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9)
2023(15030)
2022(12940)
2021(12259)
2020(10058)
2019(23087)
2018(23102)
2017(44066)
2016(24192)
2015(27048)
2014(26827)
2013(26068)
2012(23701)
2011(21245)
2010(21121)
2009(19596)
2008(18448)
2007(15980)
2006(13833)
2005(11796)
作者
(68483)
(56591)
(56496)
(53780)
(36068)
(27216)
(25749)
(22346)
(21602)
(20160)
(19476)
(18963)
(17977)
(17670)
(17453)
(17425)
(17037)
(16908)
(16327)
(16070)
(14104)
(13932)
(13731)
(12920)
(12753)
(12615)
(12529)
(12421)
(11451)
(11270)
学科
(92574)
经济(92460)
管理(67484)
(60430)
(49732)
企业(49732)
方法(41359)
数学(35770)
数学方法(35360)
中国(26674)
(24793)
(22883)
地方(21429)
(21258)
业经(20304)
(17142)
农业(16610)
理论(16532)
(15619)
贸易(15612)
(15089)
环境(14915)
(14510)
(14158)
财务(14080)
财务管理(14052)
技术(13714)
(13652)
金融(13642)
(13629)
机构
大学(332108)
学院(331902)
管理(129199)
(125138)
经济(122177)
理学(112339)
理学院(110985)
研究(110772)
管理学(108820)
管理学院(108229)
中国(80481)
科学(71462)
(70916)
(57131)
(55469)
(54196)
业大(50861)
研究所(50791)
中心(50332)
(47664)
财经(46490)
(45886)
师范(45430)
北京(44279)
农业(42722)
(42264)
(41174)
(39251)
经济学(37227)
师范大学(36704)
基金
项目(235329)
科学(184329)
研究(171539)
基金(169316)
(148281)
国家(147083)
科学基金(125877)
社会(106819)
社会科(101007)
社会科学(100985)
(92129)
基金项目(90178)
自然(82516)
自然科(80593)
自然科学(80576)
教育(79087)
自然科学基金(79058)
(78082)
编号(70701)
资助(69135)
成果(57061)
重点(52553)
(50979)
(49895)
课题(48923)
(48609)
创新(45309)
科研(45141)
教育部(43526)
国家社会(43478)
期刊
(134652)
经济(134652)
研究(95362)
中国(60914)
学报(55125)
科学(49652)
(49076)
管理(45438)
(42171)
大学(41055)
教育(40022)
学学(38511)
农业(34161)
技术(27884)
(24986)
金融(24986)
业经(23498)
经济研究(21651)
财经(21553)
问题(18816)
图书(18491)
(18398)
(16926)
科技(16207)
(15700)
理论(15502)
资源(14882)
技术经济(14597)
现代(14591)
实践(14384)
共检索到473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宫攀  张槊  
以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采用标度律校正的城市体检方法分析了城市病和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城市病的空间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类治理的策略。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系统中城市要素与城市规模之间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标度关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动力依然存在。标度律校正后的城市体检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规模膨胀不是导致城市病的必然因素,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更容易出现城市病。我国中小城市体检结果的组内差异大于大城市,且随着城市规模差距的加大,体检结果的组间差异也在加大。因此,中小城市面临更加复杂的城市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鲍海君  章笑艺  蒋明利  章鸣  
研究目的:由韧性的一般理论切入,从韧性城市内涵的不同维度构建城市国土空间安全体检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1)基于城市安全角度,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社会治理5个维度构建了表征城市安全情况的体检评估指标库;(2)在指标筛选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对指标库中各项指标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筛选的关键核心指标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安全和韧性城市建设的真实情况;(3)依据核心指标体系的指标内涵和在城市国土安全建设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水平,评价指标被分为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和倡导性指标三大类。研究结论:随着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管理部门可在强制性指标评估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特点选用倡导性指标,逐步纳入引导性指标,强化实施国土空间安全监测评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煦武   奚雪松   韩兆辉   陈占涛  
城市体检是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面向我国数量庞大的城市老旧社区,通过社区体检评估准确地找到问题并反映其“病因”,是老旧社区更新与治理行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剖析了针对城市老旧社区构建体检评估方法体系的必要性,构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同一指标、双向测评、综合评估”城市老旧社区体检评估方法体系。在北京“回天地区”典型老旧社区体检评估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通过该方法体系可以科学地“评机能”、“诊病情”和“析病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发现和阐释城市老旧社区中存在的问题;从“量质并重、优劣互释、保底争高”三方面指导社区更新规划与治理策略的提出和实施计划的编制。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存量优化时代城市老旧社区的“体检一规划一治理一运维”体系以及体制机制构建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天鹏   崔英伟   李静  
老旧小区改造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老旧小区体检评估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置条件。通过梳理和总结北京市石景山区老旧小区体检评估的实践经验,从老旧小区体检评估的困境出发,探讨其优化路径,包括:第一,广泛引入专业力量,以提高体检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第二,设计主创人员参与体检评估工作,做好体检评估与改造实施设计的全面衔接;第三,进一步明确参与各方主体工作职责以及合作关系,以促进各主体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第四,完善信息平台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享等,以期为地方政府科学制定老旧小区体检评估方案提供优化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戴德胜   李香云   胡凯丽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深入分析当前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梳理城市体检与基础设施更新的关系,提出需求引导、有序更新、活力营造、品质提升、智慧融合五大基础设施更新原则,并借鉴城市体检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更新策略,即问题诊断、对症治疗和复诊监测,有助于建立常态化的基础设施体检更新策略,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更符合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震   李佳萱   刘昉   张忠国   陈一涵  
为剖析服务供给与人群需求的失衡问题,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以北京市展览路街道为例,开展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绿地、福利、医疗等6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全龄友好性评估与检验。研究揭示了居民主观体验对设施空间供给可形成有益补充,前往服务设施的便捷程度需要提升,设施空间供给与人群需求不够匹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代际交互功能不够完备、人性化设计水平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加强公交覆盖,提升步骑行体验;以人定量,优化设施空间供给;关注弱势群体需求,规范无障碍设计;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建设代际复合场地;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鼓励公益性与营利性服务设施混合配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元子  
基于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差异主要源于客观环境差异的假设,将评估思路集中于对地区间环境差异水平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因子分析,以考察影响地区间公共服务提供成本差异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阐明各地区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成本优势及劣势。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按现行的需求成本指标所产生的评价结果与按环境因素评价的吻合程度仅为33.4%。这种成本差异评估方式反映了当前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考虑的是部门支出需求,而非公共支出需求;并且某一类转移支付过度承担其他政策性功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詹美旭  魏宗财  王建军  周小天  彭丹丽  
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了环境污染、发展粗放无序、治理乏力等城市病。城市体检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新型城市治理方式,已成为解决"城市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对其评估方法与实施路径的学术探讨较为欠缺。广州是全国开展城市体检的试点城市,在指标体系优化、城市问题诊断和治理策略探索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广州为例,聚焦于城市安全维度,建立了城市安全评估研究的基本框架,对指标体系筛选优化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从政策办法、标准规范、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等方面综合施策,并通过满意度调查和体检信息平台持续监测城市安全的治理成效,为国家城市体检工作提供研究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梦宇   李秀伟   高一朝   张健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有助于及时揭示国土空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反馈规划实施效能。虽然,目前城市体检的实践较多,但是理论层面研究相对较少,导致评估科学性和系统性存在不足,亟需对城市体检原理的探索。因此,本研究引入循证治理理论构建城市体检框架,包括理论框架、内容循证和证据循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规划目标、规划实施和城市运行的指标循证,明确证据来源和证据等级,结合系统动力学描绘证据因果反馈路径,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体检为例进行方法论证,以期对城市体检理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业锦   闫欣雨   王雅倩   申郑钰   熊南  
基于2020年城市体检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测度我国3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治理综合水平及其差异,探索影响城市治理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特征来看,治理评价高水平城市多分布于长江沿线和东部沿海地区,偏低水平多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从城市间差异来看,城市治理存在“短板效应”,城市间生态环境治理和道路环境提升存在显著差异;从关键影响因素来看,居民对城市治理的综合感知受到城市建成环境、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体属性特征共同作用。在城市建成环境变量中,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低PM_(2.5)浓度、高公交站点和商场可达性促进居民对城市治理满意度的提升。在城市社会经济条件变量中,大经济规模、高工资水平增强居民对城市治理的满意度。在个体属性变量中,高龄、高学历及城市“新市民”对城市治理的效果敏感度更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欧阳鹏  杨明  宋名悦  蒋雅婷  
城市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公共治理决策。城市体检作为一项我国特色的城市治理制度创新实践,其工作的科学有效将为高质量的城市公共治理决策提供支撑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城市体检状况整体上尚未完全适应高质量的城市公共决策要求,“多检并存”带来潜在的“战略认知、判断标准、数据循证、溯源深度、方案效度”等多重治理决策陷阱。为此,研究提出面向高质量公共决策的城市体检机制优化框架,重点推进“纵横协同、数据保质、汇智会诊、反馈循环、多元参与、责任约束”六大机制的建立健全,促进城市体检由分散多头的“横纵交叉体”转变为助力城市高质量决策的“整体集成器”,促进城市体检的质量提升以及与城市发展决策的有效连接,更好为城市生命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湛东升  周玄  周侃  张文忠  虞晓芬  
城市体检是促进中国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和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创新举措,但却很少有研究正面关注城市体检社会评价对居民福祉的影响。论文基于2021年住建部在长三角地区8个样本城市开展的大规模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分别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居民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感知因子及其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从以人为本视角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发现:(1)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评价指标共提取了7个城市人居环境感知评价主成分因子,分别命名为城市管理、城市活力、城市舒适、城市宜居、城市包容、城市安全和城市便利,累计贡献率达到66.767%。(2)城市人居环境感知评价因子均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城市人居环境感知评价因子的影响方向却存在差异性。其中,城市管理、城市活力、城市舒适、城市宜居和城市包容等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幸福感,城市安全和城市便利等因子显著负向影响幸福感。(3)不同城市规模居民幸福感的人居环境主导因子有所不同,同时不同户口和年龄居民幸福感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也有差异。研究结果对促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和指导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来  
在引进国外智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信用缺失的现象,如伪造学历、虚假工作经历、无故离岗离职等,这严重制约了中国引智工作的后续发展。在当前的环境下,传统的引智工作监管模式难以突破现有的瓶颈。本文根据我国引智工作监管体系的发展模式,从行政监管的视角分析引智工作监管对象信用评估的主要因素,构建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30家引智工作用人单位为样本,利用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客观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契合引智工作行政监管的需要,采用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准确地得到监管对象的信用等级,并能发现导致监管对象信用状况不佳的相关因素,对引智工作监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信用管理办法制定和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推广价值。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崇伟  曹瑞  田柯  王前  邹俐爱  
医院体检中心的战略定位重点需要解决如何主动调整客户类型构成和选择未来主要发展的客户类型等问题,文章将通过范例医院内外部分析给出答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李果  李蓉  
考虑个体差异的多维标度模型分析表明,哈尔滨市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既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时是造成结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促进经济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哈尔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其主攻方向在于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低耗能和低排放的工业行业并加速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