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2)
2023(9105)
2022(7906)
2021(7323)
2020(6505)
2019(14711)
2018(14513)
2017(27409)
2016(14760)
2015(16607)
2014(16421)
2013(16274)
2012(15370)
2011(13862)
2010(14100)
2009(13268)
2008(13459)
2007(12573)
2006(10673)
2005(9446)
作者
(43398)
(36452)
(36444)
(34642)
(23188)
(17458)
(16544)
(14185)
(13553)
(12857)
(12312)
(12181)
(11640)
(11548)
(11417)
(11262)
(11260)
(10797)
(10638)
(10593)
(9135)
(9098)
(8814)
(8325)
(8314)
(8234)
(8095)
(8085)
(7514)
(7297)
学科
(60814)
经济(60768)
(48788)
管理(46482)
(40559)
企业(40559)
方法(28505)
数学(24547)
数学方法(24326)
技术(20617)
(17083)
(16162)
中国(16070)
(15216)
技术管理(13371)
业经(13137)
农业(11803)
(11509)
贸易(11503)
(11163)
地方(11119)
理论(10988)
(10923)
(9616)
银行(9579)
(9545)
财务(9517)
财务管理(9490)
(9420)
(9093)
机构
大学(216229)
学院(215025)
(89113)
经济(87237)
管理(84105)
理学(72045)
研究(71741)
理学院(71268)
管理学(70171)
管理学院(69732)
中国(53559)
(45239)
科学(44594)
(39736)
(37133)
(36701)
(33874)
中心(33709)
研究所(33347)
业大(32533)
财经(31521)
农业(29375)
北京(28544)
(28454)
(28294)
师范(28002)
经济学(27718)
(26551)
(25356)
技术(25167)
基金
项目(140768)
科学(110532)
研究(104089)
基金(99921)
(87278)
国家(86538)
科学基金(73687)
社会(65249)
社会科(61813)
社会科学(61794)
(57154)
基金项目(53106)
教育(48833)
(47611)
自然(46756)
自然科(45692)
自然科学(45678)
自然科学基金(44905)
编号(42491)
资助(39697)
(35311)
成果(34743)
创新(32100)
重点(32061)
(31250)
(30780)
课题(29719)
科研(26776)
国家社会(26750)
教育部(26619)
期刊
(96162)
经济(96162)
研究(61772)
中国(45236)
学报(34159)
(32936)
(32350)
科学(31320)
管理(31141)
教育(27217)
大学(25235)
学学(23462)
技术(22605)
农业(22269)
(17558)
金融(17558)
财经(15820)
经济研究(15558)
业经(15486)
技术经济(13752)
(13672)
科技(13493)
(13277)
问题(12417)
图书(11922)
(10622)
(10520)
论坛(10520)
(10397)
理论(10123)
共检索到31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友才  胡汉辉  
标准的哲学认识,有利于认识和指导技术创新。本文认为,标准是为了交流的部分信息,是信息稀缺性和效用之间的平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人类利益各方的妥协。标准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网络外部性和锁定作用。企业技术创新应当遵循其客观性和主体性,应当重视对路径锁定的突破,对标准重新组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凌  
文章从哲学角度,全面审视技术创新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对传统技术创新观进行了反思。哲学视角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帮助企业把握技术创新运作的规律,实现技术创新运作的科学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淑贞  
学校管理的成功依赖于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创造。管理包含创造性的功能,对学校来说,主要是创造新的行动潜力,新的教育能力,新的教育功能。学校管理的革新创造,就其哲学待征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观念更新与革新创造的统一。创新的行动固然重要,创新的观念更重要。创新的观念支配着创新的行动,没有突破的观念也就没有突破的作法,也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成果。日本管理学家在《丰田生产方式》一书中说:“要用创造的皮鞭去抽打容易僵化的头脑”。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所以,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地了解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曙光  郭刚  
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然而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标准陷阱,影响到我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本文侧重探讨企业技术标准参与和制定的基本理论问题,并以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为案例,探讨企业技术标准转换为国际行业标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正>哲学与技术,是两座学术高峰。攀爬其中的任何一座,都足以耗尽攀登者所有的心力。对于教育技术研究而言,这两座“高山”可能都需要攀爬,才可能登上学术的“尖峰”。教育技术研究的这种特殊性,在于它的研究涉及“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学习分析、思维发展、合作学习等,都是人(学生或教师)在学和教、在使用。因此,教育技术研究就不得不要考虑人的很多“属性”,比如学生的身心特征、心智发展等。特别是心智发展,涉及认知、思维、自尊、主体性、欲望等,极为复杂。教育技术研究如果仅停留于对技术的驾驭,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就需要哲学。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翻转课堂、微课程、MOOCs的热潮犹在,"红气球项目"已闪亮登场。祝智庭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技术变革教育的大潜力。毫无疑问,技术将继续为教育提供各种难以想象的可能,我们也很好奇,技术还将为人类教育打开什么样更惊奇的大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汤成成  
在标准竞争日益激烈的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代,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的融合使得技术标准私有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本文在分析技术标准私有化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私有化的形成路径以及私有技术标准不同于公有技术标准的特征,进而基于私有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来剖析技术标准私有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丽君  魏大鹏  
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在我国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问题,不仅技术标准缺位,而且技术标准的作用并未真正体现,从机制上看专利—技术标准—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格局未能形成。为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的界面管理,从而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陈宝兰  刘志迎  
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舒辉  王媛  
为冲破国际竞争旧格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模式,这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要路径之一,在市场层面上做好文章是我国企业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竞争的有效策略之一。从技术、市场、对象重要度3个维度,提炼出市场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标准协同转化的4种模式,并分析每种模式的典型特征、作用机理和实施条件,可为企业完善和加速协同转化进程提供策略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张丹丹  
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促进技术创新。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技术标准锁定和创新惰性、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剖析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两者合力作用下技术创新的困境以及革命式创新对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诺基亚公司的案例探索突破技术标准锁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慧  郑昊  张月义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的视角探究其在标准与企业质量水平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深入明晰先进标准与企业质量提升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切实有效途径。将先进标准、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质量提升三者统筹结合,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利用1 216家浙江制造企业2015—2021年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法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有效的标准制定及应用有助于企业质量水平提升,技术创新中介了先进标准与质量提升之间的正向关系;相较于服务业,“有效的标准制定及应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质量水平提升”效应在制造业中更强,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4.87%和16.09%。由此提出政府完善职能,广泛推广标准应用实施、推动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作用落到实处的相关措施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彤  
标准一直在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传统的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标准不含有知识产权的内容。它不仅能够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供求双方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且能够作为企业创新的起点和平台,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刺激系统产品的组件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ICT产业出现了标准“私有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既为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也产生了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