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73)
2023(18950)
2022(15848)
2021(14738)
2020(12391)
2019(28385)
2018(27608)
2017(52362)
2016(27886)
2015(31235)
2014(30573)
2013(30192)
2012(27238)
2011(24373)
2010(24137)
2009(22526)
2008(22034)
2007(18999)
2006(16642)
2005(14992)
作者
(78285)
(65630)
(65243)
(61747)
(41707)
(31449)
(29514)
(25493)
(24940)
(23085)
(22367)
(22074)
(20961)
(20560)
(20428)
(20197)
(19403)
(19076)
(18859)
(18783)
(16063)
(15997)
(15878)
(14924)
(14816)
(14723)
(14333)
(14121)
(13022)
(12762)
学科
(116643)
经济(116482)
管理(81758)
(77919)
(63485)
企业(63485)
方法(53866)
数学(47649)
数学方法(47113)
中国(33977)
(32922)
(31780)
(30038)
贸易(30022)
(29226)
业经(25129)
(25073)
(20899)
农业(20839)
地方(20488)
(19460)
财务(19390)
财务管理(19342)
(18741)
银行(18696)
(18414)
金融(18411)
企业财务(18308)
(17853)
(17790)
机构
大学(395307)
学院(390314)
(171229)
经济(168291)
管理(151046)
研究(134710)
理学(131054)
理学院(129671)
管理学(127533)
管理学院(126820)
中国(103070)
(82249)
(80042)
科学(78264)
(65930)
(64593)
财经(63703)
中心(61216)
研究所(59801)
(58282)
业大(57369)
(56599)
经济学(54292)
北京(51375)
农业(50725)
经济学院(49061)
(48927)
(48286)
师范(47723)
财经大学(47688)
基金
项目(267398)
科学(212722)
基金(199719)
研究(191885)
(176063)
国家(174450)
科学基金(149839)
社会(127288)
社会科(120986)
社会科学(120959)
基金项目(104586)
(100729)
自然(96409)
自然科(94273)
自然科学(94242)
自然科学基金(92594)
教育(88451)
(86008)
资助(81360)
编号(73723)
(60872)
重点(60712)
成果(59939)
(56529)
(56087)
国家社会(54891)
教育部(52908)
创新(52625)
(51951)
科研(51729)
期刊
(178787)
经济(178787)
研究(115950)
中国(76601)
学报(63154)
(62737)
(58690)
科学(57850)
管理(57041)
大学(49202)
学学(46434)
农业(39575)
(36550)
金融(36550)
教育(36469)
技术(32171)
财经(31982)
经济研究(31004)
业经(27475)
(27462)
(26319)
问题(24812)
国际(23011)
(22539)
世界(19791)
(19327)
统计(18847)
技术经济(18138)
科技(17559)
(17407)
共检索到582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淑春  林汉川  
本文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联合国Comtrade Database SITC中2000—2015年装备制造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分别对中国电力装备、通用装备、通信装备、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通信装备外,"标准化+"与其他三类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更为复杂的"倒U"型关系,或者说"标准化+"的影响存在"两阶段性";标准国际化对4大类装备制造"走出去"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呈线性轨迹;从"一带"国家和"一路"国家分别看,并没有本质差异;"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万永彬  
在对"一带一路"论争的理论辨析基础上,基于2001-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我国周边22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依存度考察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贸易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依存度,双方依存度都呈稳步增长趋势;变量WTO (世界贸易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OBAOR ("一带一路"倡议)和Bor (直接相邻)为显著正向影响,ASEAN (东南亚国家联盟)为反向影响,lnYt (中国GDP)和lnYit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尹轶立  刘澄  
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方面,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贸易往来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有待深入探讨。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借助Kogut和Singh等的方法构建跨国文化距离的测算指标,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实证探讨1993-201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样本期间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即沿线贸易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双边贸易往来越频繁。文化距离分项维度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而细分地域与收入组别的估计结果表明,欧洲、中低等收入国家子样本中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这意味着中国与欧洲、中低等收入沿线国家在文化融合与包容性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应着力优化"软环境",逐步缩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距离,坚持文化先行,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来化解和消除相互之间的沟通障碍与贸易壁垒,稳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扩大与贸易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铎  蔡晓珊  
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1995—2013年间的双边贸易成本的演进特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1)从绝对值水平来看,在本文的考察期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最高,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次之,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则最低;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制造业部门以及整体的双边贸易成本在1995—2013年间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划分子区域考察发现,中国与沿线绝大部分区域间的双边贸易成本在考察期内基本呈下降态势,但与东北亚、南亚地区的整体和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成本以及与西亚北非地区的农林牧渔部门的双边贸...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飞  汤蕴懿  
数字技术推动的数字化服务在贸易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扩展模型对数字化服务水平对沿线国家出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根据国家收入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类实证回归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之间数字鸿沟明显,贸易双方的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都有助于双方贸易出口额的增长,但是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出口影响是不同的。此外,FTA和ICT进口都与数字化服务水平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贸易发展。本文建议,"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应该注重数字关键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监管规则的制定,沿线中低收入国家应该注重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普及率和数字联通性水平,以提升沿线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促进其贸易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微微  谭咏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利用2016年数据,通过构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拓展的引力模型,测算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经济总量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国家进行双边贸易的潜力巨大,假设沿线58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都提升一个层次,这些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将会提升190.84%,且给"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带来的贸易潜力比沿线欧洲国家要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伟  言方荣  鲍曙明  
本文将邻国效应引入汇率与贸易关系理论框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以"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OLS、相依回归以及面板数据两阶段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汇率变动、邻国效应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当期人民币升值反而使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减少,但滞后一期升值导致进口增加;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人民币贬值均有利于我国的出口贸易。(2)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普遍小于邻国效应的影响;各国之间的邻国效应大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中国自"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贸易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邻国效应普遍表现为"竞争抑制"关系。(3...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翀   于秀丽  
加强传统经贸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制度包容性机制,能更好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规模与质量。本文基于1999-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有长期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入世前后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往来的负向关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都更为突出;根据细分地域的估计结果,制度距离对我国与欧洲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作用比我国与亚洲沿线国家更加突出;收入组别结果表明,我国与中高等或中低等收入子样本中制度距离对双边贸易流量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证实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在提升制度包容性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为后续双边贸易发展以及政策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利用2008—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HS07六位数分类贸易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高维固定效应模型,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证研究了制度边界下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进出口国制度质量是文明冲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影响的重要边界条件,即进出口国良好的制度质量可以从制度层面降低文明冲突带来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减弱文明冲突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带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对于高契约密集度产品贸易更加显著。这一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即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文明差异较大,各国仍然可以通过提升本国制度质量来减弱和化解文明冲突可能导致的贸易风险,促进区域内双边贸易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琦  吴新生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存在显著的母国市场效应,且表现出了动态特征,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的母国市场效应存在行业差异;地理距离与贸易壁垒仍是影响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且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的阻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关税壁垒;交通网络的优化完善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对贸易活动的负向影响;低劳动力成本仍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渠道,且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国家贸易恢复较快;以欧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带来了区域内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基于多层次建模方法,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8—2017年双边六分位产品贸易数据,研究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口国文化分割的边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文化近似减少了双边贸易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近似度越高,双边贸易量越大。"一带一路"倡议所创造的积极的区域制度环境会加强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但是,进口国文化分割则会减弱文化近似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促进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文化近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边界条件,进而从文化的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实施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洪铎  李文宇  陈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出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备受关注。立足于上述背景,本文借助Hofstede(1980,2001)的国家文化维度指数并结合Kogut and singH(1988)等人的方法构建了文化交融指标,继而利用中国与沿线36个国家的双边微观贸易数据,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并从区分贸易的货值和数量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1995-2013年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对双边贸易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文考察期内,各估计样本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度与双边贸易流量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在全样本下文化交融指标有超过一半的观测点落在最优值的左侧,这意味着继续提高双边的文化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畔  刘林  
文章运用面板VAR模型,研究制度环境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高端制造业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支出与投资自由度对高端制造业贸易有显著的正影响;货币自由度和商业自由度能够促进高端制造业贸易但具有滞后效应;财政自由度对高端制造业贸易有较强的解释作用,且所得结果基本与预期相符。文章提出,进出口贸易对外合作要注重对方的制度环境,加快贸易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加紧对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贸易壁垒协商谈判等促进我国高端制造业贸易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思远   王孝松  
使用2003年至2021年中国对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与贸易数据,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结构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出口结构绿色转型,对进口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促进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应用的机制推动出口结构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保护力度和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结构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研究为如何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