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0)
- 2023(6020)
- 2022(4663)
- 2021(4516)
- 2020(3195)
- 2019(7076)
- 2018(6534)
- 2017(12139)
- 2016(6285)
- 2015(6659)
- 2014(6581)
- 2013(6157)
- 2012(5705)
- 2011(5062)
- 2010(5161)
- 2009(4886)
- 2008(5152)
- 2007(4781)
- 2006(4323)
- 2005(3692)
- 学科
- 济(25795)
- 经济(25649)
- 管理(19530)
- 业(18121)
- 企(16835)
- 企业(16835)
- 方法(9828)
- 业经(9778)
- 农(9635)
- 理论(8746)
- 中国(8730)
- 财(7600)
- 和(6730)
- 制(6321)
- 农业(6254)
- 学(6084)
- 数学(5337)
- 数学方法(5237)
- 体(4879)
- 教育(4879)
- 务(4692)
- 财务(4680)
- 企业经济(4677)
- 财务管理(4669)
- 经济理论(4547)
- 企业财务(4524)
- 地方(4523)
- 社会(4329)
- 划(4252)
- 工作(4138)
- 机构
- 大学(90964)
- 学院(90945)
- 济(35571)
- 经济(34755)
- 管理(34726)
- 理学(29909)
- 研究(29847)
- 理学院(29608)
- 管理学(29204)
- 管理学院(29024)
- 中国(22309)
- 财(20010)
- 京(18407)
- 科学(15854)
- 财经(15354)
- 经(13850)
- 范(13696)
- 师范(13634)
- 江(13385)
- 中心(13381)
- 所(13324)
- 研究所(11760)
- 北京(11679)
- 财经大学(11459)
- 经济学(11299)
- 院(11148)
- 师范大学(11034)
- 州(10807)
- 农(10258)
- 经济学院(9954)
- 基金
- 项目(59006)
- 研究(48709)
- 科学(47771)
- 基金(42592)
- 家(35923)
- 国家(35512)
- 社会(34135)
- 社会科(30965)
- 社会科学(30951)
- 科学基金(30923)
- 教育(22918)
- 省(22514)
- 基金项目(21549)
- 编号(20851)
- 划(18951)
- 成果(18352)
- 自然(16509)
- 自然科(16094)
- 自然科学(16092)
- 自然科学基金(15831)
- 资助(15419)
- 课题(14708)
- 国家社会(13855)
- 部(13625)
- 重点(13611)
- 制(13376)
- 性(13216)
- 项目编号(13159)
- 发(12791)
- 年(12665)
共检索到13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诸葛凯 张勇 周立军
通过分析标准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契合性,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标准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进行效力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治理标准的开放模式以实现标准制定的民主参与和均等化,促进标准推动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使社会事业与工、农、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共同推进"标准化+"战略改革。
关键词:
标准 社会治理 利益相关者 开放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 石伟平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至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逐步成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模式创新。但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今天,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发挥更广泛的功能,必须对其内涵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实现集团化办学的良性治理。为此,应从宏观上完善集团化办学的环境保障体系,从中观上构建集团成员的利益协调机制,从微观上进一步规范运行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职业教育集团 治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芳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与流域水环境治理具有内在契合性。流域水环境协商治理是建设流域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它涉及政府层面的多层次民主协调、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协商合作、公民与公民之间的自主协商三个不同层面及其治理机制。实现流域水环境协商治理应该将协商治理的理念与制度建设纳入我国流域水环境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之中。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 协商治理 治理现代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秦杰
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底线公平"制度模式。社会保障"底线公平"是依托我国国情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实践。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新阶段,在"十四五"以及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时期,"底线公平"将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
“底线公平” 社会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德建 周杰
"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建构已经成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变量和重要前提。在分析"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的逻辑起点的基础上,结合"双师型"教师核心素养要求和专业发展特点,探索构建了三维三级七要素三十一个指标内容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并从制订资格认证制度、构建双向实践机制和完善专项激励政策等三个方面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建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探讨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其衔接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价值诉求的一致性、现实要求的互需性以及具体内容的耦合性构成了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有机衔接的逻辑起点。而从衔接实践上看,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的衔接困境主要体现在部分未脱贫地区社会秩序紊乱、社会建设培育缺乏长远动力和社会建设整体布局有待优化等方面。为此,应该在协调推进非贫困户和非贫困村发展、落实长远规划和优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三个层面精准发力,推动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
精准脱贫 社会建设 有机衔接 乡村振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军 孟佳佳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它能够以新要素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注入创新活力。本文旨在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理论逻辑,结合内蒙古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质生产力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翠英 经蕊 冯泓铭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新发展阶段,区域创新呈现创新模式多元化、创新体系多极化和创新能力差异化等特点。产业集群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方面与区域创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并通过要素共享机制、规模经济效益机制和竞争效应机制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以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需要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增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高效统筹区域创新要素资源,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政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产业集群 作用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邢源恒
社会信用治理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探寻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信用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社会信用治理将突破传统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结构分散、长效治理机制缺失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等困境。面对社会信用制度保障不健全、权利保护不到位以及平台标准有待完善的挑战,提出加强信用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积极转换社会信用治理方式、打造市域社会信用治理平台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维浩
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态治理是政府与市场协同治理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有助于缓解农村生态治理面临的社会资本和资源不足的压力。当前农村生态治理面临单一治理主体能力有限,生态治理结构碎片化以及社会主体对于新型生态问题的应对不足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协调引导、公众有效监督相结合的治理路径,需要做好信息共享、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进忠 林悦盈
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民政服务和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新时期如何有效拓展服务实践的深度成为站点持续发力和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对福建省三个市的基层社会工作站的调研,发现乡镇社会工作站通过前移公共服务平台,兼顾个别对象和集体对象,以群体福祉和社区发展建设为介入焦点和最终旨归,开展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但服务过程还存在目标整合错位、服务能力受限以及服务持续困难等内在张力。服务型治理寓治理于服务,强调以动态、整体的视角,用专业服务解决源头问题的同时激活村庄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未来乡镇社会工作站服务路径的建构要点在于:多元主体平等互动参与,以能力建设为服务导向,以内生驱动为发展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昊辰 吕晓 杨俊 卞正富
研究目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及理论逻辑,为助推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路径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国土空间治理有必要在人地协调、公平均衡、特色鲜明、绿色高效、稳定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2)归纳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土空间治理之间所存在的系统协调、协同共生、演绎交互、调适匹配、包容共区5大理论逻辑。(3)由于区域间和城乡间差距(宏观)、产业间和地类间竞争(中观)、部门间和主体间博弈(微观),国土空间治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4)从规划引导、用途管制和实践行动出发,提出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调适匹配与差别管控、精细治理与共治共享的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治理将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整体逻辑去反思治理路径,可为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内涵外延和理论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银蓉 刘晓娟 张容旭
[目的 /意义]数据交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当前我国数据交易面临诸多问题,亟需破局走出困境。引入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有助于从整体协调的角度认清数据交易的发展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可行之策。[方法 /过程]采用比较类推法,通过分析数据交易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来论证数据交易生态系统的可行性,进而明确该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与特点。以此为基点,通过访谈法和网络调研法,发现数据交易现实中还存在数据要素权属复杂、交易双方彼此博弈、第三方机构缺失及监管缺位等制约因素。[结果 /结论 ]为充分释放数据交易潜力,需为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制定路径策略,通过长期、系统、动态、可控的治理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与稳定平衡。
关键词:
数据交易 生态系统 数据要素 治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戴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在多元参与、协同共治中建立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其内在逻辑。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还面临许多障碍。要通过政府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建立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