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4)
2023(5968)
2022(5082)
2021(4695)
2020(4003)
2019(8862)
2018(8803)
2017(16350)
2016(9259)
2015(10403)
2014(10403)
2013(10085)
2012(9526)
2011(8694)
2010(8972)
2009(8518)
2008(8763)
2007(8041)
2006(7254)
2005(6700)
作者
(29279)
(24717)
(24480)
(23312)
(15855)
(11713)
(10987)
(9409)
(9381)
(9000)
(8694)
(8331)
(8321)
(8067)
(8008)
(7510)
(7382)
(7348)
(7225)
(7096)
(6346)
(6296)
(5998)
(5680)
(5663)
(5565)
(5523)
(5496)
(5046)
(4918)
学科
管理(33033)
(32634)
经济(32552)
(28149)
(24629)
企业(24629)
(12620)
(12581)
方法(12274)
数学(9984)
数学方法(9827)
(9662)
(9158)
(8972)
业经(8904)
中国(8751)
体制(7553)
(7532)
财务(7510)
财务管理(7489)
企业财务(7119)
(7001)
银行(6969)
(6722)
金融(6719)
(6648)
环境(6324)
(6154)
技术(6121)
(5858)
机构
大学(142455)
学院(139923)
(54078)
经济(52880)
研究(50426)
管理(49894)
理学(42759)
理学院(42170)
管理学(41291)
管理学院(41035)
中国(37604)
科学(32497)
(30571)
(29308)
(27814)
(26762)
研究所(24243)
业大(23023)
(22720)
财经(22288)
中心(21928)
农业(21841)
(20136)
北京(18980)
(18120)
(17984)
师范(17730)
(17149)
经济学(16871)
(16852)
基金
项目(93450)
科学(73562)
基金(69190)
研究(64640)
(61932)
国家(61463)
科学基金(51880)
社会(41599)
社会科(39286)
社会科学(39275)
基金项目(36512)
(36092)
自然(34770)
自然科(33954)
自然科学(33937)
自然科学基金(33376)
(30972)
教育(30308)
资助(27826)
编号(24283)
(22209)
重点(21888)
成果(21265)
(21156)
(19609)
(19113)
创新(18504)
课题(18106)
科研(18095)
教育部(17891)
期刊
(63442)
经济(63442)
研究(41796)
中国(30635)
学报(28122)
(26180)
科学(24476)
(24239)
大学(21410)
学学(20453)
管理(20178)
农业(17124)
教育(14166)
(13578)
金融(13578)
财经(11875)
技术(10598)
(10112)
经济研究(9432)
业经(9397)
(8617)
(8514)
业大(8244)
问题(8186)
科技(7409)
农业大学(6722)
(6634)
世界(6179)
现代(6013)
理论(5979)
共检索到214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煜昆   邓湘铸   柳宛艺   吴思蓥   黄超   黄维  
为开发栀子花的营养与药用价值,采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分析由超声波法获得的栀子花提取物,通过测定各提取物中环烯醚萜苷、黄酮、三萜的含量及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来优化栀子花的提取工艺,并采用胰岛素抵抗的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评价采用优化工艺获得的提取物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栀子花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25∶1(mL∶g)、时间120 min、温度60℃。此优化工艺对环烯醚萜苷、黄酮和三萜的提取率分别为2.61%、5.37%、2.84%,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78.2%,能有效提高胰岛素抵抗细胞HepG2的糖代谢能力,降低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宛艺   邓湘铸   尚煜昆   黄超   吴思蓥   黄维  
【目的】研究栀子花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脂代谢调节作用,开发栀子花多糖资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进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并采用油酸钠诱导建立HepG2细胞脂肪积累模型,评价各栀子花多糖提取物对HepG2脂肪积累细胞中脂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在液料比25mL·g~(-1)、超声功率550 W、超声时间140 min、提取温度63℃的条件下,栀子花多糖的提取率高达17.48%,且栀子花多糖可下调高脂HepG2细胞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上调细胞内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不影响HepG2细胞的存活率。【结论】栀子花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树鹏  郝艳霜  欧阳五庆  
【目的】筛选制备W/O型黄芪多糖(APS)、紫锥菊提取物(EM)纳米乳佐剂的最佳配方,并考察该纳米乳佐剂的免疫效应。【方法】根据伪三元相图中纳米乳区面积的大小并结合肉眼观察,筛选制备黄芪多糖与紫锥菊提取物纳米乳佐剂的配方,观测制剂的形态、粒径分布、pH、黏度及稳定性;以卵清白蛋白(OVA)为模式抗原,用含不同质量黄芪多糖与紫锥菊提取物的纳米乳佐剂免疫小鼠后,测定并比较血清OVA诱导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制备黄芪多糖与紫锥菊提取物纳米乳的配方中,Tween 80、Span 80、石蜡油、乙醇、水的体积比为3∶1∶1.5∶0.5∶1;所得纳米乳为淡黄色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平均粒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其春  郑新添  杨小燕  白雨鑫  陈思恋  钟燕萍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60头2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1%,0.2%或0.3%EGB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28d,分别于第14和28天采集血样,测定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0.2%或0.3%EGB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液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淋巴细胞百分率(P<0.05),促进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生成以及细胞因子IL-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汝法  周运宁  王瑞  
试验观察了苦荞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引起的高血糖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高血脂症动物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 ,苦荞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 ,大、中剂量对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大鼠空腹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并改善由四氧嘧啶所引起的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给予大剂量苦荞提取物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浓度显著下降 ,给予中剂量可使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TG)浓度显著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东晓  张名位  廖森泰  侯方丽  张瑞芬  唐小俊  魏振承  张雁  池建伟  邓元媛  
目的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NK细胞活性等不同角度研究龙眼水溶性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以1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随机分5组,阴性对照组、龙眼水溶性提取物低、高剂量组(130mg·d-1、380mg·d-1)和龙眼果肉低、高剂量组(150mg·d-1、450mg·d-1),每组24只,连续35d。测定淋巴器官相对质量、脾淋巴细胞转化值、血清溶血素值、NK细胞活性和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数等免疫学指标以及血清丙二醛水平、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抗氧化指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龙眼水溶性提取物低、高剂量组血清溶血素值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值显著升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颖  张国财  
利用外来入侵植物豚草的粗提物质为囊芯材料,以明胶为囊皮材料,采用单凝聚法制备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剂。结果表明:制成的微胶囊外部形态经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测形态规则、完整;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囊芯材料包覆于囊皮材料中;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其微胶囊的效率和有效载量,分别是(44.79±1.36)%和(59.72±1.81)%;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其粒径分布,得到中位径25.50μm;热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微胶囊的热稳定性优于囊芯物质;因此制成的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弥补了植物源提取物质在稳定性上的缺陷,使其活性延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贵武  
采用湿地松树皮提取物对酚醛树脂胶改性,以研制人造板胶粘剂.选用L9(34)方案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最佳改性酚醛树脂胶制备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改性酚醛树脂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5 min、催化剂加入量(催化剂与总酚量摩尔比)0.06∶1、湿地松树皮提取物替代苯酚量40%.所制成的胶粘剂用于压制胶合板,其质量符合类胶合板国家标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莹  施兆鹏  聂洪勇  黄志强  
为了进一步研究儿茶素的作用机理 ,对自制的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绿茶提取物中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采用两组溶剂系统 ,一组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 -水 ( 0 .2∶ 1∶ 2 ) ;另一组是正丁醇 -乙酸乙酯 -水 ( 0 .2∶ 1∶ 2 )系统 .每次实验进样量为 4 g绿茶提取物 .用前一组溶剂系统 ,表儿茶素 ( 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 ECG)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每一种单体的纯度达到了 98% ,其中 ECGC达到 99% ;用后一组溶剂系统 ,表没食子儿茶素 ( EGC)、儿茶素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苗  钟荣珍  高凤仙  周道玮  
植物提取物作为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功能。综述了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机制、不同来源的植物提取物抑制甲烷的效果以及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红刚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赤国彤  
测试了采于河北承德的旋覆花根、茎、叶、花及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花的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组分对黄瓜白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旋覆花各部位的粗提物对6种供试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花部抑制作用较强。花部粗提物对黄瓜霜霉病菌EC50值为5.48 mg/mL,12.5 mg/mL的抑制率达88.89%。在花部粗提物的4种溶剂的萃取组分中,氯仿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比其他3种溶剂萃取组分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庞琳星  黄凯  于丹  汪婷  于凯  莫翠琴  郭睿婕  
为探究垂盆草提取物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实验配制对照组(0%大豆油, 0%垂盆草提取物)、高脂组(4%大豆油, 0%垂盆草提取物)和垂盆草干预组(4%大豆油, 0.12%垂盆草提取物) 3种等氮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1.63±0.66) g的吉富罗非鱼8周后,取吉富罗非鱼血清和肝脏,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并结合肝脏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脂组体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垂盆草干预组(P<0.05),肝体比(HSI)、饲料系数(FRC)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垂盆草干预组(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敬伟  陈剑锋  郭养浩  李国平  李丽  彭树美  吴锦忠  
由于人工合成色素多为芳香烃衍生物,有较强的慢性毒副作用和致癌性,天然植物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越来越显示出其安全优势。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果实中提取的自然界唯一存在的水溶性类胡萝卜素类天然色素,常包含藏花素、环烯醚萜苷、三萜酸等成分,在欧美、日本等国颇受欢迎。本研究目的是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栀子黄色素水提制备工艺最优条件。提取温度60℃、液固比8:1,提取次数2次,每次60min。总藏花素、总栀子苷和总三萜酸的提取率可分别达到1.09,106.89和72.13mg.g-1。采用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江  陈玉琼  余志  彼得R.埃利斯  克里斯托弗P.科尔佩  
利用水提法制备绿茶、乌龙茶、红茶、青砖茶和普洱茶提取物,研究5种提取物对体外小肠Caco-2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浓度(0.5mg/mL)条件下,5种茶叶提取物均能抑制Caco-2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活性,抑制能力大小依次为绿茶!乌龙茶!红茶!青砖茶!普洱茶;与对照相比,绿茶、乌龙茶、红茶和青砖茶提取物极显著抑制葡萄糖的吸收,但普洱茶提取物的抑制效果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茶叶提取物抑制小肠Caco-2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可能与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的转化有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玉奇  刘敏艳  胡冠芳  牛树君  
本文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夹毒叶碟法等室内生测方法研究了皂角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皂角85%乙醇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五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在76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70%;对菜粉蝶(Pieris rapae)三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在380 g/L浓度下的拒食率高达100%;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在3.8 g/L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为33.4%。皂角85%乙醇提取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表现为很强的触杀作用、较强的拒食(拒食率为67.38%)和胃毒作用(校正死亡率为42.8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