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8)
2023(12701)
2022(11087)
2021(10448)
2020(8782)
2019(19871)
2018(19887)
2017(38340)
2016(20624)
2015(23096)
2014(22546)
2013(22261)
2012(19829)
2011(17784)
2010(17498)
2009(16335)
2008(15664)
2007(13429)
2006(11604)
2005(9692)
作者
(57412)
(47475)
(47171)
(44776)
(30247)
(22767)
(21421)
(18833)
(17973)
(16827)
(16220)
(15748)
(14735)
(14653)
(14539)
(14351)
(14331)
(14201)
(13468)
(13338)
(11888)
(11372)
(11265)
(10761)
(10654)
(10626)
(10510)
(10411)
(9509)
(9422)
学科
(76529)
经济(76433)
管理(63775)
(59865)
(51524)
企业(51524)
方法(36913)
数学(31458)
数学方法(31072)
(21893)
(20883)
中国(19306)
业经(18341)
(17398)
理论(14507)
(14463)
地方(14430)
财务(14390)
财务管理(14365)
(14119)
贸易(14112)
农业(13888)
(13699)
企业财务(13592)
(13331)
(13302)
技术(12595)
环境(12538)
教育(11440)
(11395)
机构
学院(284340)
大学(283716)
管理(117523)
(106923)
经济(104463)
理学(102928)
理学院(101853)
管理学(100047)
管理学院(99560)
研究(87798)
中国(64615)
(59402)
科学(56099)
(49362)
(42995)
业大(42496)
(42266)
财经(40005)
中心(39868)
(39653)
研究所(39266)
(37776)
师范(37462)
北京(37147)
(36272)
农业(33014)
(32882)
(32300)
经济学(30549)
商学(30374)
基金
项目(199806)
科学(157260)
研究(147609)
基金(144452)
(124846)
国家(123776)
科学基金(107430)
社会(91761)
社会科(86747)
社会科学(86725)
(78772)
基金项目(77092)
自然(70813)
自然科(69157)
自然科学(69141)
教育(68386)
自然科学基金(67893)
(65892)
编号(61898)
资助(59147)
成果(49066)
重点(44025)
(43363)
(41900)
课题(41655)
(41598)
创新(38862)
项目编号(38818)
科研(38208)
教育部(37478)
期刊
(115013)
经济(115013)
研究(80650)
中国(49374)
学报(43395)
管理(41979)
科学(40161)
(38267)
(37825)
教育(33715)
大学(32773)
学学(30755)
农业(27120)
技术(25134)
业经(21024)
(20388)
金融(20388)
经济研究(18604)
财经(18474)
图书(15991)
(15544)
问题(14269)
科技(14163)
理论(14162)
(13768)
技术经济(13664)
商业(13391)
实践(13237)
(13237)
(12940)
共检索到398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智  崔校宁  
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价值链模式下标准制定权对中间产品定价博弈进而价值链利益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证明在供应者驱动型价值链模式中,产业标准对上游厂商有利,在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模式中,则相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国恒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博弈模型考察本土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和能力构建问题。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利益博弈导致本土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创新能力不足,且分工地位随技术进步和附加值上升而下降;本土企业借助全球价值链进行的低端升级是不可持续的,获得具有制度性优势的知识资本是本土企业实现高端升级的可行途径;中国本土企业的能力构建可以分为静态重构、动态迁移、本土杠杆3个子策略,而释放"制度红利"构建要素质量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是本土企业构建技术能力和品牌能力并实现价值链持续升级的先决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飞  
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最近几年,金砖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在日益加深。但是,金砖国家的发展模式相似,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长期被发达国家低端锁定,导致全球价值链的贸易利益分配严重扭曲。文章通过对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可行路径与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桂梅  张平  崔凤茹  
诸多学者已经关注到当前国际分工对中美贸易利益和风险的影响。中美贸易中价值链分工因素及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两国贸易利益与风险问题已有的一些研究,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丽娟  赵佳颖  
本文利用增加值统计与要素收入分解方法对基于GVCs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电子与光学产业为例,中美贸易并不存在"里昂惕夫悖论",技术和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 1995—2011年,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一直低于"1"的平衡状态,中美相对要素实际收入的下降抵消了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在双边贸易利益分配中美方获益相对较大; 1998—2005年,伴随两国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下降,初始比较优势的强化使得美国的相对贸易利益增加; 2006—2009年,随着技术差距扩大幅度和要素禀赋差异的减小,中美相对出口增加值率逐年上升,两国贸易利益分配趋向平衡;中国在高技能劳动的利用上具备潜在比较优势,但相对于要素禀赋的优化,技术的滞后调整削弱了中国在贸易利益分配中的获利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连光  
本文试图阐述一个"资本分类配置理论"来解释价值链利益分配上国家间的巨大差异。其基本逻辑是,随着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逐步从产品生产领域发展到资本形成领域,出现了资本分类形成与资本分类配置;所有参与分工的国家里,两类资本的数量不同和形成速度不同导致了二者间在价值链利益分配上的巨大差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常冉  杨来科  王向进  
文章采用贸易增加值核算法对2005-2014年中美贸易进行价值结构分解和竞争力测算,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失衡并全面剖析贸易利益结构。研究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严重高估,并对行业竞争优势产生误判。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没有带来相匹配的贸易获利,尤其知识型制造业缺乏创新技术被"低端锁定",美国服务业处于价值链上游且具备竞争优势,贸易获利能力强于中国。同时,中国出口拉动美国贸易利益的同时,推动了多区域贸易发展的格局,中国出口贸易利益分布以东亚地区为主但布局趋于多元化。美国出口利益结构均衡,对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推动作用相对突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彩明  
利益相关者思想和价值链理论由来已久并颇具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4条原则及价值链的6种演变方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概念。文中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管理中,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当前行为、合作潜力和潜在威胁,分析企业的4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管理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背景基础的构建,即信誉、价值创造决定价值捕获、共享;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企业只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手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任重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审视全球化进程中汽车企业的组织行为及利益格局。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形成和演变的最终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全球价值链中汽车企业的绩效显著差别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实现升级的有效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聆  李三妹  
本文借鉴Timmer等提出的GVC收入及核算框架,测算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产品增加值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各部门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国基于GVC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判断中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及分工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参与制造业GVC分工获得的增加值收入居世界第一,但与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产品GVC收入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贡献较小,中国仍然位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不过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在制造业GVC分工中的地位有一定提高;中国在纺织品、皮革与鞋类,电子、电器与光学设备与机械设备的GVC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在交通运输设备的GVC分工中比较优势有较大提升,在木材、纸制品、印刷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洁  周衍平  
植物品种权价值链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合理。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促进合作、共建品种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本文借鉴学术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提出用Shapley值法分析植物品种权价值链合作伙伴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综合考虑各个伙伴创新能力、风险承担和合作程度等因素,引入技术创新激励指数、风险因子、资源投入量等变量进一步调整基础利益分配额,力图使修正后的分配结果更公平、合理,并引入案例验证了该分配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按照比较优势的指向,发达国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价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则只能嵌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价值环节。本文在对嵌入全球价值链中不同价值环节企业的利益分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企业向高附加值战略价值环节迈进的必要性与具体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艳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传统贸易统计凸显"重复计算"问题,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不相匹配,并且贸易利益的属地和属权统计因跨国公司的行为而不同。本文在梳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利益内涵改变途径的基础上,从贸易利益来源多样化、贸易利益获得主体微观化和贸易利益分配复杂化等方面阐释贸易利益内涵的变迁,并从国家、要素和企业层面分别总结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贸易利益的测度方法。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拓展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利益之间相互影响及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二是关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进口贸易利益,三是分离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创造的贸易利益,四是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贸易利益理论和测算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非  黄伟  
两岸自开展经贸合作以来,分工模式逐步从产品分工向全球价值链分工转变,在这种全新的分工模式下,传统的贸易利益衡量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了准确衡量两岸贸易利益的分配,本文引入贸易附加值,分别核算了2004-2014年大陆和台湾9个主要制造业部门的贸易附加值及其比重。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无论在贸易附加值的总量,还是在贸易附加值占出口的比重方面,台湾都占据较大的优势,这说明台湾地区在两岸贸易中获取了更多的利益,两岸加强贸易往来对台湾总体有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传统贸易统计在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的核算方面存在不足。文章理顺了全球生产网络分工改变贸易利益内涵的途径,并从属权利益境遇下的跨国公司利润、价值增值和要素的实际收入等方面阐述了贸易利益的新分配机制,阐述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研究进展。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国际贸易中全球价值链因素下的分工风险和贸易风险问题。最后指出未来需深入研究的方向:一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贸易利益的具体传导机制,二是全球生产网络下的贸易利益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三是关注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风险共担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