
- 理论(5179)
- 财(4633)
- 业经(4312)
- 制(4021)
- 教育(3874)
- 和(3863)
- 水产(3832)
- 贸(3831)
- 贸易(3828)
- 经济学(3799)
- 农业(3705)
- 易(3688)
- 融(3615)
- 金融(3612)
- 银(3344)
- 地方(3338)
- 及其(3331)
- 银行(3292)
- 机构
- 大学(102142)
- 学院(96691)
- 研究(44644)
- 科学(33600)
- 济(32565)
- 经济(31796)
- 中国(30176)
- 农(30012)
- 管理(28038)
- 所(26720)
- 研究所(25059)
- 农业(24629)
- 理学(23675)
- 京(23641)
- 理学院(23218)
- 管理学(22353)
- 管理学院(22206)
- 业大(21357)
- 中心(17943)
- 江(16399)
- 室(16067)
- 院(16050)
- 省(15560)
- 农业大学(15494)
- 北京(14778)
- 实验(14740)
- 财(14731)
- 范(14516)
- 科学院(14355)
- 实验室(14211)
- 基金
- 项目(67610)
- 科学(50188)
- 基金(48214)
- 家(47524)
- 国家(47184)
- 研究(40025)
- 科学基金(36319)
- 自然(27433)
- 自然科(26782)
- 自然科学(26763)
- 省(26455)
- 自然科学基金(26300)
- 划(24611)
- 基金项目(24434)
- 社会(22620)
- 资助(21243)
- 社会科(21099)
- 社会科学(21087)
- 教育(18734)
- 计划(17250)
- 重点(17100)
- 科技(16224)
- 发(14636)
- 部(14267)
- 科研(14177)
- 编号(13944)
- 创(13574)
- 专项(13446)
- 农(13019)
- 成果(13017)
共检索到150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振明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杂交子代担轮幼虫为材料,分别用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基因组作探针,采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的方法,对杂交后代杂交子的确切身份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子代分别继承了双亲各一套染色体(n=19),为真正的杂交种。为了解杂交扇贝的免疫学特性,在自然海域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情况下,分别对杂交扇贝及其亲本3个扇贝群体血细胞的胞内活性氧含量(ROIs)、血清凝集素效价(HA)、溶菌酶活力(LSZ)、抑菌活力、酚氧化酶活性(PO)、过氧化氢酶(CAT)...
关键词:
杂交扇贝 免疫 GISH 杂种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涛 杨爱国 吴彪 周丽青
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一代、子二代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DNA甲基化与各性状的相关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DNA甲基化率与壳宽、总重等表型值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与壳长、壳高、软体重和闭壳肌重4个性状表型值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中闭壳肌重与甲基化率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虾夷扇贝、栉孔扇贝、F1代、F2代的总甲基化率分别为32.79%、24.13%、19.98%、20.18%,杂交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涛 杨爱国 周丽青 吴彪 刘志鸿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标记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得到315个位点,其中311个为多态位点,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98.73%。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F1群体的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477 1±0.260 6、0.423 9±0.277 7、0.548 8±0.220 9;3个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29 1±0.185 0、0.289 7±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璞 杨爱国 单伟华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RAPD和GISH技术对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子代胚后发育4个重要时期(担轮幼虫期、D形幼虫期、壳顶幼虫期和眼点幼虫期)的遗传构成进行了检测。在RAPD检测中,50条随机引物在亲贝中共扩增出35条栉孔扇贝的特异条带和28条虾夷扇贝特异条带,其中栉孔扇贝特异条带在杂交子代4个时期出现的条数分别为:担轮幼虫期21条、D形幼虫期19条、壳顶幼虫期23条和眼点幼虫期23条;而虾夷扇贝特异条带在杂交子代4个时期出现的条数分别为:17、16、1和1。GISH结果表明,杂交扇贝在担轮幼虫期和D形幼虫期均继承了来自父母本遗传物质,而在壳顶幼虫期和眼点幼虫期未检测到来自父本的遗传物质。结果表明,...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20 0 0~ 2 0 0 3年在山东省长岛增殖站进行了以栉孔扇贝为母本与虾夷扇贝为父本 (正交 )、虾夷扇贝为母本与栉孔扇贝为父本 (反交 )、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的苗种培育 ,并在同一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水温 15~ 18℃条件下 ,正、反交均可正常受精 ,受精率在 90 %以上 ,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 ;成体的外部形态与母本基本相同 ,是偏向母本类型的异源二倍体 ;正交组在第 2年高水温季节栉孔扇贝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下 ,成活率达 95 % ,生长速度提高 2 3% ,反交组在苗种中间暂养和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比虾夷扇贝提高 16 % ,生长速度未见显著差别 ;正、反交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何斌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通过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正反单对杂交子一代幼虫进行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析了双亲位点在杂交子一代中的传递分离方式。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807和834进行扩增,正交家系和反交家系均统计了70条清晰稳定的扩增带。正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8.6%,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7.1%和21.4%。反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4.3%,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5.7%和22.9...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单对杂交 ISSR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何斌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不连续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杂交子一代的ADH、MDH、SDH、IDH、ME和SOD共6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分析,以探讨双亲遗传物质在杂交子代中的表达情况及杂交子代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杂交子代的同工酶酶谱与母本栉孔扇贝的相似,而与父本虾夷扇贝的明显不同,说明父本虾夷扇贝的同工酶在杂交子代中没有表达。幼虫阶段的同工酶酶谱亦表明,父本虾夷扇贝的同工酶在杂交子代的幼虫阶段仍然没有表达。另外,在对母本栉孔扇贝群体和杂交子代群体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在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杂交 同工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潘奕达 封杰 刘行 王文杰 潘英
为进一步研究扇贝属间远缘杂交的可行性,以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作为亲本,建立了两种扇贝的正交组MH、反交组HM、墨西哥湾扇贝自交组MM和华贵栉孔扇贝自交组HH。对各实验组的胚胎发育速度、受精率、孵化率、D形幼虫发生率和幼虫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盐度和精子浓度对各实验组配子亲和力及合子育性的影响,并尝试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杂交组浮游幼虫的生长趋势。结果表明,两种扇贝的正反杂交均可获得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桂龙 林基亮 杨斌 陈银 马斌 魏振禄 张金盛 刘博 王春德
针对虾夷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以风向标扇贝和虾夷扇贝为亲本进行了种间杂交实验,培育出了虾夷扇贝(♀)×风向标扇贝(♂)(PY♀×PC♂)及风向标扇贝(♀)×虾夷扇贝(♂)(PC♀×PY♂)两种杂交一代,并对其早期发育及幼虫期和稚贝期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Y♀×PC♂杂交一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幼虫期的生长和存活率介于双亲之间,而壳高和壳长的生长均高于双亲,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PC♀×PY♂杂交一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期生长和存活率均低于双亲,表现为杂种劣势。在养殖第1年,PY♀×PC♂杂交一代的壳高、壳长、壳宽和体质量增长率均高于双亲,杂种优势显著。研究表明,卵子来源对后代的表现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以雌性虾夷扇贝与雄性风向标扇贝进行种间杂交从而改良虾夷扇贝种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虾夷扇贝 风向标扇贝 种间杂交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丽青 杨爱国 刘志鸿 杜方勇 王清印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这2种扇贝杂交与亲本自交的精子入卵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成熟的精卵相遇时,相互激活,产生一系列胞间反应,卵子的激活集中表现为皮层反应、受精膜举起、成熟分裂重新启动;精子激活集中表现为顶体反应和受精锥形成。在16~18℃条件下,精子入卵的时间集中在精卵混合后的第6 min。8 min后,精子的线粒体随精核一起进入卵子中。精子入卵后精核略微膨胀,卵细胞中的线粒体在精核附近出现聚集现象。杂交中有多精入卵现象。本研究目的旨为优化扇贝种间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广明 孙秀俊 吴彪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刘寒苗 赵庆
为研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亲缘关系,对在虾夷扇贝中开发的60个EST-SSR位点在栉孔扇贝中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1个位点可在栉孔扇贝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通用性比例达35.00%,其中,1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达28.33%。在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2.7647和2.352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1.9487和1.635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6314和0.3333;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4569和0.313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26和0.2597;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4493和0.3087;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7176和0.5041;固定指数(F_(is))检测发现,7个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2398。本研究开发的21对通用性EST-SSR标记,为进一步开展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辅助育种、基因发掘和种质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高友 谭杰 吴羽媛 苏晓盈 刘付少梅 张元 方家熙 陈楠生 王春德 刘志刚
#N/A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培民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以精子活力和受精率为参数,就收集精子的方法、抗冻剂的种类和浓度及冷冻程序和平衡时间对虾夷扇贝精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冻存精子与栉孔扇贝卵子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肾管处收集到的精液与海水配的16%DMSO 1∶3(v/v)混合,在4℃冰箱内平衡5~10 min,在液氮面上方20cm、3 cm处分别停留3 min、10 min后浸入液氮保存,冻精活力在40%以上。在液氮中保存1 d、8 d、30 d、90 d后解冻,冷冻精子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新鲜精子的精子活力。虾夷扇贝的冻精可以使栉孔扇贝卵子受精,受精率在20%以上,并能得到正常的D型幼虫。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栉孔扇贝 精子冷冻 杂交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卫军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张立敬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母本、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Bouin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镜下对其受精和第1次卵裂过程中核相变化进行观察;运用压片法和热滴片法分别对4~8细胞期和担轮幼虫期胚胎进行染色体制片。结果表明,长牡蛎精子可以进入栉孔扇贝卵子,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1极体(PB1)和第2极体(PB2),能够形成雌、雄原核并融合为合子核,接着受精卵开始第1次卵裂;杂交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很长、胚胎畸形严重,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期;杂种胚胎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较大,在20~85之间,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是...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长牡蛎 远缘杂交 雌核发育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唐启升
在室内实验条件和现场模拟条件下对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泄率、摄食率、同化率和能量收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与温度成正比 ,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 ,体重与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关系式Y=aWb表示。在 8~ 2 8℃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3℃时耗氧率和摄食率达到最高值 ,2 8℃时下降 ,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的趋势 ,其变化幅度分别为 0 4 8~ 9 0 9mg/ g·h、0 0 5~ 1 0 1mg/ g·h和 1 0 7~ 11 6 6mg/ g·h。栉孔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