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0)
- 2023(20540)
- 2022(17374)
- 2021(16348)
- 2020(13770)
- 2019(31623)
- 2018(31138)
- 2017(59515)
- 2016(32111)
- 2015(35992)
- 2014(35736)
- 2013(35209)
- 2012(32229)
- 2011(28900)
- 2010(28729)
- 2009(26868)
- 2008(26763)
- 2007(23722)
- 2006(20848)
- 2005(18892)
- 学科
- 济(134276)
- 经济(134097)
- 业(110291)
- 管理(106133)
- 企(96967)
- 企业(96967)
- 方法(60127)
- 数学(49606)
- 数学方法(49007)
- 财(41101)
- 农(39415)
- 业经(37126)
- 中国(36364)
- 制(30068)
- 务(27819)
- 财务(27737)
- 财务管理(27686)
- 农业(26692)
- 企业财务(26267)
- 贸(25351)
- 贸易(25330)
- 易(24664)
- 学(23723)
- 技术(23074)
- 地方(22945)
- 理论(22906)
- 和(22694)
- 银(22066)
- 银行(22025)
- 体(21359)
- 机构
- 大学(456551)
- 学院(456476)
- 济(193100)
- 经济(189297)
- 管理(183911)
- 理学(157840)
- 理学院(156218)
- 管理学(153750)
- 管理学院(152905)
- 研究(152658)
- 中国(120672)
- 京(97462)
- 财(92342)
- 科学(88852)
- 所(75335)
- 财经(72850)
- 农(71543)
- 中心(69793)
- 研究所(67656)
- 江(67342)
- 经(66406)
- 业大(64023)
- 北京(61991)
- 经济学(58540)
- 范(56547)
- 师范(56068)
- 农业(55735)
- 院(55506)
- 财经大学(54190)
- 州(53598)
- 基金
- 项目(302685)
- 科学(240585)
- 研究(224647)
- 基金(222887)
- 家(192769)
- 国家(191156)
- 科学基金(166112)
- 社会(144065)
- 社会科(136682)
- 社会科学(136648)
- 基金项目(117036)
- 省(115354)
- 自然(106637)
- 自然科(104227)
- 自然科学(104203)
- 教育(102606)
- 自然科学基金(102376)
- 划(96943)
- 资助(92071)
- 编号(90868)
- 成果(73755)
- 部(68132)
- 重点(67147)
- 创(64130)
- 发(63607)
- 课题(61682)
- 国家社会(60162)
- 创新(59464)
- 教育部(59198)
- 制(58500)
- 期刊
- 济(215091)
- 经济(215091)
- 研究(139344)
- 中国(89635)
- 财(74548)
- 管理(72951)
- 农(65795)
- 学报(65762)
- 科学(63238)
- 大学(51741)
- 学学(48615)
- 教育(46463)
- 农业(45302)
- 融(44747)
- 金融(44747)
- 技术(41125)
- 财经(36879)
- 业经(34895)
- 经济研究(34300)
- 经(31735)
- 问题(27692)
- 业(26211)
- 技术经济(23713)
- 贸(23117)
- 理论(21900)
- 世界(21832)
- 现代(21418)
- 图书(21169)
- 国际(20573)
- 版(20440)
共检索到68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鲁
标准制订可能被当作强化市场势力的策略性手段。然而,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发现企业的市场势力并未因制订标准而显著提高,但是未制订标准的企业的价格加成率却由于标准化而显著上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标准化对市场进入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对未制订标准的在位企业具有生产率上的显著正向外溢效用。通过对这两种间接渠道的分析,本文发现标准化对市场势力的影响是多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对未参与标准制订企业市场势力的显著正效应主要来自于生产率上的正向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估测了不同行业的市场边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贵东 周京奎
本文在系统性整理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LP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垄断势力。测算结果显示:整体上,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低于外商、集体、法人、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但从时间维度来看,国家控股企业垄断势力有所上升,而外商、集体、个人、港澳台控股企业垄断势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就是不同控股类型企业的垄断势力呈一定收敛趋势。另外,垄断势力还存在上下游集聚现象,且与上游行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行业垄断势力更容易受上游行业传导。最后,利用垄断势力与HHI的特殊关系,本文还初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绍东 唐晓华
本文使用226个装备制造企业及其所在的80个4位数产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与绩效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绩效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企业盈利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资本需求量对企业盈利能力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企业效应与产业效应在绩效模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归属性;市场势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市场势力之间、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绩效、产业绩效变量及企业特征变量都未对市场势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市场势力 市场集中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瑞
市场化改革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经济活力、提高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利用1998—2013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垄断势力按照四位数行业、企业所属省份,以及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进行了跨部门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垄断势力呈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在行业层面上,我国制造业企业垄断势力变化来源于企业的资源重配,而在地区层面上则更受到地区发展不均的影响,扩大了省份之间垄断势力的差距。在所有制层面上,资源重配效应对我国制造业市场垄断演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我国市场化改革应当综合考虑市场制度环境、区域协调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提升市场活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市场化 垄断势力 跨部门分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依凡 杨继军 于津平
鉴于中间品市场势力会对社会福利损失产生成倍放大效应,本文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视角,基于有效市场势力探究中间品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福利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福利损失,由于存在寡头之间相互牵制、小企业“渔翁得利”的博弈情形,抑制作用随着市场份额的降低而增大。机制检验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推动市场发育度、缓解要素扭曲两个渠道加强技术竞争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来降低福利损失。此外,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垄断力企业的福利损失抑制作用大于低垄断力企业,对非高技术行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显著,但对高技术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基于市场结构和市场势力双重视角考察福利损失,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性,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推动市场发育度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忠奇 庞瑞芝 陈甬军
企业层面市场势力及其福利损失的准确估计是产业组织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问题,厘清市场份额、市场势力及福利损失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为反垄断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并帮助企业决策。本文定义"有效市场势力"为企业销售额所占市场份额和Lerner指数的乘积,并证实在给定的垄断竞争行业中有效市场势力与福利损失存在近似线性关系,因此从福利分析的角度,有效市场势力比市场势力更需要被重视。通过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企业层面市场势力和福利损失的估计方法,修正了以产出价值量代替实物量进行生产函数估计时存在的偏误。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将相关方法应用于中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研究,发现1999~2015年中国上市化药企业平均市场势力为0.149,未表现出太强的垄断性;样本期间每家上市化药企业每年平均福利损失为0.76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7%;政府规制对化药企业市场势力和有效市场势力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近年来该影响趋于稳定,因此放弃直接的药品价格规制转而依靠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和反垄断规制不会对化学药品制剂市场产生剧烈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龚新蜀 赵贤 李丹怡 董依婷
准确衡量外资的市场效应是制定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通过使用Roeger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层面的市场势力测算发现:制造业在两位数与四位数产业层面均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外资水平溢出效应、外资前向溢出效应、外资垂直关联效应、市场集中度、资本密集度在不同产业层面对制造业的市场势力溢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占明珍
本文研究发现大型合资企业强市场势力的福利成本很大,而民族企业弱市场势力的福利成本很小,且产业福利成本呈增加态势,合资品牌的强势地位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势力的形成与构建。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业亟待调整优化产业政策,大力培育自主汽车品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其福利成本。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培育本土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
关键词:
合资 汽车制造业 市场势力 福利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本文基于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采用55个三位数制造业的数据,选取卖方市场势力、买方市场势力、所有制结构和进入壁垒等重要变量构建跨行业多元回归计量模型,重点检验我国制造业买方市场势力是否对卖方绩效产生影响。实证结果部分支持了买方抗衡力量假说,集中度较高的制造业中买方市场势力与卖方绩效呈显著负相关,高集中度制造业的卖方集中所产生的市场势力大部分被买方集中度的上升所抵消,买方集中度是衡量买方势力的较好指标,而卖方利润率与买方部门离散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晓华 霍晓姝
市场势力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扭转市场竞争弱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程度可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测算。选取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的4位数产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总体处于低集中水平,7个子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行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优势相对明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活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期内,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市场势力 市场集中度 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向鹏飞 黄亚琪
本文利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际考察了FDI技术溢出的水平联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势力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并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行了比较估计。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对汽车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细分的四种溢出程度为市场竞争效应>下游行业后向联系效应>示范模仿效应>上游行业前向联系效应;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对其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在反垄断和政府管制的实践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直接有效、科学准确的测度。本文采用2003—2007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引进实证产业组织中最前沿的生产法,并根据我国药品市场购销特征进行修正,直接测算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Lerner指数及其变化趋势,考察制药企业的市场势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即便考虑支付"回扣"对制药企业市场势力的折损,我国制药企业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不同所有制、规模、研发状况以及药品销售渠道的企业,其市场势力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盈之 金乃丽 孙剑
技术进步通过节约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影响着企业边界的变动。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的影响往往集中体现于外包行为。笔者首先通过选取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企业和行业作为样本,针对技术进步对企业边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相关行业的外包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企业边界逐渐扩大;技术进步与外包行为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边界 技术进步 外包决策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制订研究
市场潜能促进了制造业女性就业吗?——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城市蔓延、动态外部性与企业出口参与——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标准化研究和相关标准制订
中国制造业企业OFDI带来“去制造业”吗——基于微观数据和投资动机的实证研究
公司治理、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
企业间要素重配能够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吗?——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寻租、市场分割与企业超额回报——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研究——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