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4)
2023(9561)
2022(8143)
2021(7850)
2020(6191)
2019(14024)
2018(13603)
2017(23387)
2016(13769)
2015(15445)
2014(15211)
2013(13950)
2012(12716)
2011(11893)
2010(12159)
2009(10844)
2008(10231)
2007(9134)
2006(8310)
2005(7628)
作者
(37364)
(30870)
(30853)
(29372)
(19587)
(14974)
(13984)
(12210)
(12018)
(11071)
(10512)
(10466)
(9896)
(9871)
(9863)
(9747)
(9610)
(9283)
(9062)
(8906)
(7934)
(7874)
(7552)
(7238)
(7062)
(7057)
(6943)
(6717)
(6361)
(6241)
学科
(44053)
经济(43995)
管理(28907)
(26194)
教育(23123)
(19288)
企业(19288)
中国(18546)
方法(15589)
(15257)
(14351)
理论(14264)
数学(12456)
地方(12424)
数学方法(12210)
农业(11116)
(10182)
教学(10152)
业经(10147)
(8898)
(8110)
地方经济(7777)
(7431)
技术(7297)
(7183)
贸易(7180)
环境(7054)
研究(6968)
(6901)
金融(6900)
机构
学院(183194)
大学(181876)
研究(69215)
(61430)
经济(59584)
管理(56499)
理学(48215)
理学院(47455)
管理学(46239)
管理学院(45896)
中国(43933)
科学(43364)
(41066)
(36032)
师范(35706)
(35295)
教育(34762)
研究所(32256)
(30217)
(29999)
技术(29299)
中心(29276)
师范大学(29172)
(28693)
职业(26641)
北京(26469)
(25613)
业大(25507)
(24406)
农业(23619)
基金
项目(119749)
研究(95260)
科学(94951)
基金(80887)
(71124)
国家(70369)
科学基金(58555)
社会(56025)
教育(53283)
社会科(52477)
社会科学(52467)
(50889)
(44591)
编号(42977)
基金项目(41090)
成果(36936)
自然(36116)
自然科(35242)
自然科学(35226)
课题(34586)
自然科学基金(34565)
资助(32422)
重点(29977)
(29501)
(28488)
(26948)
规划(25714)
(25449)
(24709)
项目编号(24618)
期刊
(73204)
经济(73204)
研究(63600)
教育(62452)
中国(50370)
学报(30009)
(27573)
科学(26815)
大学(23223)
(21147)
技术(20910)
学学(20285)
管理(20227)
农业(19168)
职业(18889)
(12179)
金融(12179)
技术教育(12154)
职业技术(12154)
职业技术教育(12154)
业经(11930)
经济研究(11710)
财经(11155)
(10897)
论坛(10897)
(9804)
(9709)
(9026)
(8976)
图书(8551)
共检索到283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月琴  张雪华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数因经济窘迫,自我评价过低,自卑心较重,资助过程中,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被标签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文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促进贫困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建议,即帮助贫困生去标签化,高职资助部门及其教育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做好贫困生无标签受助工作;正确引导学生对贫困群体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去标签化氛围;做好贫困生精神资助,实现心理脱贫;增加贫困生就业文化资本,有效帮助贫困生物质和精神脱贫,让贫困生体面、尊严、快乐地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增芬  
高职院校贫困生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文章运用生态学方法,即整体协调、动态平衡、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等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贫困生帮扶问题,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以及贫困生资助规律,指出物质层面的"资助"仅仅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要把"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人际互动"中满足高校贫困生较高层次需求;倡导培养贫困生的生态性人格,促进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洪莲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日益普及和完善的同时,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存在忽略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或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亟待加强。文章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育内容以及其他应该注意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康国勇  
"教育公平"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在我国,贫困地区孩子的高等教育升学率远低于一般水平。本文借助相关研究,结合实证分析,设计了多元帮扶式"财务平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力求在官产学研体系良性运行的情况下实现贫困地区孩子上高等职业教育不用家庭经济支持,从而摆脱经济的压力,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并且,初步介绍了项目设计模式,针对项目的必须参与方进行分析,提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敏  
高职院校在当下发展速度较快,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中,高职贫困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就业上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大的问题。文章深度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名艳  张阳  
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的路径:精准识别,为贫困大学生建立就业档案;精准瞄准,匹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精准指导,建立贫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精准帮扶,将精准扶贫战略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调动贫困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建立脱贫大学生返贫预警机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俸晓玲  
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教育性要求正视贫困生的非经济弱势处境、发挥资助的生产性潜能、实现资助的可持续效益,真正从教育入场、在场、出场全程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发展,确保他们的稳定脱贫和长远生存。这就要求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教育投资策略丰富资助形式,扩充高职贫困生资本占有的类型和数量,帮助高职贫困生优化发展选择、提升发展水平。为此,应坚持以经济资助为主体,开展多项教育服务项目,加大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考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化磊  贾红果  陈学宁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刘海骅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逸媛  
高校学生资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高职教育是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12名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访谈与观察发现,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可以分为前期的教育积累、院校及专业选择、学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毕业选择与社会流动四个阶段。高校学生资助主要以资助信息、资助资金和资助经验的形式对高职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产生影响。高职贫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充满挑战,学生资助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通过畅通从中学到大学的资助服务路径、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服务体系、关注高职贫困生中的女性群体等政策举措支持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康妮  高政  
标签理论认为,高职生入口身份的"标签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标签化"以及社会与就业单位对高职生文凭身份的"标签化"共同造就了高职生就业"量"高"质"不高的现象。因此,变革高等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教学模式凸显高职特色、改变社会对高职生的刻板印象等措施多元并举才能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承泽  曾灿博  李旭光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积极推进扶贫脱贫工作,高职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对他们实行就业援助,引导并指导他们自主创业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文章提出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创业指导工作应该以引导为主,寻求多方支持,讲透创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环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王辉  
贫困大学生多中心帮扶模式是"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内涵包括帮扶主体多中心化、帮扶空间多中心化与帮扶手段多中心化。本文主要针对贫困大学生面临着经济、精神、心理、行为、学习、就业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困境和现行贫困大学生帮扶体系存在着帮扶主体单一、帮扶内容僵化、帮扶手段有限等比较不足的实际情况,从多主体联动、全方位帮扶和多手段参与三方面着手构建贫困大学生多中心帮扶模式,对于有效提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水平和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鹤霞  
基于对H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年级280名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对照组分层抽样调查显示,从在校消费对比来看,家庭经济原因导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生活质量存在很大差距;从心理健康对比来看,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大、自我肯定度低;从人际交往来看,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渴望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从心理压力对比来看,在就业方面,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担忧更多、态度更为消极。贫困生补充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贫困生心理比较健康。基于此,应从经济扶贫和心理扶助两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畅  
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借助自媒体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应在对自媒体的产生与发展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时效性、互动性以及技术性等方面探讨自媒体为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提供的机遇和挑战,从树立自媒体理念、构建自媒体网络平台,以及自媒体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