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2)
- 2023(16796)
- 2022(14560)
- 2021(13694)
- 2020(11413)
- 2019(25938)
- 2018(25849)
- 2017(49894)
- 2016(26966)
- 2015(29807)
- 2014(29673)
- 2013(29243)
- 2012(26713)
- 2011(24133)
- 2010(24206)
- 2009(22647)
- 2008(21776)
- 2007(19220)
- 2006(16818)
- 2005(14703)
- 学科
- 济(105324)
- 经济(105211)
- 管理(82286)
- 业(78622)
- 企(66250)
- 企业(66250)
- 方法(47490)
- 数学(40883)
- 数学方法(40406)
- 中国(30176)
- 农(28038)
- 财(27705)
- 业经(24187)
- 地方(22629)
- 技术(22542)
- 学(22382)
- 制(21137)
- 贸(19016)
- 贸易(19003)
- 农业(18814)
- 易(18468)
- 银(18204)
- 银行(18164)
- 理论(18017)
- 务(17471)
- 和(17425)
- 财务(17400)
- 财务管理(17367)
- 行(17337)
- 环境(16771)
- 机构
- 大学(379868)
- 学院(379796)
- 管理(151497)
- 济(148711)
- 经济(145402)
- 理学(131472)
- 理学院(130013)
- 管理学(127869)
- 管理学院(127157)
- 研究(124099)
- 中国(92771)
- 京(80443)
- 科学(78027)
- 财(70392)
- 所(61731)
- 农(57961)
- 财经(56445)
- 研究所(56278)
- 中心(56138)
- 业大(55413)
- 江(54734)
- 经(51211)
- 北京(50683)
- 范(50598)
- 师范(50154)
- 院(45812)
- 农业(45428)
- 州(44936)
- 经济学(44262)
- 财经大学(42054)
- 基金
- 项目(259476)
- 科学(204656)
- 研究(191431)
- 基金(186951)
- 家(162582)
- 国家(161230)
- 科学基金(138597)
- 社会(120100)
- 社会科(113741)
- 社会科学(113716)
- 省(102683)
- 基金项目(99547)
- 自然(89812)
- 教育(88098)
- 自然科(87706)
- 自然科学(87680)
- 划(86321)
- 自然科学基金(86095)
- 编号(78568)
- 资助(76018)
- 成果(63572)
- 重点(58071)
- 创(57038)
- 部(56956)
- 发(55715)
- 课题(54140)
- 创新(52639)
- 科研(49284)
- 教育部(48779)
- 国家社会(48702)
- 期刊
- 济(161328)
- 经济(161328)
- 研究(110967)
- 中国(71125)
- 学报(58076)
- 管理(56061)
- 科学(54534)
- 财(52526)
- 农(51555)
- 教育(44884)
- 大学(43789)
- 学学(41105)
- 农业(36133)
- 技术(33113)
- 融(32429)
- 金融(32429)
- 业经(28050)
- 财经(26830)
- 经济研究(26109)
- 经(22912)
- 问题(20983)
- 科技(20864)
- 图书(19253)
- 技术经济(19007)
- 业(18920)
- 理论(18383)
- 商业(17805)
- 现代(17080)
- 实践(16831)
- 践(16831)
共检索到547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霞 陈凯华 官建成
本文将标度无关性指标引入到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中,在非线性视角下从科技创新投入(R&D经费)、产出(论文、专利)与经济规模(GDP)之间关联的角度构造标度无关性指标,进而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R&D经费投入、科学论文、专利申请量随GDP的增加均呈较强的非线性增加趋势;(2)绝大多数省份的R&D经费投入与GDP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且各省份论文数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普遍强于专利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本文工作不但扩充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为决策者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丹丹 王子晨 郑圣明
科学评价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绩效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引入标度无关性指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地区生产总值、高校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等要素的变化对此绩效均有着显著的非线性作用。这对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绩效、决策者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标度无关性 高校 科技创新 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子晨 戚巍 吴丹丹
文章从经济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者间关联的角度构建若干标度无关性指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0年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并验证了非线性规模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非线性作用,企业研发经费与GDP和主营业务收入间均存在标度关系且由GDP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更强;绝大多数省份企业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与GDP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传统的研发强度指标由于未考虑规模效应带来的非线性影响,对于各区域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技术创新 技术经济 创新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明广 李高扬
文章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另外,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最终的创新绩效评价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评价矩阵的固有信息,利用逼近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绩效 灰色关联投影 理想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帮俊 吴艳芳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是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通过构建评价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学研方创新能力、企业方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协同度3个协同创新绩效主因子,并根据每个因子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确定其各自权重;基于省域面板数据计算得出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地区)的因子总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得出各区域协同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服务。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 省域 因子分析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诗炜 张光宇 邓彦 马文聪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主体的背景下,学界的关注点势必从区域创新绩效转变为区域企业创新绩效。文章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创新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密切值法对我国28个省份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在上述四个分项和区域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较高的省份集中在环渤海湾和东南沿海。我国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必须在四个方面均
关键词: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密切值法 工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科范 赵湜 谌祉樾
构建了中心城市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法,从全国22个中心城市中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中心城市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DEA模型,对10个典型中心城市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阻碍我国中心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的三类障碍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区域创新结构不合理、创新资源投入过剩。最后提出推动我国中心城市区域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绩效 中心城市 聚类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诗炜 张光宇 邓彦 马文聪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体系主体的背景下,学界的关注点势必从区域创新绩效转变为区域企业创新绩效。文章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创新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密切值法对我国28个省份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在上述四个分项和区域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较高的省份集中在环渤海湾和东南沿海。我国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必须在四个方面均
关键词: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密切值法 工业企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雪华 杨佳妮 马泽伟 蔡松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研究省域创新绩效,明晰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本文基于2016-202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创新绩效综合得分及各级指标得分,探究创新资源禀赋差异对省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创新绩效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2)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集聚对省域创新绩效具有较大影响;(4)人力资源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基于以上结论,从持续提升创新投入质量和配置效率、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柔性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得出相应启示。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区域创新绩效 综合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彩江 李章雯
结合价值工程理论模型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创新绩效模型,测算2012—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创新资源利用情况,并分析区域创新效率水平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中国总体创新绩效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现成效;(2)各区域创新绩效水平在地域分布上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现象,表现为"东高西低",其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创新效率要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绩效。最后,提出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绩效 指标体系 价值工程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学海 王崇举
协同创新是扩散创新成果、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政府的"有为治理"与市场的"有效配置运行"缺一不可。长江经济带肩负打造东中西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带、引领带的空间布局功能。文章选取2000-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单元、行政区域的非一致性和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各省市创新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地方利益驱动,省际创新能力与绩效差异明显,沪、苏、浙创新绩效明显超过其他省市,鄂、川、渝和湘、皖等地域单元创新绩效处于第二梯队,而赣、云、贵创新绩效排名靠后,综合评价结果较差,阻碍了区域协同创新。基于此,文章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区域协作治理体系,强化引致协同创新合作的动力形成、传导扩散、利益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实现省际创新绩效的跨行政边界溢出。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绩效评价 协同创新 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双杰 孙一曼
文章以2014—2016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创新得分排名均位于前50的国家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带来的最终市场价值来衡量创新产出,引入非链式两阶段DEA测算国家创新效率与创新中间产出的最优配置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创新效率总体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创新的市场化效率落后,创新市场化效率随人均GDP增加呈"U"型趋势;创新中间产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程度普遍偏低,创新的高市场化效率并不代表创新中间产出的高利用率,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创新中间产出优化配置低效的问题。不同类型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创新绩效水平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并根据各国创新中间产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词:
国家创新 创新绩效 非链式两阶段DE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凡 单莹洁 苏传华 崔研
文章以区域创新绩效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创新效率与效果两个方面综合界定了区域创新绩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协调度法的复合测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8年度河北省各城市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区域创新绩效 熵权法 协调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妍 蒋开东 徐一萍
本文把科技创新团队看作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科研生产组织,基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了评价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三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论和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效率的一般性启示,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明
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水利科技创新的绩效,对于水利领域各主体在同行业竞争中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采取适当的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系统优化、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水利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利于我国水利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
水利 科技创新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