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27)
2023(22414)
2022(18722)
2021(17337)
2020(14574)
2019(33154)
2018(32798)
2017(62736)
2016(34137)
2015(38335)
2014(38187)
2013(37597)
2012(34513)
2011(30971)
2010(31070)
2009(28924)
2008(28655)
2007(25692)
2006(23054)
2005(20910)
作者
(99688)
(82769)
(82242)
(78268)
(52886)
(39582)
(37408)
(32294)
(31581)
(29748)
(28320)
(27990)
(26590)
(26386)
(25822)
(25479)
(24798)
(24376)
(23862)
(23831)
(20587)
(20567)
(20236)
(19160)
(18565)
(18545)
(18500)
(18496)
(16762)
(16418)
学科
(141358)
经济(141173)
(113042)
管理(110196)
(97961)
企业(97961)
方法(58692)
数学(47808)
数学方法(47174)
(41851)
(41232)
中国(40770)
业经(38741)
(30874)
地方(30756)
农业(28550)
(28332)
(27448)
财务(27337)
财务管理(27282)
企业财务(25833)
理论(25075)
(24681)
贸易(24662)
技术(24395)
(23999)
(23907)
(23418)
银行(23351)
(22339)
机构
学院(485872)
大学(484786)
(194333)
经济(190116)
管理(189333)
研究(164967)
理学(161981)
理学院(160162)
管理学(157287)
管理学院(156398)
中国(126794)
(104962)
科学(101519)
(93844)
(83695)
(83583)
研究所(75318)
(75062)
中心(74742)
财经(73157)
业大(72670)
北京(66439)
(66366)
农业(65384)
(63173)
师范(62486)
(60304)
(59984)
经济学(57873)
财经大学(54048)
基金
项目(322345)
科学(253773)
研究(235282)
基金(233164)
(203748)
国家(201953)
科学基金(173744)
社会(148373)
社会科(140522)
社会科学(140485)
(126939)
基金项目(122431)
自然(113163)
自然科(110558)
自然科学(110528)
自然科学基金(108549)
教育(108399)
(106349)
资助(96146)
编号(95595)
成果(77922)
重点(72444)
(70880)
(70475)
(67997)
课题(66811)
创新(63164)
科研(61327)
国家社会(60863)
教育部(60333)
期刊
(224067)
经济(224067)
研究(146191)
中国(102104)
(77663)
学报(77283)
管理(76000)
(75347)
科学(71455)
大学(59468)
学学(55950)
教育(55819)
农业(52980)
(46409)
金融(46409)
技术(45345)
业经(38284)
财经(36466)
经济研究(34673)
(31301)
(29367)
问题(29160)
技术经济(24260)
(23560)
图书(23519)
科技(23026)
现代(22535)
理论(21945)
商业(21861)
(21681)
共检索到741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琳  刘琛  
探讨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合作的相关背景并指出两业协同合作的意义,提出了标准化对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影响模型,从操作、战术、战略三个层次说明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互动模式,然后再分析信息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对制造及物流企业的影响来说明标准化战略对两业协同发展的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巧丽  
为分析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协同性,以泉州市2011-2020年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C2R-DEA模型对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未达到协同状态。据此提出,为促进泉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应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制造业的物流外包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以信息技术助推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等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长森  
应用灰色关联模型,以浙江省胡州市为例,计算了2005-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关联度较强,但制造业不是推动浙江省物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说明两者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指出浙江省应构建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制造业物流外包,推动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应努力开发增值型和创新型服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物流需求与供给的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霞娥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8-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对物流业与制造业集聚水平测算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耦合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集聚水平整体较高,但是其时期变化特征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两行业的集聚水平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及省域差异性。对两行业集聚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测算发现,两行业的集聚水平整体上处于耦合拮抗阶段,但是存在着高度协同发展趋势,并且这一现象在各地区具有普遍性。最后建议要因地制宜发展符合西部经济社会环境的特色产业,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美  
文章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结合两业互动中具体企业的不同地位,以不完全信息互动博弈的概念剖析为基础,进行了基于博弈论框架的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供应链合作的机制分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福华  谷汉文  
制造业是满足人类及各经济主体物质需要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柱,是创造国民收入的重要源泉。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物流效率与物流成本问题。中国现代制造业只有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但制造业普遍存在的自营物流模式以及我国物流业较低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我国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为实现我国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应完善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市场机制,优化生产企业物流管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红  卢万国  韦永贵  
对城市效率与产业集聚的互动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拓展,运用DEA数据包络法中的可变规模模型测算了广东和广西35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采用改进的空间集聚指数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效率不完全取决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两广地区的产业协同有下降趋势;城市效率对产业协同的改善有正向作用,且在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协同较差的地区,城市效率对产业协同集聚的改善反而更显著;城市产业规模扩张、基础设施改善、加大政府投入均能促进城市产业的协同发展;外资进入会阻碍城市产业的协同发展;产业协同集聚普遍较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蕾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产业布局优化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市场体系,人才资源,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要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莉芳  
1引言当今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整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各企业也都在尽力整合自己的供应链。然而,要形成一个高效的供应链面临许多困难,例如制造业供应链各个企业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传递不顺,库存水平与供应链实际货物需求毫无关系等。因此,制造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对价值链进行整合,供应链协同则是分解和整合价值链的动力。但是,供应链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越来越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梅汉宁  
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在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物流业嵌入供应链体系的角度探讨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问题,并提出两业联动的三种具体形态,即物流模块化嵌入、物流专业化嵌入与物流一体化嵌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毅  彭渝  
阐述了供应链协同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其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现有的几种协同模式,并针对当前制造企业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运用逆向物流、建立战略联盟及信任机制等方面提升其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