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9)
- 2023(8083)
- 2022(6145)
- 2021(5658)
- 2020(4701)
- 2019(10647)
- 2018(10901)
- 2017(20735)
- 2016(11091)
- 2015(12571)
- 2014(12862)
- 2013(12211)
- 2012(10611)
- 2011(9344)
- 2010(9570)
- 2009(8690)
- 2008(8610)
- 2007(7741)
- 2006(6803)
- 2005(6278)
- 学科
- 济(47579)
- 经济(47542)
- 业(34927)
- 管理(33257)
- 企(27783)
- 企业(27783)
- 方法(22514)
- 数学(20253)
- 数学方法(19730)
- 农(14785)
- 技术(14052)
- 中国(13598)
- 业经(11383)
- 农业(10278)
- 学(9471)
- 财(8745)
- 理论(8561)
- 地方(8094)
- 贸(7899)
- 贸易(7893)
- 易(7697)
- 技术管理(7658)
- 制(7287)
- 发(7133)
- 产业(6667)
- 环境(6424)
- 教学(6373)
- 银(6303)
- 银行(6285)
- 划(6041)
- 机构
- 学院(158995)
- 大学(157426)
- 济(62456)
- 管理(61435)
- 经济(61102)
- 理学(53077)
- 研究(52590)
- 理学院(52555)
- 管理学(51157)
- 管理学院(50899)
- 中国(39320)
- 科学(34072)
- 京(33362)
- 农(27206)
- 所(26889)
- 财(26590)
- 业大(24702)
- 研究所(24617)
- 江(24480)
- 中心(24057)
- 农业(21392)
- 财经(21190)
- 北京(20800)
- 范(20720)
- 技术(20694)
- 师范(20413)
- 院(19586)
- 经(19282)
- 州(19275)
- 经济学(18923)
- 基金
- 项目(109582)
- 科学(86383)
- 基金(78589)
- 研究(78340)
- 家(69841)
- 国家(69355)
- 科学基金(59532)
- 社会(48985)
- 社会科(46582)
- 社会科学(46569)
- 省(44296)
- 基金项目(40559)
- 自然(39201)
- 自然科(38383)
- 自然科学(38378)
- 自然科学基金(37649)
- 划(37209)
- 教育(36936)
- 资助(32587)
- 编号(31833)
- 重点(25602)
- 成果(24762)
- 发(24125)
- 创(23542)
- 部(23397)
- 课题(22528)
- 创新(22195)
- 科研(20927)
- 计划(20766)
- 国家社会(20640)
共检索到232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倪锦 谈佳玉 郑晓伟 沈建
为满足南极资源开发需求,解决目前船载南极磷虾脱壳加工装备无序发展,虾水配比关键技术缺乏导致脱壳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机理分析法,基于国内某南极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的南极磷虾脱壳生产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等,建立南极磷虾脱壳加工的标准化船载加工模式。采用机理分析法,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狄克松准则及数据融合滤波算法等,构建南极磷虾供料系统的采集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动态虾水配比数学模型,虾水配比控制模型和工作流程,并利用国内某南极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的脱壳加工装备开展了虾水配比关键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实验设定的工艺参数,虾水配比围绕预设值波动,最大变化控制在±2%内。其中在启动状态时,海水流量和虾质量速率的调控时间约119 s,二者均能按预设参数稳定运行;在运行状态时,海水流量和虾质量速率的调控时间约32 s,随后伴随着液位变化而呈现周期性稳定变化,海水流量偏差为-0.48至0.42 m~3/h,虾质量速率偏差为-0.48至0.42 m~3/h,得肉率提高了0.7%。研究表明,本研究的标准化船载加工模式中南极磷虾脱壳加工的虾水配比关键技术能保证虾水配比稳定,虾水配比最大变化控制在±2%,得肉率提高0.7%,确保南极磷虾脱壳加工稳定运行,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脱壳 虾水配比 加工模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志东 陈勇 曲映红 刘勤 马庆保 屈泰春 黄洪亮
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南极磷虾粉,采用国标方法分析其营养成分,并与船产南极磷虾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包括船产南极磷虾粉和双螺杆挤压方法制备南极磷虾粉的得率、常规营养组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在3种加工方法(其中双螺杆挤压法分别采用两种前处理法)中,两种双螺杆挤压方法制得的虾粉与船产南极磷虾粉的得率、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显著;但采用双螺杆挤压经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分别制得的南极磷虾粉的得率、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为所用原料基础特性差异不同所致。本文探索了双螺杆挤压技术应用于南极磷虾粉生产的可行性,也为"低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文正 邸向乾 王锡昌 汪之和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含量 加热 冻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柳 王鲁民 周国燕 郭全友 郑汉丰 郑尧 杨絮 王万勇 覃干景
南极磷虾生物资源丰富,富含蛋白质、虾青素、磷脂等营养成分,磷虾粉是其主要加工产品,保障产品品质和全效利用是业内关注重点。对比了南极磷虾全脂虾粉与脱脂虾粉的生产工艺,对全脂虾粉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并阐述了南极磷虾粉在虾油提取、水产养殖与高值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研究现状表明,南极磷虾粉营养丰富,但目前我国相关生产加工装备落后、产品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南极磷虾粉的潜在价值尚未完全得到利用,应进行针对性工艺优化与系统性装备升级,建立虾粉标准化生产体系,重点开展南极磷虾粉高值利用相关工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晓明 朱国平
南极磷虾作为南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磷虾渔场时空演变规律对于磷虾海洋生态功能影响及其资源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我国磷虾渔业生产数据,按照月份组合,针对南极半岛北部磷虾渔业,采用点模式方法,利用3个空间因子:经度、纬度和离岸距离,获得各月磷虾资源分布最佳点模式模型和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并以最佳点模式模型推知可能潜在的渔场分布。结果显示,(1)12月磷虾渔场离岸距离最大(为45 km),随后,渔场逐渐向南设得兰群岛岸线逼近,至3月时渔场离岸最近,3月之后,磷虾渔场逐渐远离海岸线,4月和5月渔场离岸距离大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欧阳杰 赵昕源 马田田
虾青素由于结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条件下易降解和异构化。为了掌握南极磷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含量、结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含量及结构变化,对比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抗氧化性差异,分析虾青素结构与功能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含量为110.6 mg/kg,其中全反式结构虾青素占比90.7%,13-顺式虾青素和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4.7%和4.6%,经过蒸煮和干燥后,虾青素含量分别为88.7和52.1 mg/kg,全反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76.2%和72.2%,13-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19.9%和21.9%,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3.9%和5.9%。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的3S, 3′S,3S, 3′R和3R, 3′R三种光学异构体含量分别为16.8、17.9和72.1 mg/kg,蒸煮后分别为12.0、25.5和55.3 mg/kg,干燥后分别为2.8、8.1和12.4 mg/kg。各阶段虾青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强于Vc,在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强于原料中的虾青素,在FRAP铁离子还原实验中,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也表现出了更高的还原能力。研究表明,在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的几何异构主要发生在蒸煮阶段,光学异构主要发生在干燥阶段,相对于磷虾原料,经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增强。本研究可为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优化及虾青素提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浆果富含花色苷、黄酮、酚酸、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缓解视力疲劳等多种生理功能。项目组针对浆果柔嫩多汁、易腐烂、不耐贮运、专用加工装备缺失、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稀少等制约浆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了围绕浆果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1)建立了特色浆果速冻品质评价体系及贮藏技术规程,延长了特色浆果的加工周期。构建了代表性浆果速冻品质评价体系信息库;研发了低温冷藏结合60Coγ辐照、冰温结合钙处理技术,提高了浆果货架品质;开发了浆果前处
关键词:
产业化应用 深加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征 王鲁民 张敏 郑汉丰 张勋 张禹 王忠秋 王永进
渔具模型试验是渔具水动力性能研究的重要手段,试验所使用的准则及其换算关系是模型试验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南极磷虾中层拖网为原型网,采用田内相似准则,制作三种不同大尺度比(4、6、8)的模型网,在静水槽中进行拖曳试验,并与实物网海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探究田内准则大尺度对南极磷虾拖网模型试验的影响;而后使用田内准则修正公式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探究修正公式对本研究涉及的三种大尺度网具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三种大尺度比模型网的试验阻力值均大于实物网海上实测值,且随着大尺度比的增加,模型网阻力值与实测阻力值的偏差增大;在拖速2.5 kn时,4、6、8三种大尺度比模型网的阻力值与实测阻力值偏差分别为2.90%、9.93%、17.35%。大尺度比变动对模型网网口高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 > 0.05)。(2)试验网具的阻力系数随大尺度比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大尺度比,雷诺数越大阻力系数越小;实物网的雷诺数较大,阻力系数较小。(3)使用田内修正准则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后,各尺度下模型网与实物网的阻力值偏差均增大,偏差随大尺度比的增大而减小;在拖速2.5 kn时,修正后4、6、8三种大尺度比模型网的换算阻力与实测阻力偏差分别为44.05%、38.13%、31.73%。本研究可为南极磷虾拖网模型试验大尺度比以及田内准则修正公式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利
本文对高速切削加工关键技术——高速电主轴、高速直线电机、高这切削刀具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高速切削一些发展方向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速切削 高速电主轴 切削刀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晓伟 沈建 蔡淑君
以虾肉制取为目的,对南极磷虾进行了体长、体重、肉重及含肉量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南极磷虾脱壳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样本体长范围25.41~54.65 mm,其中优势体长范围35.01~45.00 mm,占总数的54.98%;(2)南极磷虾体样本重范围0.15~1.58 g,优势体重范围0.61~0.80 g,占总数的30.76%;(3)南极磷虾样本含肉率范围25.42%~49.28%,不同体长磷虾的含肉率差别不明显,优势体长的磷虾平均含肉率为38.08%。其中体长30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率相对较高,为40.23%。体长在25 mm左右的磷虾平均含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露珠 施文正 汪之和
以自制的南极磷虾羧甲基壳聚糖(CMC)为保鲜剂,将形体接近的罗氏沼虾浸泡于不同质量分数(0.5%、1.0%、1.5%)的CMC中,取出沥干后形成保鲜薄膜,以不浸泡CMC的罗氏沼虾为对照,在(4±1) ℃条件下贮藏7 d,通过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硫代巴比妥(TBA)值、菌落总数、K值和感官评分等指标来评价罗氏沼虾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探究南极磷虾CMC对罗氏沼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贮藏1 d开始,同一贮藏时间的CMC处理组的TVB–N值、TBA值、菌落总数和K值均小于对照组的,而感官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在贮藏后期(5~7 d)的同一贮藏时间,CMC处理组的pH低于对照组的;在整个贮藏期间,除少数几个时间点外,1.0% CMC处理组的TVB–N值、pH、TBA值、菌落总数、K值均小于0.5%、1.5% CMC处理组的,而感官评分则高于0.5%、1.5% CMC处理组的。综合可得,1.0% CMC对罗氏沼虾的保鲜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罗氏沼虾体内微生物数量和酶的活性,抑制虾体内蛋白质分解和脂肪氧化程度,延长罗氏沼虾贮藏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露珠 施文正 汪之和
以自制的南极磷虾羧甲基壳聚糖(CMC)为保鲜剂,将形体接近的罗氏沼虾浸泡于不同质量分数(0.5%、1.0%、1.5%)的CMC中,取出沥干后形成保鲜薄膜,以不浸泡CMC的罗氏沼虾为对照,在(4±1) ℃条件下贮藏7 d,通过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硫代巴比妥(TBA)值、菌落总数、K值和感官评分等指标来评价罗氏沼虾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探究南极磷虾CMC对罗氏沼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贮藏1 d开始,同一贮藏时间的CMC处理组的TVB–N值、TBA值、菌落总数和K值均小于对照组的,而感官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在贮藏后期(5~7 d)的同一贮藏时间,CMC处理组的pH低于对照组的;在整个贮藏期间,除少数几个时间点外,1.0% CMC处理组的TVB–N值、pH、TBA值、菌落总数、K值均小于0.5%、1.5% CMC处理组的,而感官评分则高于0.5%、1.5% CMC处理组的。综合可得,1.0% CMC对罗氏沼虾的保鲜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罗氏沼虾体内微生物数量和酶的活性,抑制虾体内蛋白质分解和脂肪氧化程度,延长罗氏沼虾贮藏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新良 于小涛 张吉昌 李显森 赵宪勇
渔业资源声学调查评估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科学探鱼仪的有效探测深度可以覆盖目标的主要分布水层。针对利用渔船采集声学数据开展南极磷虾资源调查评估,本研究基于后处理方法获得声学数据背景噪声强度,建立一种科学探鱼仪有效探测深度的评估方法,并以南极磷虾渔船“福荣海”轮为例,评估船速变化对该船船载Simrad EK60型科学探鱼仪(38、70和120 kHz)背景噪声强度和有效探测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性能与参数设置条件下,科学探鱼仪背景噪声强度及其对目标的有效探测深度与船速密切相关。“福荣海”轮科学探鱼仪3个频率声学数据的背景噪声强度都随着船速的升高而明显升高,对南极磷虾的有效探测深度也随之降低。在船速为8 kn时,对于体积反向散射强度为-70 dB的南极磷虾,3个频率的有效探测深度在信噪比要求为10 dB时均大于300 m;而当船速升高为12 kn时,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70 kHz的有效探测深度减小至约100 m。本研究对有效利用渔船开展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调查及声学数据处理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爱忠 冯春雷 张勋 王永进
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有规格小、操作方便、起放网省时的特点。针对规格为185.4 m×97.5 m(41.8 m)的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的水平扩张、浮力、重锤重量、沉力、空纲长度5个作业参数,分别进行3~6次调整试验,测试阻力和网口高度,并比较能耗系数。结果表明:在下纲端部间距分别为16.65、18.75、20.85m 3种水平扩张下,扩大水平扩张可引起网口高度下降,但阻力上升的幅度不大,能耗系数变化不明显;随着浮力的增加,网具阻力、网口高度均呈上升趋势,低拖速下增加浮力对网口高度的提升效果更明显,浮力增加可使网具的能耗系数下降,但在浮力达到19.6 k N后,再增加浮力能耗系数反而有所升高;增加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