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6)
- 2023(12172)
- 2022(10704)
- 2021(10103)
- 2020(8478)
- 2019(19543)
- 2018(19648)
- 2017(37033)
- 2016(20608)
- 2015(23267)
- 2014(23443)
- 2013(22978)
- 2012(21175)
- 2011(19030)
- 2010(18770)
- 2009(17125)
- 2008(16448)
- 2007(14275)
- 2006(12516)
- 2005(10914)
- 学科
- 济(76530)
- 经济(76428)
- 管理(56737)
- 业(51663)
- 企(43242)
- 企业(43242)
- 方法(34789)
- 数学(29741)
- 数学方法(29348)
- 学(20819)
- 农(20674)
- 中国(20647)
- 财(18986)
- 业经(17023)
- 地方(16676)
- 制(15307)
- 理论(14583)
- 农业(13592)
- 和(13054)
- 贸(12936)
- 贸易(12930)
- 易(12504)
- 教育(12047)
- 环境(12028)
- 技术(11938)
- 银(11879)
- 银行(11817)
- 务(11616)
- 财务(11544)
- 财务管理(11512)
- 机构
- 大学(287598)
- 学院(284819)
- 管理(110684)
- 济(105263)
- 经济(102692)
- 研究(101157)
- 理学(95776)
- 理学院(94616)
- 管理学(92725)
- 管理学院(92235)
- 中国(73391)
- 科学(66854)
- 京(63132)
- 农(53197)
- 所(52517)
- 研究所(48302)
- 财(47739)
- 业大(47264)
- 中心(44813)
- 农业(42216)
- 江(42183)
- 北京(39880)
- 范(38680)
- 师范(38159)
- 财经(37955)
- 院(37503)
- 经(34539)
- 州(34081)
- 技术(33325)
- 师范大学(30873)
- 基金
- 项目(200953)
- 科学(155674)
- 研究(143689)
- 基金(143480)
- 家(127565)
- 国家(126510)
- 科学基金(106496)
- 社会(86304)
- 社会科(81424)
- 社会科学(81397)
- 省(79455)
- 基金项目(76308)
- 自然(72019)
- 自然科(70295)
- 自然科学(70273)
- 自然科学基金(68974)
- 划(67941)
- 教育(65996)
- 资助(59501)
- 编号(58958)
- 成果(48302)
- 重点(45449)
- 部(43242)
- 发(42575)
- 课题(41599)
- 创(41583)
- 科研(38981)
- 创新(38765)
- 计划(38415)
- 大学(36654)
- 期刊
- 济(116338)
- 经济(116338)
- 研究(83125)
- 中国(57372)
- 学报(53134)
- 农(47908)
- 科学(46586)
- 管理(41330)
- 大学(38746)
- 学学(36364)
- 教育(36174)
- 财(35164)
- 农业(33309)
- 技术(24748)
- 融(22188)
- 金融(22188)
- 业经(19013)
- 经济研究(18124)
- 财经(17698)
- 业(17265)
- 图书(16902)
- 经(15018)
- 科技(14893)
- 问题(14794)
- 版(14396)
- 业大(14353)
- 理论(14035)
- 实践(13016)
- 践(13016)
- 技术经济(12746)
共检索到418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鸿 王清印 张岩 杨爱国
从温度变化、个体大小和昼夜变化等 3个角度研究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i)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排泄率。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不同壳宽排泄率 (N)与温度 (t)的关系为 :N =7.2 0 33e0 .12 15t,R2 =0 .84 4 1(三倍体s组 ,壳宽约 3.2cm) ;N =8.8153e0 .10 3 1t,R2 =0 .9863(三倍体b组 ,壳宽约 4 .3cm ) ;N =6.4 2 66e0 .132 3t,R2 =0 .870 5(二倍体s组 ,壳宽约 3.0cm) ;N =7.80 55e0 .10 79t,R2 =0...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三倍体 二倍体 排泄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董迎辉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用Bouin氏液固定、连续石蜡切片方法,对6-二甲基氨基嘌呤(简称6-DMAP)抑制第二极体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在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在授精后25min,以60mg/L的6-DMAP处理栉孔扇贝受精卵15min,有效地破坏了纺锤体结构的形成,抑制了第2次减数分裂进程,致使受精卵内形成两种核相:一种是1个大的二倍性雌核和1个雄核;另一种是两个单倍性的雌核和1个雄核。不论形成几个雌原核,它们都能与雄原核相互靠近,在卵轴中央核膜逐渐发生融合,形成合子核,三倍体的合子核在卵内所占体积明显较二倍体的大。继而,合子核经过DNA复制,最后凝缩成染色体,发生有丝分裂,其过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孔杰 刘萍 刘志鸿 孙慧玲 李锋 王如才 姜明
用6 - 二甲基氨基嘌呤(6 - DMAP) 处理,对抑制栉孔扇贝第二极体释放产生三倍体的适宜诱导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DAPI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开始处理前和处理结束时的受精卵染色体核相组成与三倍体诱导率和幼虫成活率的关系,对三倍体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虫的生长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获得充分成熟的卵子、起始处理时间以第一极体占40 % 、药物浓度60 mgL、持续处理时间15 min 及产卵至处理结束保持水温20 ℃,三倍体诱导率可稳定在80 %以上,孵化率达70 % 左右。
关键词:
栉孔扇贝 6-二甲基氨基嘌呤 三倍体诱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婧 战文斌
采用石蜡切片和单克降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栉孔扇贝稚贝血细胞的分布和造血组织的定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存稚贝的外套膜、鳃、消化盲囊、闭壳肌、肾等处观察到大量血细胞,心脏位于消化腺与闭壳肌之间,闭壳肌、消化肓囊、肾等附近有血窦,血管分布于消化腺、胃、肾、直肠等处,有二个血窦,闭壳肌附近有一膨大突出的囊状组织,外被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薄膜,其内壁血细胞密布层叠,分裂增生,形态多样,腔内充满了基质,靠近闭壳肌一侧有管道相通,并向闭壳肌等器官不断输送成熟的血细胞,该组织结构特点类似血细胞生发中心,并随着扇贝的生长发育逐渐膨大增生,据其结构特点及内部血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免疫特性可初步定为栉孔扇贝的造...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稚贝 单克隆抗体 造血组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瑞海 王昭萍 邸炜鹏 张晨晨 高倩 段金龙
通过低盐海水浸泡海湾扇贝受精卵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海湾扇贝产生三倍体。当海湾扇贝的受精卵40%出现第一极体时,立即用不同盐度梯度即22.5、20、17.5、15、12.5、10、7.5、对照组(盐度30)的海水对受精卵进行处理10、15min后,马上将处理的受精卵移入正常海水中孵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梯度低盐海水可以诱导海湾扇贝产生三倍体,盐度为20以上时,三倍体诱导率小于2.91%,但随着盐度的下降,三倍体诱导率迅速提高,当盐度为12.5时,三倍体诱导率高达85.91%。当盐度低于7.5时,由于D形幼虫极少,三倍体诱导率无法测出。在处理时间上,15min的处理效果比10min处理...
关键词:
海湾扇贝 低盐度 三倍体 D形幼虫孵化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亚青 相建海 张国范 王子臣 宋坚
:取繁殖期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yessoensis)亲体 ,采用阴干、流水和升温海水催产以及小水体、高密度、雌雄分池排放、人工授精的方法 ,可获得批量受精卵。分别使用浓度为 0 .0 5,0 .10 ,0 .15,0 .2 0 ,0 .30 ,0 .50和 0 .70mmol/L的 6 -DMAP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 ,实验水温分别为 12℃和 14℃。结果表明 ,水温12℃ ,6 -DMAP 0 .0 5mmol/L时 ,在授精后 6 7min处理胚胎 4 5min诱导三倍体效果较好 ,三倍体率达 83.3% ,面盘幼虫相对孵化率达 6 9.5% ;水温 12℃和 14℃时 ,...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唐启升
在室内实验条件和现场模拟条件下对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泄率、摄食率、同化率和能量收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与温度成正比 ,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 ,体重与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关系式Y=aWb表示。在 8~ 2 8℃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3℃时耗氧率和摄食率达到最高值 ,2 8℃时下降 ,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的趋势 ,其变化幅度分别为 0 4 8~ 9 0 9mg/ g·h、0 0 5~ 1 0 1mg/ g·h和 1 0 7~ 11 6 6mg/ g·h。栉孔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庆磊 黄晓婷 赵海波 赵婷 李宁 王昭萍 胡晓丽 胡景杰 包振民
荧光显微观察表明,20℃水温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卵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精子可以正常受精和发育,具备人工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亲贝充分促熟后,分开催产,以20:1的精卵比授精;在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以60mg/L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受精卵10-25min,可诱导75.23%-92.14%的三倍体;6-DMAP处理15min综合诱导效果最好,三倍体诱导率可达88.56%,孵化率可达53.52%。得到的三倍体幼虫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验证,为含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媛 李琪 于瑞海
研究了利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0μg/mL;6-DMAP)抑制第1卵裂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Jones et Pre-ston)]雄核发育二倍体的条件。雄核发育单倍体是将强度为2.8 mW/(cm2.s)的紫外线照射20 s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得到的。6-DMAP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减数分裂,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有丝分裂;抑制第1卵裂的适宜起始时间为受精后80 min,诱导率为21.0%~22.6%。细胞学观察显示,6-DMAP抑制第1卵裂产生的雄核发育二倍体主要来源于第1卵裂中期的受精卵,由于阻止了染色体分离和原核移动,导致一个融合的二倍性雌性原核的形成;经紫外线照射的...
关键词:
栉孔扇贝 雄核发育二倍体 6-DMA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董迎辉 杨爱国 刘志鸿 任建峰 周丽青 宫学红
2004年5~6月,用紫外线照射法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结合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6-DMAP)处理受精卵抑制第2极体释放,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采用中心波长254nm、光照强度800μw/cm2·s的紫外线照射栉孔扇贝精子50s,然后立即与正常卵子授精,在20℃水温下,受精后35~40min光镜下观察到20%~30%卵子排出第1极体时,分别以40、50、60、70、80mg/L的6-DMAP持续处理受精卵10、15、20min,染色体计数法检测各处理组二倍体率,从而筛选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两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6-DMAP的浓度和...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人工诱导 雌核发育二倍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凤影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毛连菊
采用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正常发育受精卵和6-DMAP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卵受精过程中纺锤体变化以及雌雄原核的移动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正常发育受精卵内微管能聚合形成纺锤体并牵引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依次排出第一极体、第二极体,雌雄原核融合为合子核,进行第一次卵裂。雌核发育受精卵内,随6-DMAP处理时间的延长,星体微管消失,纺锤体被拉长变得扁平,最终导致中期纺锤体解散,第二极体的形成被抑制;6-DMAP处理过程中,受精卵中的精核始终处于皮层区域,不能形成雄原核,雌原核和精核几乎不移动,去除6-DMAP后,雌原核和精核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广明 孙秀俊 吴彪 杨爱国 刘志鸿 周丽青 刘寒苗 赵庆
为研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亲缘关系,对在虾夷扇贝中开发的60个EST-SSR位点在栉孔扇贝中的通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1个位点可在栉孔扇贝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通用性比例达35.00%,其中,17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达28.33%。在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群体中,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2.7647和2.352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_e)分别为1.9487和1.635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6314和0.3333;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4569和0.313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26和0.2597;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4493和0.3087;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7176和0.5041;固定指数(F_(is))检测发现,7个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2398。本研究开发的21对通用性EST-SSR标记,为进一步开展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辅助育种、基因发掘和种质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芳 董双林 李德尚
对菲律宾蛤仔和栉孔扇贝的呼吸与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者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h)与温度(T,℃)和湿重(W,g)存在下列关系:Qo=0.307W-0.7381.004T,QN=7.841W-0,9100.990T;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与温度、湿重存在下列关系:Qo=0.040W-0.3491.079T,QN=57.401w-0.5610.992t。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激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子,并用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多聚甲醛固定、免疫荧光染色后,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栉孔扇贝正常发育卵子和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卵子,对其受精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正常发育组受精卵内以微管为基础的纺锤体能够顺利地组装并引导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第一、第二极体的排放,以及雌、雄原核融合和第一次卵裂;(2)异源精子诱导雌核发育的卵子经6-DMAP处理后,部分微管变得模糊或消失,纺锤体受到破坏导致染色体的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