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0)
- 2023(4974)
- 2022(4246)
- 2021(4221)
- 2020(3501)
- 2019(8140)
- 2018(7730)
- 2017(14933)
- 2016(8226)
- 2015(8894)
- 2014(8770)
- 2013(8691)
- 2012(8070)
- 2011(6758)
- 2010(7061)
- 2009(6320)
- 2008(6579)
- 2007(5812)
- 2006(5019)
- 2005(4631)
- 学科
- 济(32611)
- 经济(32576)
- 管理(29994)
- 业(27120)
- 财(25081)
- 企(24532)
- 企业(24532)
- 方法(16189)
- 数学(13980)
- 数学方法(13906)
- 财政(12945)
- 出(12326)
- 贸(11972)
- 贸易(11970)
- 易(11833)
- 务(11454)
- 财务(11448)
- 财务管理(11395)
- 企业财务(10925)
- 政(10543)
- 制(9982)
- 中国(9715)
- 农(8119)
- 口(8012)
- 出口(8011)
- 出口贸易(8011)
- 地方(7919)
- 体(7584)
- 业经(7025)
- 体制(6888)
- 机构
- 大学(110854)
- 学院(109867)
- 济(51193)
- 经济(50396)
- 管理(45001)
- 理学(39445)
- 理学院(39083)
- 管理学(38600)
- 管理学院(38396)
- 研究(34437)
- 财(33482)
- 中国(27646)
- 财经(22708)
- 京(22050)
- 经(20696)
- 科学(18780)
- 经济学(17152)
- 财经大学(16703)
- 江(16654)
- 所(16513)
- 经济学院(15714)
- 中心(15521)
- 研究所(14406)
- 农(13984)
- 北京(13443)
- 业大(13328)
- 商学(13080)
- 商学院(12973)
- 院(12544)
- 州(12275)
- 基金
- 项目(72678)
- 科学(58965)
- 基金(56040)
- 研究(53376)
- 家(47767)
- 国家(47432)
- 科学基金(42268)
- 社会(36570)
- 社会科(34995)
- 社会科学(34986)
- 基金项目(29688)
- 省(26818)
- 自然(26805)
- 自然科(26315)
- 自然科学(26308)
- 自然科学基金(25909)
- 教育(24665)
- 资助(23381)
- 划(22035)
- 编号(20556)
- 部(17332)
- 成果(17023)
- 国家社会(15928)
- 重点(15922)
- 教育部(15587)
- 人文(15232)
- 创(14876)
- 发(14440)
- 大学(14286)
- 制(14217)
共检索到168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尚植
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在本质上表现为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相结合,所以中国式标尺竞争就表现为"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锦标赛。论文基于政治委托代理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来研究地方官员的行为逻辑,研究表明:一方面,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地方政府官员必然追求本届政府或个人任职期限的短期政绩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使自己在政治锦标赛中获胜,各个地方政府在配置财政资源时会竞相模仿从而使财政支出出现"结构趋同",这种趋同性会随着政治锦标赛的升级而一直处于锁定状态。所以,地方官员自利行为是导致财政支出结构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贤彬 张莉 徐现祥
文章采用全国省级党政首长的官员数据,对地方官员的财政支出行为及其特征和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识别与分析。研究发现,在"任命制"之下,地方官员的个人特征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模式: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张偏向随着地方官员的任期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地方官员学历差异导致显著的财政支出结构差异,高学历的官员倾向于降低建设性支出比重而提高科教文卫支出比重。文章基于地方官员微观主体提出了一个考察地方财政支出的新视角,有望为破解公共品供给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扩张偏向 结构偏向 地方官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小勇
笔者通过构造地理空间权重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年~2006年间中国省级财政分权、邻里竞争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支出比重无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发展性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邻里竞争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叶 邱磊 刘小兵
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专利申请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超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2)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开发区建设是财政支出偏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可能渠道;(3)基于土地出让行为能放松地方政府预算约束这一基本事实,进一步检验了土地出让在财政支出偏向与区域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土地出让行为减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考虑空间因素可能给估计结果带来的影响,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存在策略性互动行为,且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偏向的策略性互动行为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红琼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支出存在结构偏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轻科教文卫等支出。接着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激励合同出发,分析在"经济人"假设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受激励机制的影响,从追求"社会合意"型向追求"中央合意"转变。而这一转变带来的则是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某些公共品提供不足,而某些公共品供给过度等后果。
关键词:
地方政府行为 支出结构 偏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勇 张晏
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的激励根源,并通过构造财政分权指标和政府竞争指标、利用1994 ̄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并且,政府竞争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缓解这种状况。这意味着,中国式分权在推动市场化和激发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同时,与之伴随的...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开 张磊
本文以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出发点,基于2009—2017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审视财政压力、政府竞争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政府竞争而言,财政压力才是降低地方政府民生支出偏向的主要原因。财政压力对政府竞争具有调节作用,政府竞争对民生支出偏向的反向作用程度显著依赖于财政压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偏向不具有直接效应,但在财政压力的调节作用下显著影响上述三项支出。本文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政府竞争与民生支出偏向之间的相关关系越不显著;地方政府在执行多任务导向型的中央决策时,具有较为明显的自我选择倾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新强 胡永刚
中国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偏向投资建设性支出,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到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就业的经验事实:政府生产性支出增加能够促进就业,但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性依赖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表现在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刺激就业,而增加服务性支出则抑制就业。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事实,政府支出影响就业的程度依赖于政府支出生产性的大小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中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通过生产性效应、投资流动性约束和价格粘性等渠道刺激就业;然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体制转轨阶段,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将导致结构性劳动替代,从而抑制就业;税收则主要通过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卞彬
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财政竞争等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偏向,单纯依靠理顺财政收支关系无法根除此种扭曲,必须在制度和体制上做文章,从治本上考虑。因此,厘清法治下的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法治的关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着手,也要从法治建设着手。健全地方政府权力运行的制约和财政支出的监督机制、减少自由裁量权,有效避免财政政策制定和财政支出分配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滥用。构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制约体系极为重要,依法设定权力、制约权力、行使权力、监督权力,以规则至上、权利本位、权力控制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财政分权 支出偏好 制度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牧扬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模型,分析了在晋升锦标赛的体制下拥有不完全私人信息的地方官员在地方财政支出方向上的选择。我们发现,在官员自身的私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事前能力较高的官员倾向于选择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经济性支出",而能力较低的官员则倾向于选择不容易揭示其能力的"社会性支出"。通过对1994—2005年地市级分项财政支出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个人能力较高的官员任期内,地方财政在基本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显著上升,而教育和公检法方面的支出显著下降。这一实证结论与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并且不能被干中学效应和异质性晋升激励所解释。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财政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制度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罗鉴益
地方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支出比重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这似乎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科教文卫"的先验结论相悖。通过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行为的时空间特征描述,构建了2003-2013年中国265个地级市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科技支出策略具有显著的延续性,但同比上升幅度有限。尽管财政分权制度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热情,但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比重有小幅增加,这完全是因为地方政府模仿互补的标尺竞争策略。此外,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分权带来的科技支出结构扭曲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应当从科技支出视角完善政府经济职能,深化财政制度改革,纠正财政支出结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唐善永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式分权 政府竞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勇 丁焕峰
通过利用空间面板Durbi n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偏向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省级财政分权促使地方政府增加了基本建设性支出比重,而减少了社会发展性支出的比重,省以下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结构效应则正好相反。相邻地区GDP增长率的提高,促使地方政府增加基本建设性支出比重,而降低社会发展性支出比重。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竞争上同时出现了攀比效应和逐底竞争效应。因此,纠正地方政府支出偏向政策,必须推动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周伟
转移支付不确定性将带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波动的加剧,进而导致地方政府期望效用下降。为了减少这种效用损失,地方政府可能会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以增加生产性支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并维持财政收入的稳定。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阐释转移支付波动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的内在逻辑,并利用《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中的县级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转移支付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生产性活动,且该效应在中西部、转移支付净流入和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地区更为凸显,表现为非对称特征。此外,上述结果通过了工具变量法、调整核心变量度量方式及控制其他重大事件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转移支付波动会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对社会性公共品供给的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金宇
基于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FVAR),文章检验了全球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后期以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以及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各类财政支出仅在短期对产出具有冲击效应,而且在三个典型时期非线性效应显著。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增长均产生了抑制作用,生产性支出对产出增长的负向冲击效应最大,消费性支出最小;在经济危机后的复苏时期,财政支出可能给产出增长带来较为频繁的波动,服务性支出对产出冲击效应较大,生产性带来的产出波动更为频繁;在新常态时期,服务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在短期对产出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支出可能造成产出波动。
关键词:
时变参数 冲击效应 财政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