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3)
2023(7298)
2022(5856)
2021(5221)
2020(4259)
2019(9775)
2018(9456)
2017(18012)
2016(9419)
2015(10515)
2014(10461)
2013(10372)
2012(10008)
2011(9249)
2010(9429)
2009(9045)
2008(8948)
2007(8169)
2006(7684)
2005(7320)
作者
(28122)
(23651)
(23583)
(22558)
(15100)
(11191)
(10783)
(9256)
(9193)
(8412)
(8350)
(7753)
(7750)
(7697)
(7459)
(7413)
(6953)
(6797)
(6765)
(6314)
(6028)
(5790)
(5771)
(5530)
(5517)
(5270)
(5057)
(4839)
(4716)
(4550)
学科
(64914)
经济(64867)
管理(25589)
(23650)
方法(20486)
(18434)
企业(18434)
数学(17280)
数学方法(17140)
地方(15601)
中国(14875)
(12868)
(12134)
地方经济(11940)
业经(11461)
(9462)
农业(8961)
理论(8789)
(8237)
金融(8237)
(8174)
(8047)
贸易(8043)
(7724)
经济学(7534)
(7437)
(7248)
银行(7232)
环境(7046)
(7026)
机构
大学(149434)
学院(147279)
(74467)
经济(73148)
研究(55085)
管理(52214)
理学(44425)
理学院(43938)
管理学(43291)
管理学院(43023)
中国(41685)
(32965)
(30778)
科学(30191)
(27698)
财经(26186)
经济学(25616)
研究所(24797)
中心(23793)
(23762)
经济学院(22686)
(22118)
(20038)
北京(19857)
(19746)
师范(19555)
财经大学(19393)
(19341)
业大(17771)
(17231)
基金
项目(90193)
科学(71691)
基金(67140)
研究(66533)
(58252)
国家(57798)
科学基金(49347)
社会(45863)
社会科(43503)
社会科学(43494)
基金项目(33911)
(33213)
教育(30131)
自然(29313)
自然科(28652)
自然科学(28643)
自然科学基金(28143)
资助(28103)
(28087)
编号(25435)
成果(21522)
(20552)
重点(20545)
(20388)
国家社会(20108)
教育部(18208)
课题(18143)
(17867)
人文(17524)
大学(17186)
期刊
(90594)
经济(90594)
研究(51443)
中国(30258)
(25479)
管理(22056)
学报(21254)
科学(19953)
(18345)
大学(16594)
经济研究(16339)
学学(15818)
财经(14863)
(14728)
金融(14728)
教育(13495)
(13089)
技术(12598)
农业(11965)
问题(11580)
业经(11279)
(9385)
技术经济(8939)
世界(8629)
国际(8613)
统计(8143)
经济问题(7137)
商业(7081)
(6904)
经济管理(6780)
共检索到23593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永宁  吴练达  
标准RBC理论认为,面对真实冲击,由于代表性经济人理性地选择劳动跨期替代,宏观经济虽产生了波动,但仍属于帕累托改进。本文认为,由于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竞争的,收入结构呈现金字塔型,收入下层经济人的劳动替代往往是非自愿的,因此这样的劳动波动不可能是帕累托改进。事实上,正是没有考虑到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导致了"就业变化之谜",即RBC预测到的就业变化不如实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阳  
经济周期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本文将经济周期理论按其研究视角其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经济系统本身是渐近稳定的,经济波动由随机冲击引起;另一种认为经济波动是经济系统内自身形成的确定性动态结果。本文从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去梳理当前地经济周期理论,评价与比较各种不同理论的优点及局限性,以期为将来的理论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华东  
通过人力资本分层的视角来研究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我们发现低收入阶层劳动力由于受到信贷约束以及生活、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的约束,不能在实际中进行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中高收入阶层具备了进行劳动供给跨期替代的条件,但由于传统文化习俗、工作合约和潜在失业威胁的存在,一般也不会轻易进行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建阳,朱启贵  
The 2004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goes to the researchers whose contribution concerns two closely related areas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the time consistency problem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making and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business cycles.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and thorough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i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prize winning theories.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possibility of Kydland and Prescott's analysis in China.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小湄   谭小芬  
在当前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周期联动引发了学术界与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全球性冲击与外国经济波动的溢出效应及其传导渠道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归纳了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表现与驱动因素。通过梳理国家间的贸易联系、金融联系、直接投资联系以及国际生产网络对各国经济周期协同变动的影响,总结了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宏观渠道。同时,立足于微观企业的国际联系与跨国企业在国际经济周期联动中的角色,文章考察了国际经济周期联动的微观机制,分析了跨国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内部供应链以及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在特质冲击跨境传导并上升为宏观波动中的作用。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当前全球经济联动的趋势变化,文章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军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所开创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这一理论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本文在阐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这一理论与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并对这一理论在当代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作了简要评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对本文作者“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的三个内容的反批判 :一、到底谁在搞唯心主义 ?二、如何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三、什么是“人民之友” ?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冠清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萧条这一最特殊经济史事件的关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针对我国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对大萧条争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文章的最后还对政府干预是否有益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进行了反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子晖  
要本文以 Amano 和 Wirjanto 永久性收入模型为基础,研究1960~2003年期间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期内替代弹性以及两者各自的跨期替代弹性,并结合新的理论发展,检验政府和居民消费之间的互补(替代或无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后政府与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政府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有了明显的下降,而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及两者之间的期内替代弹性则有了显著的上升,且改革后政府和居民消费仍然保持着互补关系。本研究也指出,现阶段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降低居民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促进当期消费,同时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扩张性财政政策,因为随着跨期替代弹性的下降以及期内替代弹性上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立新  任厚  樊吉  
本文就山西省朔州市的五个县域金融作个案研究,从微观角度分析经济周期问题。研究证实,就欠发达地区的县域金融而言,近年来的持续紧缩是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社各机构类型上。紧缩的根源是经济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改革、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和特定政策安排等多方面。文章的基本结论是,县域金融的紧缩周期是长期性的,这一因素应该成为宏观政策制定的基本参考变量之一。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伟  
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立足微观主体行为开展研究已成为其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微观领域学者也日益关注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文章在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周期以及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金平  朱鸿  
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金融体系运行是否独立于经济运行、是否具有"非中性"特征,是金融周期理论研究的起点。金融周期怎样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传导机制如何,则是金融周期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理论、债务-通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不稳定理论基本上构成了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短期波动具有加速器作用,该作用具有非对称性;金融周期能够预测经济周期;金融周期对中长期经济增长波动具有重要影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